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因為自己的品牌上市,加上預計年底左右要出書,忙得不可開交的節奏,卻因為收到幾位久久沒聯絡的老朋友們捎信問候,內心十分感動。一天,我收到在旅遊線擔任編輯的Lisa打通電話給我,想與我吃飯聊聊天,甚至想詢問幾件事情,電話那頭卻充滿沮喪及哭腔。
我答,好,週末見個面吧!
我這位編輯朋友Lisa在工作上是個大姊大風格,無論照顧下屬及新人,都給人十足的安全感,也讓許多後輩覺得幸福、自在,工作上可以學習到大姊大身上的優點;對外而言,吃飯搶著買單、探班帶著蛋糕與咖啡、朋友的家人住院生病,鮮花與水果,無微不至的照顧…林林總總的熱情,在朋友圈是出了名的「好人好事代表、好人緣的俠女一姊」。是啊,這樣的好人緣,的確讓人找不到拿來說嘴、批判輿論的地方,畢竟Lisa也很懂事故,正能量滿滿的人,哪裡輪得到我來幫她開光指點迷津。
自認好人緣,人生就會一帆風順?甘安捏?
看到Lisa娓娓道來她的事情,除了告訴我這幾年她過得很不開心,投資失利之外,借了錢給前任男友。這些錢的確像潑出去的水一樣要不回來,身旁的人一聽到她的處境,都以為她是要來借錢,朋友離開的離開、避免的避免,就是深怕和她扯上借錢的關係。的確,跟朋友扯上金錢或是利益,都是讓人一拍兩瞪眼、反感退縮,甚至隱藏許多問題的延伸。
她自己原以為她的好人緣、好里長心態,年輕時候投資在四面八方的朋友身上,有如照顧自家兄弟姊妹,等有朝一日全都可以看見回報,抑或不幸遇難,總有人會立即伸出一把,甚至賣出自己的面子,把自己的觀念比喻成保險公司,情感勒索過去交情,總會順理成章拿得回來。故事結論,充斥著「遇人不淑、真心話絕情」,明明死心踏地對每個人好,為什麼社會對她很不公平,上天給她的流年不太順,朋友怎可以如此現實不買單,工作也開始逐漸遭受瓶頸。
當我聽完她的近況,大多都是負能量的論述,她自認自己人緣很好、處事能力很強,在我看來卻是另一端的真切可能是——
1.一廂情願無限額付出,對於別人來說就是負擔:沒人願意太過度的照顧,管太多且做太滿,只會讓人反感,只是不想說而已。
2.有計算性評估情感回收,對於別人內心,他們都感受得到:人都是複雜又敏感,嘴巴不說,其實都放在心裡,不是不說,而是怕說出口,關係變了,你的表情露出失望了!
30歲的朋友關係,斷絕「小雞情誼」
懵懂無知的學生時代,總會聽見幼稚不成熟、嬉鬧無俚頭的段子,好比「切八段,我不跟你好了!」、「你不陪我去上廁所,你就不是我的好朋友」。試想,這樣不成熟的想法,假設到了30歲後,還是這樣經營朋友之間的情誼,實在讓人無語,甚至多麼荒唐啊!但,還真的有人是這樣面對,我時常聽見:「反正每次約他,他都不會出門,算了啦!他不太想跟我們要好!」、「飯局永遠看不到他出來,他很難約…」
這樣說可能會被誤會,有點違和本意;在工作上的聚會、餐敘,倒是要盡量出席,因為中間可以有許多「共識般的共事」可以潤滑工作上的進度及跨部門的溝通,白天戰戰兢兢,下班的後局難免鬆懈些,適度的應酬可以幫助順暢的執行,畢竟「見面三分情」,日常將近八至九小時與同事們相處,遠比家人朋友還要多,你不花點時間打通任督二脈,往後做事難保苦困著臉、騎虎難下。
對於朋友這點,不用刻意以「飯局、見面次數、群聚」來表示感情多好且多重視,大多數的飯局上都只是聊著沒必要的生活雜事、朋友圈八卦、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情誼。過多時候,其實都只是要聚會而聚會、因為要拍照打卡曬朋友圈而硬湊個局,事實背後,你沒來,其實也沒差!
30歲的朋友關係,談錢傷感情,但不談也傷啊!
