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看朋友圈,有朋友轉發我,才知道又有篇熱文在父母中間傳播,關於八百萬學區房和環遊世界的。特意搜出來看了一下。
不想討論學區房要不要買,帶小小孩環遊世界有沒有意義,我相信每個家庭都在盡可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環境和資源。
至於「最好」的標準,根植於父母的三觀,各家必然會不同,實在沒什麼可比較的。
* * *
上小學二年級時,我差點失學。
因為老師每天佈置大量抄寫作業:這篇的課文抄十遍,那篇的生詞抄二十遍,諸如此類。
沒完成作業的學生,老師會用戒尺在手心裡重重地打,缺幾遍打幾下,打完還要罰他在教室外面站一節課。
我從小就是個臉皮很薄的小孩,受不了當眾受罰。因此,每天放學回家,只好乖乖地抄啊抄,沒有時間玩耍。
一天天過去,我覺得自己快要抄成個呆瓜。
爸爸最先受不了了,他總是說:「你出去玩,不要做這些沒有創造力的作
業。」
可是,做不完作業會挨打,我不敢。
爸爸不再說什麼,但聽到爸媽討論我的學校的次數逐漸增多,那已經是小城裡一所不錯的小學了。
有一天,爸爸忽然嚴肅地說,不要去上學了,他每天下班回家教我。
還跟我媽說:「那麼有靈氣的孩子,會被這種教育毀了的。」
上學竟可能毀了人!那是我第一次聽聞這樣的「歪理邪說」。
我爸的提議遭到了我的激烈反對,那時不上學的孩子,會被同學們看成異類,我沒那個膽量。
媽媽也無奈地說:「咱家是搞教育的,自己孩子卻不上學,這怎麼說得過
去。」
那時除了公立學校,沒有其他選擇。爸媽都有工作,我不上學的話,白天就沒了去處。所以在我和我媽的堅持下,我還是繼續上學了,但我爸和我達成一個協定:
每天的抄寫作業,我只能寫一遍,剩下的九遍也好,十九遍也好,爸爸會模仿我的筆跡,全部抄完。
我聽到這個建議時都震驚了,這萬一被老師看出來,後果簡直不敢想。
第一次拿著做假的作業交給老師時,我忐忑至極,手心的汗把作業本的邊角都泡軟了。
我覺得一定會被當場戳穿,那一幕至今銘記在心──老師拿著作業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就在作業末尾畫了個大大的紅勾,竟還給我了。
這就表示通過了!我很驚訝,又竊喜不已,從此欣然接受了爸爸的提議。「沒有創造力的作業」全部由我爸完成,我多了許多瞎玩和看閒書的時間。
後來長大些才明白,或許是爸爸找老師談成了什麼條件,既不公然反對老師的教育方法,也能讓我成為這種教育之下的漏網之魚。
那時我把爸爸的行為視為對我的一種縱容,猶如我要五塊零花錢,他總是給十塊一般的縱容。
長大後才理解了他的苦心。用我爸的話說,是在夾縫中艱難地保護孩子天生的一點靈氣。
於我,學到的是面對權威也要獨立思考,「靈氣」很重要,還有反抗的策略和方法。
* * *
還有一件事,到現在都記得特別清楚,小學三年級時,我沉迷於一本小說《穆斯林的葬禮》。
那時和課本無關的書,都被視為「閒書」,學校和大多數家長都不鼓勵甚至不允許看閒書。我家是班上的閒書之源,爸爸的書滿坑滿谷,我想看什麼就看什麼,從來沒有「正書」 、「閒書」之別。
有一晚,爸媽在裡屋看電視,我在外屋看那本小說,正看到結局,年紀小沒見識,淚點超低,邊看邊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眼淚嘩嘩地濕透了半本書。
媽媽聽到動靜,掀開門簾看了我一眼,啥也沒說又退了回去。
直到痛哭流涕地看完,爸媽也沒有出來跟我說過一句話。後來我明白,不打擾,就是一種默許和鼓勵。
多年後回憶起那個痛快淋漓沉迷書中的夜晚,仍能感到莫大的享受。
後來無論境遇如何,只要躲進書裡,就覺得擁有了整個世界,以致對現實生活少了許多欲求。
上學時,考試成績好與壞,都不會在家中被討論。成績好不會獎勵,成績差也不會懲罰,總之,對成績這個東西,爸媽像是無感。
記得有一次期末考試,我稀裡糊塗地拿了小學各科第一(僅此一次撞大運),還有一張畫在全縣評比中得了一等獎。拿了一堆獎狀回家,媽媽的反應淡淡的,也沒有像同學家那樣把獎狀貼上牆,我當時還有些失落。
