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不要和前任復合?復合了會有好結局嗎?我想和他再試一次,可是不知道該怎麼做……如果你也還對那個愛過的人魂牽夢縈,並且不知道該怎樣重新開始的話,希望以下關於復合的討論,能夠給你一些啟發。
為什麼分手後會復合
和分手一樣,復合是一種關係的轉變。在進行相關研究時,心理學家們將其限定為分開後正式重新在一起的關係。社會學家莎拉.哈珀恩.米金(Sarah Halpern Meekin)認為,分手後轉變為僅有性的關係(炮友),或是關係中只有一方一廂情願認定彼此仍在一起的,都不能算作復合。分手或許只需要一個人點頭,但復合卻和當初一樣,要兩個人都知情同意。復合並不是罕見的事情。調查結果顯示,有四十五%的人都曾在分手後與前任復合過,而有過復合的想法的人,更是超過了七十%。大多數的人,都至少在某個時刻考慮過與前任復合。
從收到的來信看來,對於復合這件事,人們或許還抱有迷思:
迷思一:破鏡是難以重圓的
事實上,許多研究發現,分手後再在一起的關係能否穩定和長久,取決於兩個人在關係中的投入和經營,而非是否經歷過「分手—復合」這個過程。經歷過「分手—復合」的情侶,對關係的平均滿意度並沒有顯著低於從未分手過的情侶。
的確,分開造成的傷害和不信任,可能會在復合初期對關係造成負面影響。但之後的路要如何走,能不能走下去,還是要看兩個人的努力及承諾程度。
迷思二:復合只會在特定的階段發生
在關係中,與分手相關的狀態可以大致分為三種:
●狀態1:分手後不久就復合
●狀態2:分手後,始終保持著某種聯繫(可能是熟人或普通朋友關係,也可能是炮友關係等等)
●狀態3:分手後斷絕聯繫,不相往來,也可能各自有了新伴侶。
而復合,不僅會發生在第一種狀態中,也有可能發生在多年之後,而在此期間你們可能默契地互不聯繫(狀態3),也可能一直以情侶以外的身分相處著(狀態2)。
因此,人們並不會理智地選擇在某個特定時間復合。如果兩個人真的要再在一起,也不存在「過了某個階段,就不可能復合」的說法。
迷思三:復合只有成功和失敗兩種結局
蕾妮.戴利(René M. Dailey)等學者在研究中發現,分手後再在一起的關係,除了會邁向持久的穩定,或第二次徹底的決裂以外,還有些人會進入一種「分手—復合」的輪迴。復合了又分開,分開了再復合,反反覆覆,分分合合。研究者們認為,這種輪迴是人們內心的矛盾感所導致的。
比如,復合後的關係讓人們較為滿意,但同時又有可選擇的其他對象;或者是人們對復合後的關係投入了很多,然而彼此間仍有難以解決的衝突,便容易讓他們產生在一起時想分開,分開了又想在一起的感覺。這也是因為,曾經有過分開的經歷,會讓分開這個選項出現得更加自然。
戴利還發現,有些人特別容易陷入這種輪迴。比如,總是把分手當作解決問題的方式的人—一言不合就分手,但這往往只是對關係中問題和矛盾的逃避。
什麼情況下,人們更容易選擇復合
1分手的方式或理由是模糊的
相比起直接且理由明確的分手,若是分手方式或理由是含糊、不明確的(如不告而別的鬼魂式分手,只說「我們不適合」,但說不出是哪裡不適合),人們很難有真實的完結感。不知道這段關係究竟為什麼結束,甚至可能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的分手。
這種未完結的感覺,會讓人對一件事、一個人念念不忘,甚至記憶都會變得更深刻。除此之外,伴隨著不甘、疑惑和遺憾的未竟之事,會勾起人們追求完整的本能,不可控制地想要把這件事完成。
2分手不是因為有關係終一定要止的因素
人們是否會選擇和前任復合,還有一個常見的標準,就是分手是否是因為觸碰到了兩個人,或者是其中一方的底線。
當兩個人是因為瑣碎、情緒性的,以及現實層面的原因分手時,重新在一起的可能性更大。這是因為問題可能有明確的解決方法;另一方面,分手本身也提供反省的契機和動力,當人們自認為找到了導致分開的根本原因,以及解決方法時,就會希望彼此能夠重新開始,解決上一次未能成功解決的問題。
