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在網路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內容大概是說有一個兩性專家分享了一本書,她把書裡面的一段話劃線:「在親密關係中,女性最深層的慾望之一是:即便不需要明言暗示,她的男人也懂她」*,並且在後面舉例說明很多時候,女人要的東西她並不一定會直接告訴你,而是用行為表達,這就是為什麼男生要會察言觀色,而不只是關注女人說了什麼。文章一出來之後,下面分享和罵聲連連,有人說:「都什麼時代了還分享這種公主的文章」、也有人說「想要什麼就直接講,還要讓人家猜」等等。
老實說,我覺得她說的的確是一種存在的現象,很多時候我們心裡面有一些需求,但不一定會直接表達出來,很可能是因為害怕被對方拒絕、害怕受傷、甚至害怕自己成為別人的拖油瓶,所以就選擇講反話、甚至是沉默不語,然後希望對方能夠猜中自己內心最深層的那個需求。事實上,古時候就有人探討過這個現象了,就是傳說中著名的55-38-7黃金溝通法則:
Mehrabian(1971)在《Silent Messages》提到:「我們的溝通,有55%是來自於身體語言(body language),有38%來自於語調(tone of voice),只有7%來自於說話的內容(actual word spoken)。」**
換句話說,當女人跟你說「我才不想要你陪我」,表情傲嬌、聲音帶一點生氣可是卻又沒有要離開的時候,你可能要在心裡面打上問號,因為他的語言可能沒有傳達他真正的意思,而他心裡面的意思可能是:「我希望你陪我,如果你可以哄我的話更好。」
真的是這樣嗎,這法則後來找到很多人誤用,所以Mehrabian特別提醒這個法則有許多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這個法的僅適用於言行不一的時候。你可以想像一種情境是,女人不想要男人陪他,而且是真的不想,就會叫他趕快走;除此之外,這並不是女性獨有的特徵,男人很多時候也會「嘴巴上面不說,但是心裡面很在意」、甚至是很在意一個人,但是會選擇說反話(你可以參考最近很紅的電影《當男人戀愛時》)。最後,他做的研究源自於他特殊的實驗情境,然後根據這個情境推導出來的法則,有很多無法類應用到真實情境的部分。
換句話說,想要被能理解、甚至是期待「不主動說明,對方就能夠理解我們的需求」,的確是很多人心中的渴望。這渴望的來源有許多種可能,其中一種來自於小的時候,我們還不會說話,只會哭鬧,可是只要一哭一鬧,家人就很努力的去猜想我們要的是什麼,然後我們需求被滿足了,就不哭了。
溝通的四個原則
可是隨著年紀越長越大,我們慢慢被鼓勵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了使用語言,慢慢地練習溝通,甚至練習去覺察溝通的時候的非語言訊息,我們開始明白四件事:
權力的落差
然而,這個文章之所以會引起大家的討論,還有一個沒有被看見的盲點,叫做「權力的落差」。我們可以思考一件事情,什麼時候你會選擇有些話不直接說,藏在心裡面,甚至用非語言來表達呢?或許有幾種可能,例如:
想一想,如果在一段感情裡面,經常需要去猜測對方「真正的需求」是什麼,那不是很辛苦嗎?反過來說,如果你是一個不習慣「有話直說」的人,可能要想一想在這段關係當中是不是你把對方的位置看得太高了,弱化了自己,或者是說,在你每一次不敢開口的背後,有什麼樣的擔心和害怕,阻止你有話直說。
告別巨嬰症一般的愛情關係
「聰明的人,喜歡猜心,也許猜對了別人的心,卻也失去了自己的。傻氣的人,喜歡給心,也許會被人騙,卻未必能得到別人的。」——徐志摩《我的世界太過安靜》
當你總是等待著別人來滿足你的需求,期待別人來對自己好的同時,其實也是把「自己需求的遙控器交給別人」。其實,在別人來懂你之前,你可以先練習心疼自己、對自己好一點,把需求的遙控器拿回來。
當你終於不再期待對方主動地來懂你,當你終於明白,他了解你並不是這段關係的必須,而是兩個人需要一起的經營,那麼你才真正從「嬰兒式的照顧關係」當中長大,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人。
註解
*這本書按照她的貼文,應該叫做《陽剛與陰柔》
**這個法則有許多誤用的地方,詳細的分析請參考這篇文章:《55-38-7溝通黃金比例?一個溝通法則的誤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什麼我們總是心口不一
老實說,我覺得她說的的確是一種存在的現象,很多時候我們心裡面有一些需求,但不一定會直接表達出來,很可能是因為害怕被對方拒絕、害怕受傷、甚至害怕自己成為別人的拖油瓶,所以就選擇講反話、甚至是沉默不語,然後希望對方能夠猜中自己內心最深層的那個需求。事實上,古時候就有人探討過這個現象了,就是傳說中著名的55-38-7黃金溝通法則:
Mehrabian(1971)在《Silent Messages》提到:「我們的溝通,有55%是來自於身體語言(body language),有38%來自於語調(tone of voice),只有7%來自於說話的內容(actual word spoken)。」**
換句話說,當女人跟你說「我才不想要你陪我」,表情傲嬌、聲音帶一點生氣可是卻又沒有要離開的時候,你可能要在心裡面打上問號,因為他的語言可能沒有傳達他真正的意思,而他心裡面的意思可能是:「我希望你陪我,如果你可以哄我的話更好。」
真的是這樣嗎,這法則後來找到很多人誤用,所以Mehrabian特別提醒這個法則有許多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這個法的僅適用於言行不一的時候。你可以想像一種情境是,女人不想要男人陪他,而且是真的不想,就會叫他趕快走;除此之外,這並不是女性獨有的特徵,男人很多時候也會「嘴巴上面不說,但是心裡面很在意」、甚至是很在意一個人,但是會選擇說反話(你可以參考最近很紅的電影《當男人戀愛時》)。最後,他做的研究源自於他特殊的實驗情境,然後根據這個情境推導出來的法則,有很多無法類應用到真實情境的部分。
換句話說,想要被能理解、甚至是期待「不主動說明,對方就能夠理解我們的需求」,的確是很多人心中的渴望。這渴望的來源有許多種可能,其中一種來自於小的時候,我們還不會說話,只會哭鬧,可是只要一哭一鬧,家人就很努力的去猜想我們要的是什麼,然後我們需求被滿足了,就不哭了。
溝通的四個原則
可是隨著年紀越長越大,我們慢慢被鼓勵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了使用語言,慢慢地練習溝通,甚至練習去覺察溝通的時候的非語言訊息,我們開始明白四件事:
有些需求真的適合直接說出口,不直說,你等了一輩子可能也等不到你要的。
有些事情只能夠用暗示的,直接說反而傷感情,這就是我們文化裡面的「默會知識」。
有些人習慣不直說,你可能就要觀察他的非語言訊息。
當你不懂對方模糊的訊息到底是什麼的時候,可以要求他直接和你溝通。
權力的落差
然而,這個文章之所以會引起大家的討論,還有一個沒有被看見的盲點,叫做「權力的落差」。我們可以思考一件事情,什麼時候你會選擇有些話不直接說,藏在心裡面,甚至用非語言來表達呢?或許有幾種可能,例如:
對方的權力比你大,你害怕直接說了之後可能會有不好的後果、或者是遭受到懲罰。想想你小時候想要去畢業旅行但是不敢跟爸媽講的情況,當時就是爸媽比你有更多的權力。
你的權力比對方大,所以你想要測試看看對方是不是「在你不說的情況下也能夠猜中你想要什麼」,如果對方猜中的話,你會有一種「他果然知道我要的是什麼」的感覺,但如果對方沒有猜中,你可能會生氣、悲傷、甚至許多的情緒反擊。更常見的情況是,倘若一開始你就習慣讓對方猜,可能隨著時間,他花在你身上猜測的心思變少了(畢竟生活當中還有很多重要的事),甚至不再像一開始一樣懂你要的是什麼了,你得直接說他才會做,你開始覺得他是不是不愛你了、進入了「自我驗證的預言」。
想一想,如果在一段感情裡面,經常需要去猜測對方「真正的需求」是什麼,那不是很辛苦嗎?反過來說,如果你是一個不習慣「有話直說」的人,可能要想一想在這段關係當中是不是你把對方的位置看得太高了,弱化了自己,或者是說,在你每一次不敢開口的背後,有什麼樣的擔心和害怕,阻止你有話直說。
告別巨嬰症一般的愛情關係
「聰明的人,喜歡猜心,也許猜對了別人的心,卻也失去了自己的。傻氣的人,喜歡給心,也許會被人騙,卻未必能得到別人的。」——徐志摩《我的世界太過安靜》
當你總是等待著別人來滿足你的需求,期待別人來對自己好的同時,其實也是把「自己需求的遙控器交給別人」。其實,在別人來懂你之前,你可以先練習心疼自己、對自己好一點,把需求的遙控器拿回來。
當你終於不再期待對方主動地來懂你,當你終於明白,他了解你並不是這段關係的必須,而是兩個人需要一起的經營,那麼你才真正從「嬰兒式的照顧關係」當中長大,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人。
註解
*這本書按照她的貼文,應該叫做《陽剛與陰柔》
**這個法則有許多誤用的地方,詳細的分析請參考這篇文章:《55-38-7溝通黃金比例?一個溝通法則的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