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歲徐若瑄前陣子生病,她在臉書透露去醫院檢查發現火燒心、喉嚨不適,決定要把心靜下來、好好跟身體對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她透露自己是個拼命的人,不管是親力親為照顧兒子Dalton,還是努力做好「後媽」角色,兩者她都不敢鬆懈,但幸好家人們都可以給予理解與信任。

在童話故事裡,「後母」是屬於外來者的設定,註定和繼子繼女們格格不入。

但徐若瑄打破了這個刻板印象,她2014年嫁給新加坡商人李雲峰,便與兩名繼女同住,感情相當好,是女兒們眼中「最稱職的母親」。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徐若瑄與繼女們感情好。(圖/取自徐若瑄臉書)
▲徐若瑄與繼女們感情好。(圖/取自徐若瑄臉書)
注重女兒隱私

徐若瑄曾被網友罵,說臉書上只放親生兒子Dalton的照片,根本就不愛兩個女兒。對此,她認為兩個女兒已經到了青春期,這時候的少女都會注重自己的形象,「每次如果要發女兒的照片,每一張我都是需要詢問過女兒的同意才會發,這是我該做的基本尊重,所以也就不會太頻繁。」

盡心盡力撫育兒女長大的父母,容易陷入一種「精神未斷奶」現象。

有些父母心中,小孩子無論年紀多大,在他們眼裡都是「小孩子」,都是需要操心跟照顧。哪怕孩子長大了、擁有獨立思考能力,他們也會擔心小孩做不好事情、不願意讓小孩跌跤,抱著一種「為你好」的心態,對孩子進行觀念與行為上的管控。

對筆者來說,這件事並無對錯,畢竟父母的出發點肯定都是「愛」呀!

只是他們忘了,太過強烈的情感依附,容易造成孩子們的心理壓力,甚至會連帶影響到他們未來的擇偶標準跟處事方式。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父母必須要謹記:小孩跟自己都是「個體」,都會根據環境、人際等事件,延展出屬於他們獨特的價值觀。對於孩子的成長,父母必須要有「適應分離」的勇氣,以及給孩子完整的自主權及隱私權。

筆者大膽假設,就是因為身為「後母」所產生的身份認知,使徐若瑄能與女兒們保持著適當的距離跟界線,在教育她們的同時,又能確保她們發展自我。而這樣相互尊重的互動模式,最後反而讓女兒們更加信任、信賴她。

▲徐若瑄與繼女們感情好。(圖/取自徐若瑄臉書)
▲徐若瑄與繼女們感情好。(圖/取自徐若瑄臉書)
時時告訴女兒:妳們很重要

給予女兒們隱私的同時,徐若瑄仍舊不會忘記讓她們知道:媽媽還是很在乎妳們。

為了接送女兒上下學,徐若瑄特地去考駕照;她經常會舉辦家庭聚會,會後都會堅持照全家福,為家庭建立「儀式感」,讓身為家中的一份子都能感受到重要性;她會幫女兒們綁麻花辮,跟女兒們聊天,睡前給她們晚安吻。

甚至,在剖腹產下兒子後,徐若瑄將小孩命名為Dalton,也是源於兩個姊姊一個叫Clara,一個叫Elisha,而Dalton則夾在她們中間成為「C、D、E」,象徵三個小孩,一個都不能少。

她分享與孩子的相處之道:「小孩很單純,他們需要被關愛,孩子的感受很直接,只要真心對待,他們會知道。當他們願意把心交給你時、你會感受到幸福。」

即便不是親生,但徐若瑄對女兒流露出的關心與愛,卻是無比真實,這是騙不了人的。

筆者見到網友評價,說徐若瑄「很努力」想做一個好後媽,但如果真心愛小孩,怎麼會自己說自己「努力」呢?照顧小孩,不就應該理所應當、發自內心,還需要努力?

當然要努力呀,只要當過媽媽的人便會知道:很多時候,那種「努力」養育孩子的原始驅動力,恰恰就是來自「無私的愛」。

很多時候,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都沒有比對待孩子好。

舉例來說,有的父母會抽煙、喝酒、講髒話,但他們會為了不讓小朋友小小年紀就認為抽菸喝酒很正常、怕傷害孩子健康,於是便會盡力克制、以身作則,有的父母還為此戒菸了。

但要長期吸菸喝酒的成年人馬上戒掉壞習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須要透過身心靈極大的「努力」才能做到,但他們竟然為了小朋友做到了,這不就是一種愛的展現?

想讓小孩過得比自己好、擁有良善的品格,父母必須用心教育,但又要常常警惕自己不要過度投入,不要剝奪孩子的自主權。

筆者不免嘆息,光是維持上述的比重平衡,都是得靠「努力」才能做到的。

對於那些努力想把孩子的品格教育好的父母,筆者是尊敬的,但還是希望他們努力之餘,也千萬別太用力了,免得讓自己無法喘息。

來我專頁陪我聊娛樂圈大小事:奶媽Naima

我的IG奶媽Na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