或許是他們有意為之,或許是真的不在意,總之造成的結果是,我認識到學習不是一件為了達成某個目標的事情。
那時學校裡按成績排名之風盛行,好在家裡對此淡漠,讓我有空間發展出自己的評價標準,以及凡事重視過程大過結果的心性。但也留下一個後遺症,我心中少有與人競爭的念頭,工作之後更是,喜歡就做,不喜歡就走人,不會為了贏而做什麼。
這一點在剛入職場那幾年,讓我吃了不少苦頭。職場哪有不競爭的啊,我是逢爭必輸,因為覺得爭爭搶搶實在沒意思,不肯花心思。
後來,從職場的動物園跑進單打獨鬥的原始森林,不喜競爭這一點才終於發揮了它的正面功用。因為心裡沒有別人和對手,才能最大程度享受到做事的樂趣。
在時代強大的扭曲力場之下,我有幸找到適合自己的「縫隙」生存。也因為不上別人的擂臺,就無所謂成功與失敗。
* * *
小時候家中有個習慣,每天早上等媽媽端早餐上桌前,爸爸會隨手從書架上抽一本書,隨意翻開一頁念一段。
念詩是最經常的事。他不過多解釋,也不要求背誦,只是要我們感受。
他說,詩是作用於心靈的,而不是作用於頭腦。要我放下分析,去感受意境。
一日日過去,我沒有記住多少詩句,沒有可供在外面炫耀的東西,但詩對生活的滋養,卻從此留在我的人生裡。
遭遇到生活的消磨時、處在低谷時,讀上幾首詩,心中積鬱便能散去大半。
那些個早晨,我們一家圍坐炕上,吃著早飯,北方早晨稀疏的陽光從炕上的窗戶照進來,飯前爸爸讀過的詩句,還在心中回味,像是寫詩的人,此刻也在我們身邊。
這是人生中一想起來,就覺得幸福的畫面。
有一些詩句蘊含的意境,也形成了類似精神家園的東西: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讀這首詩的那日早上,窗外大雪紛飛,家中灶火燒得正旺。好像自己就在那片孤舟上,天地之間的冷寂與曠達之氣籠罩周身,還有一種我雖渺小卻與這蒼茫天地連通的靜謐。
多年後,一想起這句,就覺胸中疏朗,呼吸之間,都是冷冽的雪氣。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那種磅礴的景象,讓我第一次聽到,就對邊塞之地充滿幻想,以致長大後一有條件就獨自奔走在邊疆地帶,大漠、戈壁、莽莽荒原、冰川與雪山,這些意象是內心源源不斷的能量來源,足以抵抗現實的各種雞零狗碎。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小時候聽到,只覺得語句真美,年歲日增,每想起就更唏噓不已。
還有極愛的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人生多的是這種無處訴說的痛徹心扉,無論貧富,渺小或偉大,這悲喜何曾放過誰?
爸爸說,都說讀詩無用,其實是最有用的,沒有這些無用的趣味,人生就像一口枯井,多活一日都不耐煩,那種苦才是真的苦。
小時候不明白,現在懂了。
如今讀詩的潮流再次回歸,周圍有孩子的家裡,至少都有一本金子美鈴,或者《給孩子的詩》。
想起爸爸為我們讀詩的歲月,是九○年代被全民下海的浪潮裹挾著,文藝最無用的時代,我不知道他心中的定力從何而來,卻成為我如今的指引。
不比較,不引導競爭,教育不唯有用,當如春風化雨,是我從爸爸身上學到的。
* * *
時代早已變得面目全非,獲取成功的方法會隨時代而變,但感知幸福的途徑,從來都是一樣的。
我們的孩子,一生是不是一個常常覺得幸福的人,這取決於他的內心是否總是充滿力量,是否對生活感到知足,能否與欲望和諧共處。
這些,外面看不到,只有自己清楚。好的教育,作用於看不到的內心,作用於一個人的本質。
本質,即孩子長成一個完滿的人,該有的內核:
1.內在的小宇宙不被壓抑──活著的自主動力。
2.一生仰賴的對學習和求知的興趣不被損害──一個人可持續成長的能力。
3.與人交往的動機不是出於比較和競爭──容易發展出親密關係。
4.有一副好身體和伴隨一生的閱讀習慣。
說到底,所謂教育,不過是做父母的一場永無止境的修行。我們自身的修為,是托舉著孩子的那隻手臂。
所以,買八百萬的學區房還是用八百萬環遊世界,又有什麼區別?
