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長,而且很貴,
花在討厭的人身上完全沒必要。
畢竟人生是拿來計畫的,不是拿來計較的;
生命要用在追求進步,不要用在被人耽誤。
記得,道理很簡單,人心才複雜,
所以把你的簡單留給在乎你的人,
至於複雜,就讓那些人自己去複雜。
聽過不少人說,遇到紛爭不要過度反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一忍事情就過去了,這道理大致上沒錯。
可有時候,就是會遇到專門挑對象欺負的人。你說話比較大聲,他就不吭聲,你一直沉默,他反而得寸進尺。你也許是為了和氣而當個好相處的人,可是看在這樣的人眼裡卻變成好欺負的人。
何況會欺負別人的人,不一定都是壞人,有時候好人也會欺負好人,輕則漠視別人被欺負,重則在一旁跟著起鬨。心理學家稱這現象為「黑羊效應」,無辜的黑羊即將被屠夫宰殺,其他人只在一旁默默觀看。
曾經聽過這麼一個故事。小曾是部門裡的新進同仁,某天用餐時前輩A跟全桌的人哭訴自己被客戶罵,擔心因此被主管盯上,最後失去工作。一旁的前輩G聽完,似乎是在安慰A地說:「放心啦,就算要裁員也輪不到你。沒看到有人剛進公司什麼都做不好嗎?笨手笨腳,聽說學歷還不錯,也不知道在學校都學了什麼。」
雖然沒有明講,同桌的人都知道G就是在暗懟小曾,近來部門新進人員也就他一個。沒想太多,小曾聽完眼睛直瞪著G,脫口就嗆:「至少我有學歷。」眼看氣氛變得不對勁,大夥急忙打圓場,用餐時間也提早結束。
確實,小曾剛進公司有很多事情要學習,但他的努力是被認可的,主管也對他有所稱讚,本以為事情就這樣落幕,他也做好要跟G尷尬一陣子的準備。
誰知道,過幾天同事跑來跟小曾說,G到處跟其他人說他不好相處,連一個玩笑都開不起。
「你就別跟他計較,那個人就是這樣。」某位同事說出這句話想要開導小曾,其他人則用眼神跟著附和,等待一臉無奈的小曾回應。
***
「那個人就是這樣。」到底算不算一句安慰的話?
我認為如果這句話是自己跟自己說,那是一種看淡的釋懷,不是不會生氣,而是不對不必要的人生氣。然而如果是其他人希望你聽進去,說好聽是為大家好,卻也可能只是希望你多配合,而你吞下去的就不只是這句話,更多的是委屈。
要知道,在這世上壞人很多,只敢欺負好人的恐怕更多。沒事暗諷你一下,看你沒反應,下次就當作你接受了。臨時委託你幫忙,幫他第一次忙會感動,之後習慣你的付出,哪天沒幫忙反倒開始埋怨。又或者,總強調自己才是委屈的一方,把其他人的協助當作是理所當然。
其實,自己有能力是應該伸出援手,但那應該是出於自願而不是被迫;你可以當個好人,但不能當個什麼都好的人。畢竟,每個人的時間都是自己的,為別人留時間是出於意願,不是出於義務。也並非被調侃就一定要反擊,但至少不能讓對方視為理所當然,很多時候你不為自己說話,別人也就覺得不需要為你說話。
要知道,對人好是應該的,但不是義務的。
有禮貌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
有個問題我不時會被問到:工作場合有些人敵意特別強,甚至會搞小動作,該怎麼辦?這類的人際問題說起來不少,內容不見得戲劇化,有時普通到好像就是職場本身該有的一部分。
的確,工作上的人際關係不能說不重要,大家都是每天會見面的人,總不能待在公司多久就尷尬多久。而我的回答經常是,如果處在不友善的環境裡,除了適當地表示自己的想法,更要記得:愈有本事的人,愈沒事。
先不論是否喜歡目前的環境,當一個人沒有足夠能能力離開所處環境時,行為跟想法幾乎是處處受限,甚至只能受人擺布。本事愈夠的人,在環境中的自主權愈高,即使暫時在不喜歡的環境裡也可以安心做自己。換個角度看,當你有能力時,通常是你選擇工作,而不是工作選擇你。
世上沒有掉下來的成功,沒有路上撿來的美好。穩定的生活,來自努力的生存,你的早起、熬夜、咬牙、堅持,都是為了積聚將來有能力選擇的資本,不用再去看誰的臉色。
所以,面對不公平的事情時,除了抱怨不公不義,也要對自己有更多的期許,而不是被動等待問題消失。你要相信,在任何的環境下,努力的意義都不是為了應付生活,是為了創造生活。而為了創造生活,你要有本事過活。
很多時候,我們難以選擇過想要的生活,無論是出身或讀書,是為了工作或為了生計,選擇權並沒有多少。時間用著它的方式在走,日子照著同樣方式循環,彷彿眼前的生活已是餘生的寫照。
然而,不論你現在遇到什麼樣的低潮,被多惡劣的人找麻煩,都要知道,很少有人可以改變環境,但每個人都可以改變自己。活得用心,不是為了讓別人看得起自己,而是讓自己不用看別人臉色,可以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生活從來就不容易,但不代表就只能放棄。面對辛苦的日子,我們可以抱怨生活,也可以適應生活,更應該相信自己可以創造生活。然後在機會來之前多準備,在機會來之後敢行動,在成果尚未出現前,讓每一次的堅持都是蛻變的伏筆。
文/艾爾文
