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爆發,由於疫情快速擴散,全球各地也都傳出確診案例,促使口罩、酒精等醫療用資需求度大增。我國政府就推出「口罩實名制」政策,成人每兩週可買 9 片口罩。不過,就有網友指出,自己拿到的口罩有一半「耳繩都不見」,對此就有網友在網路上表示類似的疑惑,「為何台灣口罩耳繩容易斷?」沒想到就有知情人分析出「 5 點真相」,引起熱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網友曾分享自己開箱口罩,連拿三片的繩子都斷了。(圖/翻攝PTT)
▲有網友曾分享自己開箱口罩,連拿三片的繩子都斷了。(圖/翻攝PTT)
這位網友在網路論壇 PTT Gossiping 板上 PO 出一篇「這口罩品質…」的文章表示,「我可以體諒工廠在趕工生產,但品質把關可不可確實一點, 9 片有 5 片沒繩子,只能怪我當初拿了沒檢查,沒繩子的口罩還放在後面,真的很衰,不知道可不可以換?大家拿的時候要檢查一下。」此篇文章一出,立刻引起大量網友熱烈討論,甚至更有知情人過點出 5 點真相,留言區蓋起高樓。

這位知情網友說,「技術上來說 目前這條主力是使用尼龍紗和彈性紗。原料不是問題,因為使用尼龍紗的後面的口罩打高週波貼合才會貼的牢,繩子才不會斷掉」,因此他分析 5 點原因指出,「生產廠商使用的機台都是舊機台比較多,所以良率相對低。上機效率甚至有到 40% 的良率不到」、「有些口罩繩廠商會使用聚酯纖維( PET )的原料,導致貼合良率降低」、「有些口罩廠有買大陸的口罩繩加工,原料來源不清楚」、「口罩繩廠商雖然列在經濟部裡面,但並沒有任何的補助」、「口罩的生產速度非常快,但是口罩繩的速度很慢,一台大概每天 8 至 10 公斤」。

最後他表示「在大家要求產能跟品質的情形下,有些口罩繩廠商因為使用較為便宜的原料,或是使用大陸的原料,導致口罩貼合良率降低,而經濟部沒補助導致廠商不太願意升級機台,都使用舊機台為主,因此才導致做出來的口罩繩良率不高」,網友們看完後紛紛表示「你廠商系?」、「原本的流程,是要拉拉帶子檢查後才包裝的」、「最近收到的口罩繩子很會斷」、「口罩夠,口罩繩不夠,太瞎了」、「我也拿過三片,三片全壞的」。

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若民眾買到的口罩有破損情形,諸如耳朵鬆緊帶斷掉等,「民眾其實可以稍微自己縫一下,但口罩有破損就另當別論,請民眾撥打『 1919 』進行換貨事宜」。(編輯:王柏文)

※【】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NOWnews今日新聞》網站
※本文由《NOWnews今日新聞 》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