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擷取自親子天下的熱門文章「外遇危機是可以度過的」)
▲(圖/擷取自親子天下的熱門文章「外遇危機是可以度過的」)
那天和蕭彤雯媽媽聊到的文章[1],這句螢光筆顏色的部分,大家看得懂嗎?
我的理解是:倘若你跟一個人在一起,已經可以看到盡頭了,就是長那個樣子,那個你覺得無聊、而且可能不是你感興趣的樣子,那麼表面上你想要離開他,但實際上你想要離開的,是那個「逐漸走向你不想要變成的樣子」的你自己[2]。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每一個離開都意味著你必須付出相對的代價,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如此勇敢,在徬徨與舒適圈之間,有些人會選擇腳踏兩條船,渴望改變卻又抗拒完全改變。

那麼外遇危機是可以度過的嗎

回到文首討論這篇文章的標題,那麼「外遇危機是可以度過的嗎?」文後那一段「只有10%的外遇會變成穩定關係」我自己是抱持著保留的態度,畢竟它沒有交代樣本跟調查的群體是什麼。不過,我想有件事情應該要被考量:關於外遇,是不是兩個人都把它當成「這段婚姻當中的危機」?還是只有一方認為是危機,另外一方覺得不干自己的事、或者是自己沒有錯?

這也意味著,兩個人是不是站在同樣的出發點、看向同樣的地方,才是能否度過外遇危機的關鍵。如果兩個人都有意願想要面對這個問題並且重新修復彼此的關係,那麼至少目標一致,還有機會可以修復;但倘若一個人很努力的想要挽回,另外一個人卻只是敷衍口是心非,那麼不論這段外遇會延續多久的時間,伴侶兩人之間的感情依然是充滿挑戰、備受威脅——畢竟,在這個外遇對象消失之後,很難保證對方不會再去找下一個替代品。

研究顯示,在一段關係裡面當兩個人把這段關係想成 「我們」(we-ness),比起想成「我和他」(Separateness)的伴侶,有較高的關係滿意度,也比較能夠維持長久的關係[3-5],換句話說,對方有沒有和你站在同一陣線、一起去思考該怎麼樣修復關係,才是一段外遇有沒有可能度過的關鍵。

要怎麼做他才會願意選擇我?

最近我接觸的個案當中,有些是原配,有些是第三者,有些是劈腿者,有些是同時具有兩種身份的人,也有些人在出軌之後告別了自己的婚姻關係,但他們的劈腿對象並沒有要放棄原先的婚姻關係(這是四角關係的概念,如果你看得懂這一段,那麼表示你不是腦袋特別好,就是曾經有遭遇或聽過類似的經歷XD)。

不論他們的身份是什麼,他們來談的時候總是很希望我可以針對下面幾個問題給出睿智的建議[6,7]:
• 我要怎麼做,對方才會把心放在我身上?
• 我要怎麼做,另一個人才會死心離開?
• 我要怎麼做,對方才會願意留下來?
• 我要怎麼做,他才會願意給我承諾,而不再是隨口說說?

發現了嗎?這裡所有的問題都是「我和他」,這也意味著,通常來求助的人只是單方面的想要這段關係能夠有所完整,但他們的伴侶並不一定和他們有同樣的心情。不論來談的當事人的身份角色是什麼、他們提出的是上面的哪一個問題,其實我的回答都是一樣的:你要考慮的永遠都是你們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而不是他和另外一個人的關係。換句話說你得思考怎麼樣做……
• 「我們」的關係會更好
• 「我們」的爭執和衝突會更少
• 「我們」可以減少不安跟猜疑
• 「我們」美好的回憶、有品質的時光會更多

這些問題跟前面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每一個問題都是「你和對方要一起討論的」,重點在於「一起」,而不在於「怎麼做」。你們可以空出一個時間,好好討論這段關係的未來,或者是暫時無法承諾未來,但目前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達成上面這四點,為了達成這四件事情,「彼此願意共同」做出的努力是什麼? 下面是幾個「成功案例」他們提供的例子:

• 我們說好,我不會再奪命連環扣,而他在忙的時候看到我的電話,會找時間傳一個貼圖,告訴我說他看到了,而不是已讀不回或不讀不回。而他也做到了,這段時間我感到被重視而且有安全感。
• 她暫時不會離開她老公,因為她很害怕自己走了兩個孩子會沒有一個「完整的家庭」,可是為了我們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我們願意每個星期三去約會,我請特休,她請保姆,那是專屬我們的時間。
• 他還是無法放棄他的家庭,雖然他口口聲聲說愛我。為了不讓他的罪惡感和我的被剝奪感壓垮我們的關係,他在木柵買了一棟房子,那個房子是我的名字。這樣在我又懷疑「會不會到頭來一場空」的時候,至少有一個安心的場所。

請注意,這裡的「成功案例」並不是代表他們成功的脫離了三角關係和某一個人在一起,而是他們在暫時找不到脫困方法的情況下,選擇一個讓這段關係彼此都能好過一些些的方法。

最後一步:減害
如果你的他暫時沒辦法陪你做這些討論,甚至放棄溝通,一直閃躲,他可能曾經跟你做出一些「我們」的協議但是從來沒有兌現;可是你又像中邪一樣無法自拔、完全放不下,那麼強者我督導跟我說了一個有用的方法叫做「減害」(Harm reduction)[8,9]。

其實這個是毒品防制和戒癮治療當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對你來說,你知道這段關係就像是毒品,他就是你的海洛因,一直叫你不要「使用」,反而會讓你更「想要」(Craving)去使用,一直叫你放下、離開這個人,反而會讓你更想念這個人。所以,不如就接受自己目前暫時無法放下這個人,不如就嘗試讓自己「在繼續聯絡這個人的狀況下,減少他對你的損害」。

比方說,如果錢可以滿足你部分的空虛,會讓你覺得這些年來不是浪費光陰,讓你覺得好過一點,讓你覺得你並沒有那麼不值得,那麼你可以跟他要一張副卡、一棟房子、或者是任何一個可以讓你暫時感到滿足的東西;如果你在意的是跟他相處的時光,那麼就要求每個月他必須跟你一起出國旅遊幾天,來平衡你們過年過節都沒有辦法一起過的遺憾。這樣做會有兩個好處:
• 如果他連「減害」的要求都無法配合,那麼很有可能你在這段關係裡面的痛苦大於快樂,為了避免自己越來越不快樂、越來越消沉,你可能要認真考慮這段關係繼續下去的可能性。
• 如果你發現「減害」之後讓你感覺自己很荒唐,甚至慢慢可以減少對他的依賴,那麼恭喜你,或許你有機會在這樣的覺悟當中找到停損點,從三角關係裡面畢業。

最後我想說,哪些在兩段關係當中遊走,讓彼此都傷心的人,往往還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或者是說,像鰲拜一樣,全都要。如果你遇上這樣的人,請記得跟自己說:
你值得一個專心的人,而不是一個貪心的人。



海苔熊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

*當然開放式關係不在這次的討論當中,對於這種關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道德浪女」一書。

[1]Oskar Holzberg(2017)外遇危機是可以度過的,引自《愛情不很完美但很珍貴》(楊夢茹譯)。台灣,台北:遠流文化

[2]海苔熊(2018)為你挑片|《後來的我們》別把我愛你,留給來不及

[3]Reid, D. W., Dalton, E. J., Laderoute, K., Doell, F. K., & Nguyen, T. (2006). Therapeutically induced changes in couple identity: The role of we-ness and interpersonal processing in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Genetic, social, and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132(3), 241-284.

[4]Alea, N., Singer, J. A., & Labunko, B. (2015). “We-ness” in relationship-defining memories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In Couple Resilience (pp. 163-177). Springer, Dordrecht.

[5]Seider, B. H., Hirschberger, G., Nelson, K. L., & Levenson, R. W. (2009). We can work it out: age differences in relational pronouns, physiology, and behavior in marital conflict. Psychology and aging, 24(3), 604.

[6]陳靜怡(2017)三角關係完全手冊:第三者、劈腿者、元配(電子書)。失落戀花園。

[7]李亮慧(2019)劈腿心理學:劈腿者要的到底是什麼?失落戀花園:線上影片/心理課程/外遇課程。

[8]Marlatt, G. A. (1996). Harm reduction: Come as you are. Addictive behaviors, 21(6), 779-788.

[9]Erickson, P. G., Riley, D. M., Cheung, Y. W., & O’Hare, P. A. (Eds.). (1997). Harm reduction: A new direction for drug policies and programs.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