你願意如何,有能力如何,便坦然接受並好好享受你的選擇吧。
重要的,從來都是每天二十四小時一分一秒如何度過。
文/寬寬
本文出自《人生半熟》遠流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最好」的標準,根植於父母的三觀,各家必然會不同,實在沒什麼可比較的。
* * *
上小學二年級時,我差點失學。
因為老師每天佈置大量抄寫作業:這篇的課文抄十遍,那篇的生詞抄二十遍,諸如此類。
沒完成作業的學生,老師會用戒尺在手心裡重重地打,缺幾遍打幾下,打完還要罰他在教室外面站一節課。
我從小就是個臉皮很薄的小孩,受不了當眾受罰。因此,每天放學回家,只好乖乖地抄啊抄,沒有時間玩耍。
一天天過去,我覺得自己快要抄成個呆瓜。
爸爸最先受不了了,他總是說:「你出去玩,不要做這些沒有創造力的作
業。」
可是,做不完作業會挨打,我不敢。
爸爸不再說什麼,但聽到爸媽討論我的學校的次數逐漸增多,那已經是小城裡一所不錯的小學了。
有一天,爸爸忽然嚴肅地說,不要去上學了,他每天下班回家教我。
還跟我媽說:「那麼有靈氣的孩子,會被這種教育毀了的。」
上學竟可能毀了人!那是我第一次聽聞這樣的「歪理邪說」。
我爸的提議遭到了我的激烈反對,那時不上學的孩子,會被同學們看成異類,我沒那個膽量。
媽媽也無奈地說:「咱家是搞教育的,自己孩子卻不上學,這怎麼說得過
去。」
那時除了公立學校,沒有其他選擇。爸媽都有工作,我不上學的話,白天就沒了去處。所以在我和我媽的堅持下,我還是繼續上學了,但我爸和我達成一個協定:
每天的抄寫作業,我只能寫一遍,剩下的九遍也好,十九遍也好,爸爸會模仿我的筆跡,全部抄完。
我聽到這個建議時都震驚了,這萬一被老師看出來,後果簡直不敢想。
第一次拿著做假的作業交給老師時,我忐忑至極,手心的汗把作業本的邊角都泡軟了。
我覺得一定會被當場戳穿,那一幕至今銘記在心──老師拿著作業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就在作業末尾畫了個大大的紅勾,竟還給我了。
這就表示通過了!我很驚訝,又竊喜不已,從此欣然接受了爸爸的提議。「沒有創造力的作業」全部由我爸完成,我多了許多瞎玩和看閒書的時間。
後來長大些才明白,或許是爸爸找老師談成了什麼條件,既不公然反對老師的教育方法,也能讓我成為這種教育之下的漏網之魚。
那時我把爸爸的行為視為對我的一種縱容,猶如我要五塊零花錢,他總是給十塊一般的縱容。
長大後才理解了他的苦心。用我爸的話說,是在夾縫中艱難地保護孩子天生的一點靈氣。
於我,學到的是面對權威也要獨立思考,「靈氣」很重要,還有反抗的策略和方法。
* * *
還有一件事,到現在都記得特別清楚,小學三年級時,我沉迷於一本小說《穆斯林的葬禮》。
那時和課本無關的書,都被視為「閒書」,學校和大多數家長都不鼓勵甚至不允許看閒書。我家是班上的閒書之源,爸爸的書滿坑滿谷,我想看什麼就看什麼,從來沒有「正書」 、「閒書」之別。
有一晚,爸媽在裡屋看電視,我在外屋看那本小說,正看到結局,年紀小沒見識,淚點超低,邊看邊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眼淚嘩嘩地濕透了半本書。
媽媽聽到動靜,掀開門簾看了我一眼,啥也沒說又退了回去。
直到痛哭流涕地看完,爸媽也沒有出來跟我說過一句話。後來我明白,不打擾,就是一種默許和鼓勵。
多年後回憶起那個痛快淋漓沉迷書中的夜晚,仍能感到莫大的享受。
後來無論境遇如何,只要躲進書裡,就覺得擁有了整個世界,以致對現實生活少了許多欲求。
上學時,考試成績好與壞,都不會在家中被討論。成績好不會獎勵,成績差也不會懲罰,總之,對成績這個東西,爸媽像是無感。
記得有一次期末考試,我稀裡糊塗地拿了小學各科第一(僅此一次撞大運),還有一張畫在全縣評比中得了一等獎。拿了一堆獎狀回家,媽媽的反應淡淡的,也沒有像同學家那樣把獎狀貼上牆,我當時還有些失落。
或許是他們有意為之,或許是真的不在意,總之造成的結果是,我認識到學習不是一件為了達成某個目標的事情。
