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溝通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即使是我們常講溝通的第一步「傾聽」,都沒有我們想像中容易。
溝通之前,你有傾聽的耐心嗎?
有一次我到餐廳吃飯,看到正前方有一對年紀約三十歲上下的情侶(我猜啦!)在講話,最特別的是那個女生,她一句話沒有講,足足讓那個男生講了快半小時,而且身體微微前傾,一直保持微笑,偶而點點頭,真的令我非常訝異,因為我覺得自己的傾聽遠遠比不上她,而那時我已經有8年精神科醫師的資歷。
身心科醫師如我也仍待學習
我算是很願意,也很能跟病人會談的,下午兩點進會談室,請住院病人或家屬一個接一個進來會談,頂多中間喝喝水,上上洗手間,彎彎腰,就這樣一路到天黑,晚上七點才結束。那時台大醫院提供醫師的椅子不太舒適,一個禮拜兩三天這樣下來,腰酸背痛到生不如死。但是我有自知之明,即使椅子再舒服,沒有這麼多事要處理,我傾聽的耐性其實有限,要是沒什麼內容,或者有其必要性忍耐,過了十分鐘,內心開始會小焦躁、不耐煩,甚至就想插話,旁觀的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所以溝通的第一步是傾聽,而傾聽必備的條件不只是耐心,更重要的是對人有興趣、尊重,與包容。
溝通需要技巧,學習需要時間
今天有一對來自上海的父母帶著他們21歲,大學即將畢業的女兒來看診。我得要一直提醒自己才能不打斷父母親的焦慮、評論,和過度的強勢;我告訴他們從創造一個親子互動模式,到找出大家一致認同的問題,並坐下來好好處理的時間往往需要3~6個月,這期間有很多溝通方式他們需要學習,每一個人都要跟著成長。
可是父母心中往往沒有3~6個月,而是right away,就是要立刻改善,最好是「女兒乖乖聽話,一切問題解決。」爸爸媽媽的心情絕對可以瞭解,但要是能這樣解決問題,也就不用千里迢迢的飛來台北看我的門診了。跟女兒溝通須學習,要有不同的計畫跟技巧面對女兒的諸多情緒,需要花多少的耐心,一般父母真是一點概念都沒有,只希望有一個魔術師來當醫師、心理師。
各學者對「溝通」的詮釋
我找到一份嚴竹華先生1999年的整理,他認為「溝通」是傳遞訊息、交換意見,建立共同性的一種過程。學者對「溝通」的定義很多,表2-1-1整理出各學者對「溝通」的詮釋,俾使我們對「溝通」的概念有所瞭解。但 請你不要試圖記住每句話,你或者認為在裡面可以找到「溝通的真諦,可以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就像每個基督教家庭都會有聖經,但人跟人的對抗與貪心不曾停歇;每個需要溝通的家庭假如都必備「溝通的真諦」,我想很多小孩會更想逃家。
註:這張表你不一定要細看,裡面有些是亞斯伯格學者寫的,只是用來測試你為人父母的耐心。
太複雜了對嗎?有些人著重影響、效果、目的,有人企圖把符號、社會學帶入,但最大的共同點則是認為溝通最重要的在那個互動的過程。
其實大部分的人講的溝通比較像「宣示」或「說服」,而不是真正的溝通,就像父母要小孩聽話,學校要有髮禁,老闆要求業績;這些都像是命令和要求,而非溝通。
所以溝通常常被目標所污染,而最大的污然是「我最大,我最撓,我定的有道哩,你只是看不到」,你們都聽我的去反共抗俄;都聽我的把猶太人殺了;都聽我的三反、五反,大格命;聽我的不管貓是什顏色,會抓老鼠就對了。結果呢?往往是人類的悲劇,時代的悲歌,那不是進行溝通,而是製造崇拜。
你擅長「溝通」嗎?