3當兩個人的生活曾經有大量交集時
一段長期穩定的關係中,雙方會逐漸形成共同的「交互認知系統」。這意味著,你們的記憶是互補的,你們對自我的認識也有一部分是來自對方,已形成了彼此間的默契思維和相處模式,透過這個共同的系統,看待世界和自己。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分手時,會有失去了部分的自己的感覺。
「交互認知系統」的提出者還認為,兩人之間生活的交集越多、越豐富,留下的記憶越多,這種失去部分自己的感覺就越難受,人們會因此產生強烈的、想要找回這部分自己的衝動。
舉例來說,長期遠距離戀愛的情侶分手後,復合的可能性就不如那些朝夕相處的同居情侶高,因為對方在生活中的影子,沒有多到產生巨大的喪失感,相對能更快地適應沒有對方的生活。
一個人在另一個人的生活中,滲透得越廣、越深,一旦抽離就越會引起不適。
絕對不吃回頭草的又是哪些人
1自戀水準較高的人
我們常常說的自尊心太強,指的是自尊超過了普通稍具自戀特質的人。當然,他們不一定能夠意識到自己是自戀的,甚至可能覺得自己很自卑。在之前關於自戀的文章中,我們也曾提到自戀分為「沮喪型自戀」和「膨脹型自戀」。
當自戀者是被分手的一方時,除了失戀都會有的悲傷以外,更會體會到強烈的羞恥感和憤怒,並把這種負面的情感體驗轉化為對對方的感受,讓他們很容易(至少在一段時間內)對前任抱有憎惡的情感。因為分手對他們來說,是絕對的拒絕和否定,是對整個人的拒絕,也是對他全部價值的否定。
自尊心太強的自戀者,內心十分脆弱。需要藉由討厭對方、怪罪對方,並絕不吃回頭草,來獲得內心的平衡。
2相信人格是不可變的人
在卡琳娜.舒曼(Karina Schumann)和卡洛.德威克(Carol S. Dweck)的研究中,將人格的信念分成了兩種:「相信人格是可變的」vs.「相信人格是固定的」。
在實驗中,七十九名參與者先回答一份問卷,問卷上同時有「人格不變」與「人格可變」的陳述,比如「人們無法真的改變自己,有些人就是有良好的人格,而有些人則沒有」,或者「誰都可以改變他們的人格」,他們被要求回答是否同意這些陳述,並以此來區分他們是相信「人格不變」還是「人格可變」。
相信人格是固定不變的人,傾向於認為人不太可能發生大的改變。他們相信,人的行為會顯示出其本質,所以如果他們犯了錯,並且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也意味著他們會告訴別人自己是個糟糕的人,同時堅信這點不會發生改變。當然,他們看待別人也是如此。
因此,不相信人格可塑性的人,在分手後更傾向認為兩個人本質上不適合,而且兩個人無力改變。即便復合,也幾乎可以預見同樣的結局。
3更理性的人
在生活中更加理智、冷靜的人,做決定和解決問題時,也更傾向於理性和邏輯分析,通常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
他們不太會因為一時衝動分手,當他們做出分開的決定時,必然經過了慎重的思考和斟酌,這也意味著他們不會輕易地改變自己的決定。
如果想要和前任復合,該怎麼做
在正式做出復合的嘗試前,你需要提前思考四個問題:
1你們為什麼分手
你在決定復合前應該要想清楚,到底為什麼分開?是不是因為觸碰到了你的底線;對你而言,這個問題是不是能夠被修補/解決。
比如,因為距離、和父母溝通不暢導致的分手,與觸犯底線的行為(如出軌)以及一些極其「有毒」的行為(如肢體暴力),應該是非常不同的。
當你在那段關係中,受到了來自對方嚴重的情感操控,因而開始懷疑自己;或是覺得自己是毫無價值,那麼你需要慎重考慮復合這個選項,不論對方表現得多麼誠懇。
如果問題是可以被解決的,比如對方不夠照顧你的感受,或是你不能體諒對方的壓力,那麼需要考慮的是,這個問題將如何被解決?你們誰要做出改變?或是都需要改變?