本文出自《在不完美的生活裡,找到完整的自己》三采文化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
花在討厭的人身上完全沒必要。
畢竟人生是拿來計畫的,不是拿來計較的;
生命要用在追求進步,不要用在被人耽誤。
記得,道理很簡單,人心才複雜,
所以把你的簡單留給在乎你的人,
至於複雜,就讓那些人自己去複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有時候,就是會遇到專門挑對象欺負的人。你說話比較大聲,他就不吭聲,你一直沉默,他反而得寸進尺。你也許是為了和氣而當個好相處的人,可是看在這樣的人眼裡卻變成好欺負的人。
何況會欺負別人的人,不一定都是壞人,有時候好人也會欺負好人,輕則漠視別人被欺負,重則在一旁跟著起鬨。心理學家稱這現象為「黑羊效應」,無辜的黑羊即將被屠夫宰殺,其他人只在一旁默默觀看。
曾經聽過這麼一個故事。小曾是部門裡的新進同仁,某天用餐時前輩A跟全桌的人哭訴自己被客戶罵,擔心因此被主管盯上,最後失去工作。一旁的前輩G聽完,似乎是在安慰A地說:「放心啦,就算要裁員也輪不到你。沒看到有人剛進公司什麼都做不好嗎?笨手笨腳,聽說學歷還不錯,也不知道在學校都學了什麼。」
雖然沒有明講,同桌的人都知道G就是在暗懟小曾,近來部門新進人員也就他一個。沒想太多,小曾聽完眼睛直瞪著G,脫口就嗆:「至少我有學歷。」眼看氣氛變得不對勁,大夥急忙打圓場,用餐時間也提早結束。
確實,小曾剛進公司有很多事情要學習,但他的努力是被認可的,主管也對他有所稱讚,本以為事情就這樣落幕,他也做好要跟G尷尬一陣子的準備。
誰知道,過幾天同事跑來跟小曾說,G到處跟其他人說他不好相處,連一個玩笑都開不起。
「你就別跟他計較,那個人就是這樣。」某位同事說出這句話想要開導小曾,其他人則用眼神跟著附和,等待一臉無奈的小曾回應。
***
「那個人就是這樣。」到底算不算一句安慰的話?
我認為如果這句話是自己跟自己說,那是一種看淡的釋懷,不是不會生氣,而是不對不必要的人生氣。然而如果是其他人希望你聽進去,說好聽是為大家好,卻也可能只是希望你多配合,而你吞下去的就不只是這句話,更多的是委屈。
要知道,在這世上壞人很多,只敢欺負好人的恐怕更多。沒事暗諷你一下,看你沒反應,下次就當作你接受了。臨時委託你幫忙,幫他第一次忙會感動,之後習慣你的付出,哪天沒幫忙反倒開始埋怨。又或者,總強調自己才是委屈的一方,把其他人的協助當作是理所當然。
其實,自己有能力是應該伸出援手,但那應該是出於自願而不是被迫;你可以當個好人,但不能當個什麼都好的人。畢竟,每個人的時間都是自己的,為別人留時間是出於意願,不是出於義務。也並非被調侃就一定要反擊,但至少不能讓對方視為理所當然,很多時候你不為自己說話,別人也就覺得不需要為你說話。
要知道,對人好是應該的,但不是義務的。
有禮貌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
有個問題我不時會被問到:工作場合有些人敵意特別強,甚至會搞小動作,該怎麼辦?這類的人際問題說起來不少,內容不見得戲劇化,有時普通到好像就是職場本身該有的一部分。
的確,工作上的人際關係不能說不重要,大家都是每天會見面的人,總不能待在公司多久就尷尬多久。而我的回答經常是,如果處在不友善的環境裡,除了適當地表示自己的想法,更要記得:愈有本事的人,愈沒事。
先不論是否喜歡目前的環境,當一個人沒有足夠能能力離開所處環境時,行為跟想法幾乎是處處受限,甚至只能受人擺布。本事愈夠的人,在環境中的自主權愈高,即使暫時在不喜歡的環境裡也可以安心做自己。換個角度看,當你有能力時,通常是你選擇工作,而不是工作選擇你。
世上沒有掉下來的成功,沒有路上撿來的美好。穩定的生活,來自努力的生存,你的早起、熬夜、咬牙、堅持,都是為了積聚將來有能力選擇的資本,不用再去看誰的臉色。
所以,面對不公平的事情時,除了抱怨不公不義,也要對自己有更多的期許,而不是被動等待問題消失。你要相信,在任何的環境下,努力的意義都不是為了應付生活,是為了創造生活。而為了創造生活,你要有本事過活。
很多時候,我們難以選擇過想要的生活,無論是出身或讀書,是為了工作或為了生計,選擇權並沒有多少。時間用著它的方式在走,日子照著同樣方式循環,彷彿眼前的生活已是餘生的寫照。
然而,不論你現在遇到什麼樣的低潮,被多惡劣的人找麻煩,都要知道,很少有人可以改變環境,但每個人都可以改變自己。活得用心,不是為了讓別人看得起自己,而是讓自己不用看別人臉色,可以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生活從來就不容易,但不代表就只能放棄。面對辛苦的日子,我們可以抱怨生活,也可以適應生活,更應該相信自己可以創造生活。然後在機會來之前多準備,在機會來之後敢行動,在成果尚未出現前,讓每一次的堅持都是蛻變的伏筆。
文/艾爾文
本文出自《在不完美的生活裡,找到完整的自己》三采文化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