溝通是一個現代人經常用到的名詞,根據韋伯斯特大字典 Webster’s Dictionary–溝通communication,是給予或交換彼此的訊息、思考,跟感覺is to give, or to exchange information, thoughts, and feelings。
溝通很難,也很可怕,每次去做相關的演講,我常喜歡問男性,當他們聽到「老公,我們來溝通一下」,大家的反應如何?男生幾乎立刻出現一副不寒而慄的表情,卻都沒人敢講話。「你們會擔心,甚至害怕嗎?」底下拼命在點頭。
1.充滿了挫折、生氣,甚至憤怒的負面情緒,而且常常堆積了一段時間—-正因為這樣,溝通總有點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味道,而且容易在過程中用到負面字眼,或負面解讀。
2.要“說出”自己的感覺、想法,跟有利的訊息,卻預設立場的“傾聽”—-我之所以喜歡韋伯斯特大字典的原因是因為它清楚的點明了,不是只有要給予對方什麼,也要平等的去了解對方的感覺跟想法。
3.「你不用說什麼!你要說的我都知道,你只是不願意聽我說,不想接受我的意見」—-這不叫溝通,這叫我溝你通,我說話你點頭,過程不是重點,結果才是你要的。
4.當我們不會先想到如何相互讓步,溝通也很難—-常常結果只能有兩個,就像連續劇驗演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意思是每一件事不照你的方式,或就得完全聽我的。但事實是大家可以妥協,相互讓步,甚至共創新局。
互動性的交流,步驟式的妥協
我們溝通時很想告訴對方的是,請他(或她)做出改變,允諾你喜歡的,或你覺得重要的行為。但是對方假如覺得這個世界他活得好好的,你是一個介入者,那他為什麼要改變?因為你的溝通是在講道理、聽意見,還是在情緒威脅?
所以溝通必須是一種互動的交流,最好完整涵蓋想法、道理,跟感受;還要知道如何步驟式的妥協,有計畫地達成目標。當你考慮到這些事情必須在同一時間達成的時候,你才能尊重對方做為一個獨立個體,跟溝通這件事本質的複雜性。
不要等到意見分歧才談溝通
而親子溝通那就更難了!因為你面對的是一個成長中的個體,在認知能力上有其各階段的限制,在不同的階段條件不同,所以親子溝通需要更多的知識跟技巧。
此外,還有一個大問題,父母親對於小孩子的態度經常有很大的差異。性別本身,透過性賀爾蒙跟遺傳特質就可能造成很大的差異,如研究已經很清楚的—-媽媽的耐性通常比較好,但是家庭背景、個人焦慮體質等因素仍會有很大的影響。有小孩,尤其是剛出生的寶寶,對父母來說都是很大的衝擊,包括睡眠作息、休閒娛樂,乃至媽媽產後的恢復等等,這些都是壓力來源,再加上意見不合,爭吵等等,更如雪上加霜。
所以不要等到小孩出生、開始意見分歧才要溝通,這時往往造成更多的壓力與挫折;最後夫妻拒絕在親子溝通上多做努力,只是設定好各自的角色即可,像父親努力賺錢、扮黑臉之類的,照顧跟教育則交由媽媽負責。
以跟心理、精神專業打交道為恥?
有一位媽媽來門診求助,因為唯一的孩子到了高中三年級開始拒絕上學,結果學校不讓他畢業。其實類似的事情在國中三年級已經發生過一次,當時因為爸爸要求比較嚴厲,經常跟孩子發生衝突,最後是父親搬出去自己住。媽媽自己是特教班的老師,但是卻很羞於跟精神科醫師打交道,也沒有尋求心理諮商,只是一昧滿足小孩的需求,一直到再也HOLD不住。這時一切都已經有點為時晚矣!所有的夫妻、親子溝通都是越早越好,但是台灣的社會卻反而越來越以跟心理、精神專業打交道為恥,這是身為精神科醫師,也是心理治療者必須痛自檢討的。
準備孕育新生命,即開啟內心對談
當一對夫妻開始孕育了一個新生命的時候,必須意識到自己的生命也會邁入一個新的、混亂的、風險的新階段。首先要盡快開啟內心的對談,決定自己的態度:
1.這一個新生命不是他或她自願來到這個世界的—-所以責任在你,但這是一個天大的秘密,只有在小孩夠成熟的時候才能告訴他們,不然你會被吃死死。很多新生命的到來是因為看到別人家的小孩很可愛(尤其有了臉書之後),有的人則把小孩當作人生必經的階段,或者給父母的交代,其實這對下一代來說都不是來到這世界太好的理由,更不要說一時貪歡的後果了(雖然從進化論,或上帝的角度,這才是他們要的,否則少子化會走向種族或民族的滅亡)。