如果問題有解決的可能,但沒有人願意讓步,或是根本無法解決,你們極有可能在復合之後,再度因為同樣的問題分開,對於雙方而言無疑是二次傷害。
2你為什麼要復合
如果你想回到這段關係,僅僅因為外在原因:比如伴侶是你的部分經濟來源,提供你社會資源上的幫助……就不太可能會讓你發自內心地從關係中感受到快樂。
同樣地,如果你想要復合,是因為在情感上極度依賴伴侶,比如沒有他就覺得一天無法度過,或者只是陷入沒有伴侶的孤獨(而這份孤獨並非特定的人才能填補),或許復合對你不是很好的選項。
只有當你想要回去,不是因為被純粹的物質捆綁,也不是因為被情感綁架—不願面對分手的痛苦,習慣了有人陪伴,想證明自己,想報復對方……而是因為意識到自己依然愛著對方,並且確保你們都有信心和決心,為對方提供相互的、積極的關係時,你們才有可能找到重溫舊夢的那條路。
3你是否真的願意為此投入時間和精力
只有當你真正下定決心,致力於做出必要的改變,重建有價值的關係時,才應該考慮重新與前任在一起。這意味著,你要發現並討論之前沒有走下去的原因,並透過提升在關係中應對衝突、經營、溝通等技能改進這段關係。為此,你甚至需要尋求一些專業協助。
要記得,若是把舊磚塊從過去的關係,帶到新的關係中,你只會建造同一棟房子。復合絕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比起建立全新的關係,更需要努力和堅持。
4對方和你達成共識了嗎
雖然你可能有動力重建關係,並且相信你們能夠使它重生,但如果你的前任並沒有完全致力於修復你們的關係,依然很難走下去。在投入復合前,你們需要真誠地討論彼此的想法、感受、願望,他重建關係的意願,以及這段關係對他而言意味著什麼。
如果經過認真的思考和判斷,你對這四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以下還有一些具體的方法:
(1)分手後先給自己留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在這期間,最好是能夠斷絕與對方的聯絡。喪失後的不適應與復合的衝動是十分普遍的,就算丟掉平常使用的東西,我們也會感到失落和不習慣,更不用說失去了曾和自己那麼親密的人。但選擇復合需要建立在你已經夠冷靜,且能夠獨處、照顧好自己的基礎上。
(2)重建連結、吸引力和信任
在認真地思考和準備後,你可以嘗試逐漸恢復聯絡,邀約見面(注意要循序漸進)。聊天和見面時,你應該讓他發現你的改變。如此一來,一方面,他能夠感受到你不一樣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他可能也願意試著相信改變是可能發生的。
同時,你也可以使用特定的技巧幫助重建連結和吸引力,比如不要操之過急,先試著和對方以朋友的方式相處,或透過講述、回憶共同經歷的美好時光,重獲對方的好感信任。但切記,你不能幻想透過一味地懷舊,就重新得到對方的心,更不能用過去來綁架現在的他。
(3)一些需要避免的做法
●毫無顧忌地入侵對方的個人邊界。比如電話/訊息轟炸,強行要與對方見面,甚至在對方常出沒的地方蹲點。你要記住,你們已經不再是戀人關係,邊界應該要先退回到熟人,甚至是陌生人的距離。
●試圖操控對方。比如哀求,上演苦肉計,或是試圖用過去的事情綁架對方。
●讓對方對自己予取予求。你也要記住,即使你是復合的發起方,也不要以為事事妥協,他就會回到你身邊。這可能會增加對方的負擔,或加深對你的輕視和利用。好的關係是相互且平等的,想要重新努力愛對方,也應當從愛自己開始。
文/KnowYourself主創們
