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己獨處沒什麼不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戴上耳機,讀本好書,喝杯熱飲,

或只是看著街道放空,

都是在跟自己好好交流。

畢竟,高優質的內心對話,

勝過與別人低品質的嘰嘰喳喳。

記得,不能因為寂寞,就隨便依附一個人,

也不能因為迷茫,就把生活交給其他人決定。

安全感是自己給的,

心若不平靜,其實去到哪都覺得吵雜。

寧可開心一個人獨處,

也不要在一群人裡假裝快樂。

我曾想過,如果世上有一種偵測工具,能隨時隨地顯現人真正的價值,那該有多好?這樣每個人就不用揣測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能夠清楚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

不過這想法早已破滅。在看完某一集科幻劇《黑鏡》時,我意識到若有這種工具存在,只會讓人更否定自己而已。

該集的劇情是這樣:在科技更發達的未來,人們都有個即時的社交信用評等,手機上隨時能查看自己跟對方的分數,而分數是由自己以外的人給評。

你給餐廳服務員一個分數,對方也回覆你一個分數;同事覺得你很幽默加你一分,你再得體地回敬一分。你的好友名單裡受歡迎的人愈多,其他人對你的評等也愈高。

所有人與人之間難以界定的存在,都變得如此公開透明,我們再也不用懷疑自己的價值。

只是,人們也開始害怕失去自己的價值。

可以預期,主角就掉入要「衝高」自己分數的迷思。生活中她無時無刻都把笑容掛在嘴上,擔心被報復而不敢對其他人有負面的回饋,每天都完美裝扮自己的內心跟外在,出門前必定先整理好表情。她在生活中唯一的目的,就是努力討好其他人。

那集的劇情看得我背脊發涼,內容有太多地方跟現實吻合。

***

我們都不希望在意別人的眼光,但為何如此難做到?

據說,是因為人從小就在這樣的環境長大,心智在不知不覺中被人撒播介意別人眼光的種子。「你好可愛」「功課好棒」「體育成績很好」「你身材真棒」「收入好高」「你太安靜了」「你是不是胖了」「你要學習打扮」「那個人穿得好好看喔」「誰誰誰買了最新的東西」「以後你一定是個聰明的小孩」「你怎麼那麼笨」「你這樣是在丟我的臉」。

有感受到嗎?這些從小聽到大的評語,一個個都在引導人認同某個「結果」,久而久之,我們也習慣用這些結果衡量自己的存在。甚至,我們會開始追逐能達到這些結果的手段,用盡一切,即使後來遍體鱗傷。

換個方式想,當你準備要出門參加一場重要活動,卻臨時找不到鏡子檢查身上的衣著,心中是否會開始不安?會不會想找人幫你確認自己的打扮?不難想像,當我們沒有正確認識自己的樣子,心中也會缺少安全感,會把別人口中對自己的看法當成了鏡子,把別人口中的你,看成是真正的自己。

漸漸地,我們接住更多別人隨便丟過來的評價,也就愈來愈無力回絕,那些未經允許就往自己身上貼的標籤。

***

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標籤,有的標籤是他人貼上的,有些則是我們自己收集來的,因為這是人生必經的過程。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以自我認同理論聞名,他提過人生會有不同的發展階段,每一階段會從「最初的自我」開始尋找認同,再像漣漪般往外擴散,從而影響下一個階段的自己。

其中,人在青春期階段會到處收集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從中尋找自我認同的地方。在這階段人會特別在乎兩件事:別人怎麼看我?以及自己到底是誰?

為了解答心中疑惑,我們會轉而向外尋求答案。

如果此階段周圍有人因為「好看」而受歡迎,就有可能把「需要好看」的標籤拿來貼在身上。如果有人因為「聰明」而受到老師或父母關愛,就有可能把「不懂別提問」的標籤拿來貼上。每個人主動往自己身上貼的標籤不同,但我們都會努力收集能得到認同的標籤。

只是,我們也會因此更在意別人的評價,更要求自己表現完美,更擔心自己被人討厭,更害怕得不到認同。還有,更害怕寂寞。害怕被人說是異類,害怕如果沒有滿足師長的要求而被冷落。

我想說的是,雖然很多標籤在不知不覺中變成對自己有害,但無論是不是自願的,我們當初會貼上它的心情,也只是一個想要尋求別人肯定的小孩而已。不用覺得自己很差,更不該自我責備,因為那時並沒有人指引我們,同儕也都在急著想認識自己,迷惘地在人群中尋找自己的身影。

就算此刻身上存有這些標籤也沒關係,那不是你的錯,我們只是要練習把它們一個一個撕下來。

如同收納時的情況,當物品塞滿空間時,我們要先一一把它們擺出來,再看有哪些不需要,哪些可以留下。撕掉身上的標籤也是,要先察覺自己身上有什麼標籤,才能知道哪些標籤應該丟掉。

***

撕掉標籤的第一步,是學會在內心平靜的情況下,赤裸裸地認識自己。可以運用的方法很多,看書,聽音樂,或是選擇一個舒服的位置放空都可以,只要自己喜歡就行。不過這些都有個共同點—你必須不怕獨處。

我也是後來才慢慢體會到,學會獨處是看重自己的方法,懂得處理寂寞是讓自己更完整的方式。當你能夠獨處,才會有能力婉拒討厭的邀約;耐得住寂寞,才不會被不該在乎的人事物消耗掉心情,能專心處理自己身上的標籤。

何況,獨處跟寂寞是不同的。

要知道,一個人寂不寂寞,跟他是否一個人沒有關聯,獨處跟寂寞是完全不同的事。如果獨處是造成寂寞的原因,是否只要去到人多的地方就不會寂寞?但很多時候處在人群裡反而更寂寞。

其實,人一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獨處,工作時,看手機時,睡覺時,閱讀時,聽音樂時。一個人,不代表就是所謂的「寂寞」,反而是沉澱自己的寶貴時間,跟自己說說話,坦誠面對自己,聽聽心裡最真切的聲音,同時把一整天的壞情緒隔離開來。

不怕寂寞,並非不需要朋友或伴侶,而是在乎對自己好的人,所以懂得在對方沒時間時不去亂想。學習獨處,因為那代表你喜歡自己,不用因為想被愛而愛,不用被迫去迎合誰,只把最重要的事情裝進心裡。

***

那集的《黑鏡》用了戲劇化的方式結尾,主角後來遇到一連串倒楣事,一時情緒爆發跟人吵了起來,對方給的負評引起眾人連鎖反應,造成她的分數開始狂掉,導致她情緒崩潰大鬧朋友的婚禮,最後被關進了牢房。

主角眼看失去過往努力經營的「人品」後,她反而在牢房跟另一個被關的人鬥口。兩人在不會被扣分的壓力下,互相批評、數落對方,暢快地說出心中最真實的想法,影片結尾就在主角第一次露出自然的笑容中結束。

或許真是這樣,人總是要在失去很多的時候,才能接受自己身上的缺點,也才能看見自己身上的優點。

現實中人是群體生活,我們無法避免要去在乎別人的想法,但永遠不該漠視自己的看法。我們都是一個人來到這世界,也是一個人離開,中間遇到的人事物,應該是要讓我們更接近喜歡的自己。

不用害怕寂寞,因為耐得住寂寞,才不會讓別人傷害自己。獨處,其實是一個人的享受;擁有一個人的時光,是為了拼湊出完整的自己。

文/艾爾文

本文出自《在不完美的生活裡,找到完整的自己》三采文化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