2.這一個新生命可能有先天的缺損或後天的疾病—-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候群、注意力缺損症候群都是先天的缺損,真的要有好的認知,當父母要犧牲奉獻,沒有足夠的體認,先考慮一下要不要有下一代。我們要為小孩的生病掉淚,為他們犧牲海外假期,甚至賭上一切救他們的命。
3.這一個新生命是你的責任,不能被放棄,要努力學習當父母—-我這幾年幾乎放棄了做心理治療,因為決定要透過寫文章幫助更多的人。一個心理治療始自跟個案許下承諾,終於個案告一階段的成長,個案決定放手自己走下去,這是一個很大的責任,至少對我是這樣的。交往時女生會問我愛不愛她,我的回答很固定、很誠實,但也很不討喜「愛沒有等差,只是責任不同」。這是因為我有病人、有個案,以後也可能會有小孩,我不能用狹窄的方式定義“愛”,假如你有小孩,要知道把他們教養好的責任無比重大。
所以夫妻溝通、親子溝通有很多要學習的,整理一下包括下面三大重點,但要記得溝通是一件複雜到遠超過你所能想像的事情,愛也是,我到現在依然不斷在學習:
1.與自己的內在對談
2.夫妻坦承、成長與包容
3.不同階段、因材溝通
黃偉俐
現職:黃偉俐身心科診所院長
學歷:台大醫學系畢業、美國俄亥俄大學心理系研究所
經歷:台大醫院精神部總住院醫師、台大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重度憂鬱症協會教育推廣委員、輔仁大學醫學系臨床老師、跨國大藥廠醫藥學術總監、新店耕莘醫院主任醫師
本文出自嬰兒與母親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一次我到餐廳吃飯,看到正前方有一對年紀約三十歲上下的情侶(我猜啦!)在講話,最特別的是那個女生,她一句話沒有講,足足讓那個男生講了快半小時,而且身體微微前傾,一直保持微笑,偶而點點頭,真的令我非常訝異,因為我覺得自己的傾聽遠遠比不上她,而那時我已經有8年精神科醫師的資歷。
身心科醫師如我也仍待學習
我算是很願意,也很能跟病人會談的,下午兩點進會談室,請住院病人或家屬一個接一個進來會談,頂多中間喝喝水,上上洗手間,彎彎腰,就這樣一路到天黑,晚上七點才結束。那時台大醫院提供醫師的椅子不太舒適,一個禮拜兩三天這樣下來,腰酸背痛到生不如死。但是我有自知之明,即使椅子再舒服,沒有這麼多事要處理,我傾聽的耐性其實有限,要是沒什麼內容,或者有其必要性忍耐,過了十分鐘,內心開始會小焦躁、不耐煩,甚至就想插話,旁觀的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所以溝通的第一步是傾聽,而傾聽必備的條件不只是耐心,更重要的是對人有興趣、尊重,與包容。
溝通需要技巧,學習需要時間
今天有一對來自上海的父母帶著他們21歲,大學即將畢業的女兒來看診。我得要一直提醒自己才能不打斷父母親的焦慮、評論,和過度的強勢;我告訴他們從創造一個親子互動模式,到找出大家一致認同的問題,並坐下來好好處理的時間往往需要3~6個月,這期間有很多溝通方式他們需要學習,每一個人都要跟著成長。
可是父母心中往往沒有3~6個月,而是right away,就是要立刻改善,最好是「女兒乖乖聽話,一切問題解決。」爸爸媽媽的心情絕對可以瞭解,但要是能這樣解決問題,也就不用千里迢迢的飛來台北看我的門診了。跟女兒溝通須學習,要有不同的計畫跟技巧面對女兒的諸多情緒,需要花多少的耐心,一般父母真是一點概念都沒有,只希望有一個魔術師來當醫師、心理師。
各學者對「溝通」的詮釋
我找到一份嚴竹華先生1999年的整理,他認為「溝通」是傳遞訊息、交換意見,建立共同性的一種過程。學者對「溝通」的定義很多,表2-1-1整理出各學者對「溝通」的詮釋,俾使我們對「溝通」的概念有所瞭解。但 請你不要試圖記住每句話,你或者認為在裡面可以找到「溝通的真諦,可以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就像每個基督教家庭都會有聖經,但人跟人的對抗與貪心不曾停歇;每個需要溝通的家庭假如都必備「溝通的真諦」,我想很多小孩會更想逃家。
作 者 | 年 代 | 定 義 |
Lasswell | 1948 | 溝通是「由某人,藉著某種管道,向他人說某些話,並產生了某種效果」。 |