本文摘自《長大以後就會變好嗎?》今周刊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和分手一樣,復合是一種關係的轉變。在進行相關研究時,心理學家們將其限定為分開後正式重新在一起的關係。社會學家莎拉.哈珀恩.米金(Sarah Halpern Meekin)認為,分手後轉變為僅有性的關係(炮友),或是關係中只有一方一廂情願認定彼此仍在一起的,都不能算作復合。分手或許只需要一個人點頭,但復合卻和當初一樣,要兩個人都知情同意。復合並不是罕見的事情。調查結果顯示,有四十五%的人都曾在分手後與前任復合過,而有過復合的想法的人,更是超過了七十%。大多數的人,都至少在某個時刻考慮過與前任復合。
從收到的來信看來,對於復合這件事,人們或許還抱有迷思:
迷思一:破鏡是難以重圓的
事實上,許多研究發現,分手後再在一起的關係能否穩定和長久,取決於兩個人在關係中的投入和經營,而非是否經歷過「分手—復合」這個過程。經歷過「分手—復合」的情侶,對關係的平均滿意度並沒有顯著低於從未分手過的情侶。
的確,分開造成的傷害和不信任,可能會在復合初期對關係造成負面影響。但之後的路要如何走,能不能走下去,還是要看兩個人的努力及承諾程度。
迷思二:復合只會在特定的階段發生
在關係中,與分手相關的狀態可以大致分為三種:
●狀態1:分手後不久就復合
●狀態2:分手後,始終保持著某種聯繫(可能是熟人或普通朋友關係,也可能是炮友關係等等)
●狀態3:分手後斷絕聯繫,不相往來,也可能各自有了新伴侶。
而復合,不僅會發生在第一種狀態中,也有可能發生在多年之後,而在此期間你們可能默契地互不聯繫(狀態3),也可能一直以情侶以外的身分相處著(狀態2)。
因此,人們並不會理智地選擇在某個特定時間復合。如果兩個人真的要再在一起,也不存在「過了某個階段,就不可能復合」的說法。
迷思三:復合只有成功和失敗兩種結局
蕾妮.戴利(René M. Dailey)等學者在研究中發現,分手後再在一起的關係,除了會邁向持久的穩定,或第二次徹底的決裂以外,還有些人會進入一種「分手—復合」的輪迴。復合了又分開,分開了再復合,反反覆覆,分分合合。研究者們認為,這種輪迴是人們內心的矛盾感所導致的。
比如,復合後的關係讓人們較為滿意,但同時又有可選擇的其他對象;或者是人們對復合後的關係投入了很多,然而彼此間仍有難以解決的衝突,便容易讓他們產生在一起時想分開,分開了又想在一起的感覺。這也是因為,曾經有過分開的經歷,會讓分開這個選項出現得更加自然。
戴利還發現,有些人特別容易陷入這種輪迴。比如,總是把分手當作解決問題的方式的人—一言不合就分手,但這往往只是對關係中問題和矛盾的逃避。
什麼情況下,人們更容易選擇復合
1分手的方式或理由是模糊的
相比起直接且理由明確的分手,若是分手方式或理由是含糊、不明確的(如不告而別的鬼魂式分手,只說「我們不適合」,但說不出是哪裡不適合),人們很難有真實的完結感。不知道這段關係究竟為什麼結束,甚至可能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的分手。
這種未完結的感覺,會讓人對一件事、一個人念念不忘,甚至記憶都會變得更深刻。除此之外,伴隨著不甘、疑惑和遺憾的未竟之事,會勾起人們追求完整的本能,不可控制地想要把這件事完成。
2分手不是因為有關係終一定要止的因素
人們是否會選擇和前任復合,還有一個常見的標準,就是分手是否是因為觸碰到了兩個人,或者是其中一方的底線。
當兩個人是因為瑣碎、情緒性的,以及現實層面的原因分手時,重新在一起的可能性更大。這是因為問題可能有明確的解決方法;另一方面,分手本身也提供反省的契機和動力,當人們自認為找到了導致分開的根本原因,以及解決方法時,就會希望彼此能夠重新開始,解決上一次未能成功解決的問題。
3當兩個人的生活曾經有大量交集時