無論再多要好的朋友及關係上親密的閨密,吃飯還是要AA制、分帳要禮貌清楚,就算當下沒有給錢攤提,下一頓飯或是買單,務必要全額買空,這不但是表現出「這件事,我有放在心上,儘管你沒說!」、「為了避免有誤會及金錢糾紛,也是尊重這份情誼,該做的,還是要做好做滿」。許多過30歲的人,總會抱著得過且過、別人不說,就當作沒事,吃虧就是佔便宜,事實上並非是這樣,換來的代價,可能是你看不到的後果,甚至得到難堪臭名。
從前有句諺語:「親兄弟明算帳」,人與人之間的錢財來往,要算得清清楚楚,即使親兄弟也是如此。何況談到自己利益受損的時候,沒人願意矮人一截、少人一分,當自尊受了傷,反擊的力道可能不是平時見到的和藹可親、謙卑有禮。
30歲的朋友關係,不被心情綁架,導致怨天尤人、跟自己生悶氣
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都會在朋友圈一輪換過一輪,沒有爭吵,而是志不同而道不合。後來的見面,可能是在旁人朋友圈聚會的合照、工作場合,無預警的「原來你也認識他…」,圈子很小,也小得離奇。
多數朋友都會感嘆,曾經那麼好,為什麼後來一聲不響而分道揚鑣,我認為一般人都會歸咎於緣份沒了、感情淡了、或者理念不合拍。而事實上,我們都避而不談的背後,卻是:自卑感作祟。
當我們出現「原來他過得比我好!」、「都是一樣的上班族,為什麼他的月薪是25萬,我是3萬,憑什麼啊…」一旦朋友之間出現內心深處的比較級、高低落差懸殊、好勝心驅使的妒忌,自然而然於話不投機半句多的會面場合,不知道要聊些什麼刺激共鳴,鴉雀無聲離開後,很有可能再也不會與這個人見面。長時間之後,旁人的加油添醋、錦上添花、輿論蜚語,讓原先的關係,輾轉出現了「貓膩」,誰也不想主動化解尷尬及說明,越描越黑之下,沒事也變得有事!
這樣的狀況,是不好的嗎?其實,這樣也好。
當我們選擇努力去冒險、知道自已合適怎樣的生活讓自己過得更好、符合理想,這是一件好事,朋友跟不上或者釐不清楚你的人生脈絡也是正常,真的朋友始終都會希望你過得好、過得開心,絕非希望你過得糟糕或過得不開心。如今離開原有的朋友圈,促使自己成長且過得更好,無非都是取捨,根本無需在乎過去的一切,導致患得患失、怨天尤人。
過了30歲後的我們,自己擁有支配人生的控制權,而非把這樣的權利交給旁人控制、受旁人的心思影響;朋友重要,但也沒有重要到讓自己失魂落魄、糾結停滯人生。有時,自己認為在朋友圈裡面人緣好、能耐多大,多數都是自己戲太多、過多自我感覺良好;事實上,真正的好人緣,是真心對待事物後,使人感覺舒服、替別人找到根本價值,進而讓對方自發性認同你的好,可不是矯情佈局後,讓人安排入坑的圈套。仔細想想,對方難道事後都不知道,沒感覺嗎?
這輩子,你的人生想要有貴人多相助,你得先從當別人的貴人做起,好好善待你與他人的關係。
#蔡侑霖 #蔡侑霖DannyTSAI #丹尼先生的生活編輯室 #男公關的慾望日記
延伸閱讀:
蔡侑霖DannyTSAI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danny.tsaiyoulin
蔡侑霖DannyTSAI instagram:danny.tsai1114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這位編輯朋友Lisa在工作上是個大姊大風格,無論照顧下屬及新人,都給人十足的安全感,也讓許多後輩覺得幸福、自在,工作上可以學習到大姊大身上的優點;對外而言,吃飯搶著買單、探班帶著蛋糕與咖啡、朋友的家人住院生病,鮮花與水果,無微不至的照顧…林林總總的熱情,在朋友圈是出了名的「好人好事代表、好人緣的俠女一姊」。是啊,這樣的好人緣,的確讓人找不到拿來說嘴、批判輿論的地方,畢竟Lisa也很懂事故,正能量滿滿的人,哪裡輪得到我來幫她開光指點迷津。
自認好人緣,人生就會一帆風順?甘安捏?
看到Lisa娓娓道來她的事情,除了告訴我這幾年她過得很不開心,投資失利之外,借了錢給前任男友。這些錢的確像潑出去的水一樣要不回來,身旁的人一聽到她的處境,都以為她是要來借錢,朋友離開的離開、避免的避免,就是深怕和她扯上借錢的關係。的確,跟朋友扯上金錢或是利益,都是讓人一拍兩瞪眼、反感退縮,甚至隱藏許多問題的延伸。
她自己原以為她的好人緣、好里長心態,年輕時候投資在四面八方的朋友身上,有如照顧自家兄弟姊妹,等有朝一日全都可以看見回報,抑或不幸遇難,總有人會立即伸出一把,甚至賣出自己的面子,把自己的觀念比喻成保險公司,情感勒索過去交情,總會順理成章拿得回來。故事結論,充斥著「遇人不淑、真心話絕情」,明明死心踏地對每個人好,為什麼社會對她很不公平,上天給她的流年不太順,朋友怎可以如此現實不買單,工作也開始逐漸遭受瓶頸。
當我聽完她的近況,大多都是負能量的論述,她自認自己人緣很好、處事能力很強,在我看來卻是另一端的真切可能是——
1.一廂情願無限額付出,對於別人來說就是負擔:沒人願意太過度的照顧,管太多且做太滿,只會讓人反感,只是不想說而已。
2.有計算性評估情感回收,對於別人內心,他們都感受得到:人都是複雜又敏感,嘴巴不說,其實都放在心裡,不是不說,而是怕說出口,關係變了,你的表情露出失望了!