Shannon & Weaver | 1949 | 溝通包括一個人的意思影響另一個人的所有過程,是一種社會行為,用以分享態度、觀點、資訊、知識和意見的方法。 |
Schramm | 1954 | 溝通是藉著分享消息、事實或態度,試圖與他人或團體建立共同的瞭解與看法。 |
Brown | 1961 | 溝通在於傳遞和交換事實、意念、感覺和行動;是一種思考程序、往返式的連續歷程,也是一種社會程序符號化的過程。 |
Barnard | 1968 | 溝通乃個人與個人間傳遞有意義符號的歷程。 |
Simon | 1976 | 溝通是指組織的一份子將自己的意思傳達給另一份子的過程。 |
涂崇俊 | 1977 | 溝通是一個動態歷程:為個人或團體將觀念、意見、態度或感情,利用各種媒介或工具(如語文、符號),傳遞予他人或其他團體,以建立相互瞭解的一種心理及社會的歷程。 |
謝安田 | 1982 | 溝通,就出發點而言,是在促使意見能協調一致,進而使整體組織目標能協調一致;就程序而言,溝通為發訊人將意見(觀念、態度、訊息等)傳達至收訊人的一種程序。 |
謝文全 | 1988 | 溝通係個人或團體相互間交換訊息的歷程,以建立共識、協調行動、集思廣益或滿足需求,進而達成預期目標,因此溝通包括三項要點:(1)溝通是交換訊息的歷程;(2)溝通之雙方為個人或團體;(3)溝通有其目標。 |
舒緒緯 | 1990 | 溝通係指送訊者將語言、符號等訊息,經由適當的表達方式,使收訊者表現出預期反應的一種歷程。 |
徐木蘭 | 1994 | 溝通除了思想與觀念交換的過程外,它的最高目的是藉回饋的手段,達到彼此瞭解的境界。 |
太複雜了對嗎?有些人著重影響、效果、目的,有人企圖把符號、社會學帶入,但最大的共同點則是認為溝通最重要的在那個互動的過程。
其實大部分的人講的溝通比較像「宣示」或「說服」,而不是真正的溝通,就像父母要小孩聽話,學校要有髮禁,老闆要求業績;這些都像是命令和要求,而非溝通。
所以溝通常常被目標所污染,而最大的污然是「我最大,我最撓,我定的有道哩,你只是看不到」,你們都聽我的去反共抗俄;都聽我的把猶太人殺了;都聽我的三反、五反,大格命;聽我的不管貓是什顏色,會抓老鼠就對了。結果呢?往往是人類的悲劇,時代的悲歌,那不是進行溝通,而是製造崇拜。
你擅長「溝通」嗎?
溝通是一個現代人經常用到的名詞,根據韋伯斯特大字典 Webster’s Dictionary–溝通communication,是給予或交換彼此的訊息、思考,跟感覺is to give, or to exchange information, thoughts, and feelings。
溝通很難,也很可怕,每次去做相關的演講,我常喜歡問男性,當他們聽到「老公,我們來溝通一下」,大家的反應如何?男生幾乎立刻出現一副不寒而慄的表情,卻都沒人敢講話。「你們會擔心,甚至害怕嗎?」底下拼命在點頭。
準備溝通的心情是…
讓我們捫心自問,當我們想要提出溝通邀請時,我們的內心最常處於什麼樣的狀態?不管是我個人經驗,或在門診中遇到的抱怨,往往我們想溝通的時候:1.充滿了挫折、生氣,甚至憤怒的負面情緒,而且常常堆積了一段時間—-正因為這樣,溝通總有點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味道,而且容易在過程中用到負面字眼,或負面解讀。
2.要“說出”自己的感覺、想法,跟有利的訊息,卻預設立場的“傾聽”—-我之所以喜歡韋伯斯特大字典的原因是因為它清楚的點明了,不是只有要給予對方什麼,也要平等的去了解對方的感覺跟想法。
3.「你不用說什麼!你要說的我都知道,你只是不願意聽我說,不想接受我的意見」—-這不叫溝通,這叫我溝你通,我說話你點頭,過程不是重點,結果才是你要的。
4.當我們不會先想到如何相互讓步,溝通也很難—-常常結果只能有兩個,就像連續劇驗演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意思是每一件事不照你的方式,或就得完全聽我的。但事實是大家可以妥協,相互讓步,甚至共創新局。
互動性的交流,步驟式的妥協
我們溝通時很想告訴對方的是,請他(或她)做出改變,允諾你喜歡的,或你覺得重要的行為。但是對方假如覺得這個世界他活得好好的,你是一個介入者,那他為什麼要改變?因為你的溝通是在講道理、聽意見,還是在情緒威脅?