一段長期穩定的關係中,雙方會逐漸形成共同的「交互認知系統」。這意味著,你們的記憶是互補的,你們對自我的認識也有一部分是來自對方,已形成了彼此間的默契思維和相處模式,透過這個共同的系統,看待世界和自己。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分手時,會有失去了部分的自己的感覺。
「交互認知系統」的提出者還認為,兩人之間生活的交集越多、越豐富,留下的記憶越多,這種失去部分自己的感覺就越難受,人們會因此產生強烈的、想要找回這部分自己的衝動。
舉例來說,長期遠距離戀愛的情侶分手後,復合的可能性就不如那些朝夕相處的同居情侶高,因為對方在生活中的影子,沒有多到產生巨大的喪失感,相對能更快地適應沒有對方的生活。
一個人在另一個人的生活中,滲透得越廣、越深,一旦抽離就越會引起不適。
絕對不吃回頭草的又是哪些人
1自戀水準較高的人
我們常常說的自尊心太強,指的是自尊超過了普通稍具自戀特質的人。當然,他們不一定能夠意識到自己是自戀的,甚至可能覺得自己很自卑。在之前關於自戀的文章中,我們也曾提到自戀分為「沮喪型自戀」和「膨脹型自戀」。
當自戀者是被分手的一方時,除了失戀都會有的悲傷以外,更會體會到強烈的羞恥感和憤怒,並把這種負面的情感體驗轉化為對對方的感受,讓他們很容易(至少在一段時間內)對前任抱有憎惡的情感。因為分手對他們來說,是絕對的拒絕和否定,是對整個人的拒絕,也是對他全部價值的否定。
自尊心太強的自戀者,內心十分脆弱。需要藉由討厭對方、怪罪對方,並絕不吃回頭草,來獲得內心的平衡。
2相信人格是不可變的人
在卡琳娜.舒曼(Karina Schumann)和卡洛.德威克(Carol S. Dweck)的研究中,將人格的信念分成了兩種:「相信人格是可變的」vs.「相信人格是固定的」。
在實驗中,七十九名參與者先回答一份問卷,問卷上同時有「人格不變」與「人格可變」的陳述,比如「人們無法真的改變自己,有些人就是有良好的人格,而有些人則沒有」,或者「誰都可以改變他們的人格」,他們被要求回答是否同意這些陳述,並以此來區分他們是相信「人格不變」還是「人格可變」。
相信人格是固定不變的人,傾向於認為人不太可能發生大的改變。他們相信,人的行為會顯示出其本質,所以如果他們犯了錯,並且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也意味著他們會告訴別人自己是個糟糕的人,同時堅信這點不會發生改變。當然,他們看待別人也是如此。
因此,不相信人格可塑性的人,在分手後更傾向認為兩個人本質上不適合,而且兩個人無力改變。即便復合,也幾乎可以預見同樣的結局。
3更理性的人
在生活中更加理智、冷靜的人,做決定和解決問題時,也更傾向於理性和邏輯分析,通常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
他們不太會因為一時衝動分手,當他們做出分開的決定時,必然經過了慎重的思考和斟酌,這也意味著他們不會輕易地改變自己的決定。
如果想要和前任復合,該怎麼做
在正式做出復合的嘗試前,你需要提前思考四個問題:
1你們為什麼分手
你在決定復合前應該要想清楚,到底為什麼分開?是不是因為觸碰到了你的底線;對你而言,這個問題是不是能夠被修補/解決。
比如,因為距離、和父母溝通不暢導致的分手,與觸犯底線的行為(如出軌)以及一些極其「有毒」的行為(如肢體暴力),應該是非常不同的。
當你在那段關係中,受到了來自對方嚴重的情感操控,因而開始懷疑自己;或是覺得自己是毫無價值,那麼你需要慎重考慮復合這個選項,不論對方表現得多麼誠懇。
如果問題是可以被解決的,比如對方不夠照顧你的感受,或是你不能體諒對方的壓力,那麼需要考慮的是,這個問題將如何被解決?你們誰要做出改變?或是都需要改變?