30歲的朋友關係,斷絕「小雞情誼」
懵懂無知的學生時代,總會聽見幼稚不成熟、嬉鬧無俚頭的段子,好比「切八段,我不跟你好了!」、「你不陪我去上廁所,你就不是我的好朋友」。試想,這樣不成熟的想法,假設到了30歲後,還是這樣經營朋友之間的情誼,實在讓人無語,甚至多麼荒唐啊!但,還真的有人是這樣面對,我時常聽見:「反正每次約他,他都不會出門,算了啦!他不太想跟我們要好!」、「飯局永遠看不到他出來,他很難約…」
這樣說可能會被誤會,有點違和本意;在工作上的聚會、餐敘,倒是要盡量出席,因為中間可以有許多「共識般的共事」可以潤滑工作上的進度及跨部門的溝通,白天戰戰兢兢,下班的後局難免鬆懈些,適度的應酬可以幫助順暢的執行,畢竟「見面三分情」,日常將近八至九小時與同事們相處,遠比家人朋友還要多,你不花點時間打通任督二脈,往後做事難保苦困著臉、騎虎難下。
對於朋友這點,不用刻意以「飯局、見面次數、群聚」來表示感情多好且多重視,大多數的飯局上都只是聊著沒必要的生活雜事、朋友圈八卦、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情誼。過多時候,其實都只是要聚會而聚會、因為要拍照打卡曬朋友圈而硬湊個局,事實背後,你沒來,其實也沒差!
30歲的朋友關係,談錢傷感情,但不談也傷啊!
無論再多要好的朋友及關係上親密的閨密,吃飯還是要AA制、分帳要禮貌清楚,就算當下沒有給錢攤提,下一頓飯或是買單,務必要全額買空,這不但是表現出「這件事,我有放在心上,儘管你沒說!」、「為了避免有誤會及金錢糾紛,也是尊重這份情誼,該做的,還是要做好做滿」。許多過30歲的人,總會抱著得過且過、別人不說,就當作沒事,吃虧就是佔便宜,事實上並非是這樣,換來的代價,可能是你看不到的後果,甚至得到難堪臭名。
從前有句諺語:「親兄弟明算帳」,人與人之間的錢財來往,要算得清清楚楚,即使親兄弟也是如此。何況談到自己利益受損的時候,沒人願意矮人一截、少人一分,當自尊受了傷,反擊的力道可能不是平時見到的和藹可親、謙卑有禮。
30歲的朋友關係,不被心情綁架,導致怨天尤人、跟自己生悶氣
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都會在朋友圈一輪換過一輪,沒有爭吵,而是志不同而道不合。後來的見面,可能是在旁人朋友圈聚會的合照、工作場合,無預警的「原來你也認識他…」,圈子很小,也小得離奇。
多數朋友都會感嘆,曾經那麼好,為什麼後來一聲不響而分道揚鑣,我認為一般人都會歸咎於緣份沒了、感情淡了、或者理念不合拍。而事實上,我們都避而不談的背後,卻是:自卑感作祟。
當我們出現「原來他過得比我好!」、「都是一樣的上班族,為什麼他的月薪是25萬,我是3萬,憑什麼啊…」一旦朋友之間出現內心深處的比較級、高低落差懸殊、好勝心驅使的妒忌,自然而然於話不投機半句多的會面場合,不知道要聊些什麼刺激共鳴,鴉雀無聲離開後,很有可能再也不會與這個人見面。長時間之後,旁人的加油添醋、錦上添花、輿論蜚語,讓原先的關係,輾轉出現了「貓膩」,誰也不想主動化解尷尬及說明,越描越黑之下,沒事也變得有事!
這樣的狀況,是不好的嗎?其實,這樣也好。
當我們選擇努力去冒險、知道自已合適怎樣的生活讓自己過得更好、符合理想,這是一件好事,朋友跟不上或者釐不清楚你的人生脈絡也是正常,真的朋友始終都會希望你過得好、過得開心,絕非希望你過得糟糕或過得不開心。如今離開原有的朋友圈,促使自己成長且過得更好,無非都是取捨,根本無需在乎過去的一切,導致患得患失、怨天尤人。
過了30歲後的我們,自己擁有支配人生的控制權,而非把這樣的權利交給旁人控制、受旁人的心思影響;朋友重要,但也沒有重要到讓自己失魂落魄、糾結停滯人生。有時,自己認為在朋友圈裡面人緣好、能耐多大,多數都是自己戲太多、過多自我感覺良好;事實上,真正的好人緣,是真心對待事物後,使人感覺舒服、替別人找到根本價值,進而讓對方自發性認同你的好,可不是矯情佈局後,讓人安排入坑的圈套。仔細想想,對方難道事後都不知道,沒感覺嗎?
這輩子,你的人生想要有貴人多相助,你得先從當別人的貴人做起,好好善待你與他人的關係。
#蔡侑霖 #蔡侑霖DannyTSAI #丹尼先生的生活編輯室 #男公關的慾望日記
延伸閱讀:
蔡侑霖DannyTSAI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danny.tsaiyoulin
蔡侑霖DannyTSAI instagram:danny.tsai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