那時學校裡按成績排名之風盛行,好在家裡對此淡漠,讓我有空間發展出自己的評價標準,以及凡事重視過程大過結果的心性。但也留下一個後遺症,我心中少有與人競爭的念頭,工作之後更是,喜歡就做,不喜歡就走人,不會為了贏而做什麼。
這一點在剛入職場那幾年,讓我吃了不少苦頭。職場哪有不競爭的啊,我是逢爭必輸,因為覺得爭爭搶搶實在沒意思,不肯花心思。
後來,從職場的動物園跑進單打獨鬥的原始森林,不喜競爭這一點才終於發揮了它的正面功用。因為心裡沒有別人和對手,才能最大程度享受到做事的樂趣。
在時代強大的扭曲力場之下,我有幸找到適合自己的「縫隙」生存。也因為不上別人的擂臺,就無所謂成功與失敗。
* * *
小時候家中有個習慣,每天早上等媽媽端早餐上桌前,爸爸會隨手從書架上抽一本書,隨意翻開一頁念一段。
念詩是最經常的事。他不過多解釋,也不要求背誦,只是要我們感受。
他說,詩是作用於心靈的,而不是作用於頭腦。要我放下分析,去感受意境。
一日日過去,我沒有記住多少詩句,沒有可供在外面炫耀的東西,但詩對生活的滋養,卻從此留在我的人生裡。
遭遇到生活的消磨時、處在低谷時,讀上幾首詩,心中積鬱便能散去大半。
那些個早晨,我們一家圍坐炕上,吃著早飯,北方早晨稀疏的陽光從炕上的窗戶照進來,飯前爸爸讀過的詩句,還在心中回味,像是寫詩的人,此刻也在我們身邊。
這是人生中一想起來,就覺得幸福的畫面。
有一些詩句蘊含的意境,也形成了類似精神家園的東西: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讀這首詩的那日早上,窗外大雪紛飛,家中灶火燒得正旺。好像自己就在那片孤舟上,天地之間的冷寂與曠達之氣籠罩周身,還有一種我雖渺小卻與這蒼茫天地連通的靜謐。
多年後,一想起這句,就覺胸中疏朗,呼吸之間,都是冷冽的雪氣。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那種磅礴的景象,讓我第一次聽到,就對邊塞之地充滿幻想,以致長大後一有條件就獨自奔走在邊疆地帶,大漠、戈壁、莽莽荒原、冰川與雪山,這些意象是內心源源不斷的能量來源,足以抵抗現實的各種雞零狗碎。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小時候聽到,只覺得語句真美,年歲日增,每想起就更唏噓不已。
還有極愛的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人生多的是這種無處訴說的痛徹心扉,無論貧富,渺小或偉大,這悲喜何曾放過誰?
爸爸說,都說讀詩無用,其實是最有用的,沒有這些無用的趣味,人生就像一口枯井,多活一日都不耐煩,那種苦才是真的苦。
小時候不明白,現在懂了。
如今讀詩的潮流再次回歸,周圍有孩子的家裡,至少都有一本金子美鈴,或者《給孩子的詩》。
想起爸爸為我們讀詩的歲月,是九○年代被全民下海的浪潮裹挾著,文藝最無用的時代,我不知道他心中的定力從何而來,卻成為我如今的指引。
不比較,不引導競爭,教育不唯有用,當如春風化雨,是我從爸爸身上學到的。
* * *
時代早已變得面目全非,獲取成功的方法會隨時代而變,但感知幸福的途徑,從來都是一樣的。
我們的孩子,一生是不是一個常常覺得幸福的人,這取決於他的內心是否總是充滿力量,是否對生活感到知足,能否與欲望和諧共處。
這些,外面看不到,只有自己清楚。好的教育,作用於看不到的內心,作用於一個人的本質。
本質,即孩子長成一個完滿的人,該有的內核:
1.內在的小宇宙不被壓抑──活著的自主動力。
2.一生仰賴的對學習和求知的興趣不被損害──一個人可持續成長的能力。
3.與人交往的動機不是出於比較和競爭──容易發展出親密關係。
4.有一副好身體和伴隨一生的閱讀習慣。
說到底,所謂教育,不過是做父母的一場永無止境的修行。我們自身的修為,是托舉著孩子的那隻手臂。
所以,買八百萬的學區房還是用八百萬環遊世界,又有什麼區別?
你願意如何,有能力如何,便坦然接受並好好享受你的選擇吧。
重要的,從來都是每天二十四小時一分一秒如何度過。
文/寬寬
本文出自《人生半熟》遠流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