如果問題有解決的可能,但沒有人願意讓步,或是根本無法解決,你們極有可能在復合之後,再度因為同樣的問題分開,對於雙方而言無疑是二次傷害。
2你為什麼要復合
如果你想回到這段關係,僅僅因為外在原因:比如伴侶是你的部分經濟來源,提供你社會資源上的幫助……就不太可能會讓你發自內心地從關係中感受到快樂。
同樣地,如果你想要復合,是因為在情感上極度依賴伴侶,比如沒有他就覺得一天無法度過,或者只是陷入沒有伴侶的孤獨(而這份孤獨並非特定的人才能填補),或許復合對你不是很好的選項。
只有當你想要回去,不是因為被純粹的物質捆綁,也不是因為被情感綁架—不願面對分手的痛苦,習慣了有人陪伴,想證明自己,想報復對方……而是因為意識到自己依然愛著對方,並且確保你們都有信心和決心,為對方提供相互的、積極的關係時,你們才有可能找到重溫舊夢的那條路。
3你是否真的願意為此投入時間和精力
只有當你真正下定決心,致力於做出必要的改變,重建有價值的關係時,才應該考慮重新與前任在一起。這意味著,你要發現並討論之前沒有走下去的原因,並透過提升在關係中應對衝突、經營、溝通等技能改進這段關係。為此,你甚至需要尋求一些專業協助。
要記得,若是把舊磚塊從過去的關係,帶到新的關係中,你只會建造同一棟房子。復合絕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比起建立全新的關係,更需要努力和堅持。
4對方和你達成共識了嗎
雖然你可能有動力重建關係,並且相信你們能夠使它重生,但如果你的前任並沒有完全致力於修復你們的關係,依然很難走下去。在投入復合前,你們需要真誠地討論彼此的想法、感受、願望,他重建關係的意願,以及這段關係對他而言意味著什麼。
如果經過認真的思考和判斷,你對這四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以下還有一些具體的方法:
(1)分手後先給自己留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在這期間,最好是能夠斷絕與對方的聯絡。喪失後的不適應與復合的衝動是十分普遍的,就算丟掉平常使用的東西,我們也會感到失落和不習慣,更不用說失去了曾和自己那麼親密的人。但選擇復合需要建立在你已經夠冷靜,且能夠獨處、照顧好自己的基礎上。
(2)重建連結、吸引力和信任
在認真地思考和準備後,你可以嘗試逐漸恢復聯絡,邀約見面(注意要循序漸進)。聊天和見面時,你應該讓他發現你的改變。如此一來,一方面,他能夠感受到你不一樣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他可能也願意試著相信改變是可能發生的。
同時,你也可以使用特定的技巧幫助重建連結和吸引力,比如不要操之過急,先試著和對方以朋友的方式相處,或透過講述、回憶共同經歷的美好時光,重獲對方的好感信任。但切記,你不能幻想透過一味地懷舊,就重新得到對方的心,更不能用過去來綁架現在的他。
(3)一些需要避免的做法
●毫無顧忌地入侵對方的個人邊界。比如電話/訊息轟炸,強行要與對方見面,甚至在對方常出沒的地方蹲點。你要記住,你們已經不再是戀人關係,邊界應該要先退回到熟人,甚至是陌生人的距離。
●試圖操控對方。比如哀求,上演苦肉計,或是試圖用過去的事情綁架對方。
●讓對方對自己予取予求。你也要記住,即使你是復合的發起方,也不要以為事事妥協,他就會回到你身邊。這可能會增加對方的負擔,或加深對你的輕視和利用。好的關係是相互且平等的,想要重新努力愛對方,也應當從愛自己開始。
文/KnowYourself主創們
本文摘自《長大以後就會變好嗎?》今周刊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