所以溝通必須是一種互動的交流,最好完整涵蓋想法、道理,跟感受;還要知道如何步驟式的妥協,有計畫地達成目標。當你考慮到這些事情必須在同一時間達成的時候,你才能尊重對方做為一個獨立個體,跟溝通這件事本質的複雜性。
不要等到意見分歧才談溝通
而親子溝通那就更難了!因為你面對的是一個成長中的個體,在認知能力上有其各階段的限制,在不同的階段條件不同,所以親子溝通需要更多的知識跟技巧。
此外,還有一個大問題,父母親對於小孩子的態度經常有很大的差異。性別本身,透過性賀爾蒙跟遺傳特質就可能造成很大的差異,如研究已經很清楚的—-媽媽的耐性通常比較好,但是家庭背景、個人焦慮體質等因素仍會有很大的影響。有小孩,尤其是剛出生的寶寶,對父母來說都是很大的衝擊,包括睡眠作息、休閒娛樂,乃至媽媽產後的恢復等等,這些都是壓力來源,再加上意見不合,爭吵等等,更如雪上加霜。
所以不要等到小孩出生、開始意見分歧才要溝通,這時往往造成更多的壓力與挫折;最後夫妻拒絕在親子溝通上多做努力,只是設定好各自的角色即可,像父親努力賺錢、扮黑臉之類的,照顧跟教育則交由媽媽負責。
以跟心理、精神專業打交道為恥?
有一位媽媽來門診求助,因為唯一的孩子到了高中三年級開始拒絕上學,結果學校不讓他畢業。其實類似的事情在國中三年級已經發生過一次,當時因為爸爸要求比較嚴厲,經常跟孩子發生衝突,最後是父親搬出去自己住。媽媽自己是特教班的老師,但是卻很羞於跟精神科醫師打交道,也沒有尋求心理諮商,只是一昧滿足小孩的需求,一直到再也HOLD不住。這時一切都已經有點為時晚矣!所有的夫妻、親子溝通都是越早越好,但是台灣的社會卻反而越來越以跟心理、精神專業打交道為恥,這是身為精神科醫師,也是心理治療者必須痛自檢討的。
準備孕育新生命,即開啟內心對談
當一對夫妻開始孕育了一個新生命的時候,必須意識到自己的生命也會邁入一個新的、混亂的、風險的新階段。首先要盡快開啟內心的對談,決定自己的態度:
1.這一個新生命不是他或她自願來到這個世界的—-所以責任在你,但這是一個天大的秘密,只有在小孩夠成熟的時候才能告訴他們,不然你會被吃死死。很多新生命的到來是因為看到別人家的小孩很可愛(尤其有了臉書之後),有的人則把小孩當作人生必經的階段,或者給父母的交代,其實這對下一代來說都不是來到這世界太好的理由,更不要說一時貪歡的後果了(雖然從進化論,或上帝的角度,這才是他們要的,否則少子化會走向種族或民族的滅亡)。
2.這一個新生命可能有先天的缺損或後天的疾病—-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候群、注意力缺損症候群都是先天的缺損,真的要有好的認知,當父母要犧牲奉獻,沒有足夠的體認,先考慮一下要不要有下一代。我們要為小孩的生病掉淚,為他們犧牲海外假期,甚至賭上一切救他們的命。
3.這一個新生命是你的責任,不能被放棄,要努力學習當父母—-我這幾年幾乎放棄了做心理治療,因為決定要透過寫文章幫助更多的人。一個心理治療始自跟個案許下承諾,終於個案告一階段的成長,個案決定放手自己走下去,這是一個很大的責任,至少對我是這樣的。交往時女生會問我愛不愛她,我的回答很固定、很誠實,但也很不討喜「愛沒有等差,只是責任不同」。這是因為我有病人、有個案,以後也可能會有小孩,我不能用狹窄的方式定義“愛”,假如你有小孩,要知道把他們教養好的責任無比重大。
所以夫妻溝通、親子溝通有很多要學習的,整理一下包括下面三大重點,但要記得溝通是一件複雜到遠超過你所能想像的事情,愛也是,我到現在依然不斷在學習:
1.與自己的內在對談
2.夫妻坦承、成長與包容
3.不同階段、因材溝通
黃偉俐
現職:黃偉俐身心科診所院長
學歷:台大醫學系畢業、美國俄亥俄大學心理系研究所
經歷:台大醫院精神部總住院醫師、台大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重度憂鬱症協會教育推廣委員、輔仁大學醫學系臨床老師、跨國大藥廠醫藥學術總監、新店耕莘醫院主任醫師
本文出自嬰兒與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