文/許雅雯 性福導師
之前有流傳一招叫「水杯測試法」,用來觀察對方對你有沒有好感。測試的方法就是當你跟心儀的對象同時出現在吃飯的場合,又這麼巧彼此坐在隔壁,桌上也都有杯水可喝,這時候就可以刻意地喝完水後把杯子放在靠對象杯子近一點的地方。接著,再觀察對方在使用完杯子時,杯子放的距離是不變、變遠還是再靠近。這個水杯測試法看起來好像有那麼一回事,但實際上並無法100%預測他對你有沒有意,不過這裡倒是點出了一個觀念,就是行為能夠反應出兩人之間的距離。
距離透露出關係
這讓我聯想到心理學家霍爾(Hall)把人際之間交往的距離分為四種,最近因為新冠肺炎的關係,想必大家對於維持200公分的社交距離這一詞並不陌生,它就是其中之一。再遠一點的距離則是公眾區域,超過200公分以上,比較常見在演講、講座上,彼此說話的音量需要提高或是借助傳聲器的幫忙。比較近的則是私人距離以及親密距離,私人距離介於50~125公分之間,比較熟識的親朋好友在公眾場合常見的距離多半為此;而親密的距離則是約略50公分,試想一下能跟你靠近到50公分以內距離的人有哪些(上下班搭捷運這類不得已變成沙丁魚的不算),就會秒懂都是關係很密切的人才會進入到的範圍。
互動讓你無所遁形
有了這四種空間距離的概念之後,就能夠透過它來間接解讀人跟人之間的關係。每當有夫妻或是情侶檔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很容易可以從他們之間的互動推測出他們兩人現在的關係如何。關係差的要不直接吵起來,不然就是彼此都沒有任何肢體上的碰觸,臉還很臭;詢問一些問題的時候,要嘛就各自講自己看到、聽到和感受到的事實,不然就是一方冷漠以對,一臉隨便你怎麼說、懶得爭的態度。相較之下,想要一起來改善困擾的,常常說話到一半,看一下對方、把手搭上去安撫,彼此都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想法,一起面對。
生理和心理零距離
透過互動很容易可以看見兩人之間的距離,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的距離。通常在談到性之前,我習慣性的會問個案說:「你們平常有親密互動嗎?像是牽手、接吻或是擁抱這類的行為」,雖然無法100%可以斷定他們之前的感情好壞與否,但至少還保有在親密的距離內。這表示,日常的親密其實很重要,並不是得要等到做愛前的那一刻,不過這也不代表有親密接觸等同於感情好,因為心理的距離還是需要小心經營,並非只是流於形式上的作為,而是能知道對方心裡真得能夠接收到關心的方式,再給予需要的關照,那麼就真的能做到生理和心理的零距離了。想要在性生活更美滿嗎?就先從靠近開始吧!
本文授權自相性幸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距離透露出關係
這讓我聯想到心理學家霍爾(Hall)把人際之間交往的距離分為四種,最近因為新冠肺炎的關係,想必大家對於維持200公分的社交距離這一詞並不陌生,它就是其中之一。再遠一點的距離則是公眾區域,超過200公分以上,比較常見在演講、講座上,彼此說話的音量需要提高或是借助傳聲器的幫忙。比較近的則是私人距離以及親密距離,私人距離介於50~125公分之間,比較熟識的親朋好友在公眾場合常見的距離多半為此;而親密的距離則是約略50公分,試想一下能跟你靠近到50公分以內距離的人有哪些(上下班搭捷運這類不得已變成沙丁魚的不算),就會秒懂都是關係很密切的人才會進入到的範圍。
互動讓你無所遁形
有了這四種空間距離的概念之後,就能夠透過它來間接解讀人跟人之間的關係。每當有夫妻或是情侶檔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很容易可以從他們之間的互動推測出他們兩人現在的關係如何。關係差的要不直接吵起來,不然就是彼此都沒有任何肢體上的碰觸,臉還很臭;詢問一些問題的時候,要嘛就各自講自己看到、聽到和感受到的事實,不然就是一方冷漠以對,一臉隨便你怎麼說、懶得爭的態度。相較之下,想要一起來改善困擾的,常常說話到一半,看一下對方、把手搭上去安撫,彼此都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想法,一起面對。
生理和心理零距離
透過互動很容易可以看見兩人之間的距離,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的距離。通常在談到性之前,我習慣性的會問個案說:「你們平常有親密互動嗎?像是牽手、接吻或是擁抱這類的行為」,雖然無法100%可以斷定他們之前的感情好壞與否,但至少還保有在親密的距離內。這表示,日常的親密其實很重要,並不是得要等到做愛前的那一刻,不過這也不代表有親密接觸等同於感情好,因為心理的距離還是需要小心經營,並非只是流於形式上的作為,而是能知道對方心裡真得能夠接收到關心的方式,再給予需要的關照,那麼就真的能做到生理和心理的零距離了。想要在性生活更美滿嗎?就先從靠近開始吧!
本文授權自相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