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到了一個新季度、新環境、新工作、交了新對象,總會為自己的全新開始佇立新的目標。
而這目標打個比方就像:「在今年結束以前,我要存到五十萬」、「新工作開始報到的第一天,我要練習早睡早起,能量滿滿迎接每一天!」又或「我要和這一段新戀情,穩定交往超過三年以上」……於是,總在「新」的定義下,拋開且打破了現在的規矩,意義像「破窗效應」的節奏,開始計劃認為的所謂、自己說了算的美好計劃。
某一年,我從杭州回到臺北工作,記得當時是個寒冷冬天的十二月,我拖著兩個二十八吋的行李箱,狼狽又憔悴拉著行李與心情,百感交集離開那時我認為的美好設計師工作、美好十三樓城景的房子、沒有壓力和複雜的社交圈,但,迫於現實與父母的期望,孝子的我不得不聽話就立刻返回臺北生活,重新適應每件事,包含找工作、向前輩打招呼等。
重新串上人與人關係的預告,我將回來臺灣的職場工作,這過程交錯到過聖誕節、跨年,前後共休息一個月。這陣子,硬著頭皮去做這些事-我不得不面對自己、最討厭碰見的「階段與時間」交替的氛圍。
如此「階段與時間」交替的節奏,我花了許多夜晚跟自己對話相處,反省深思是哪裡有問題、有什麼毛病,為何害怕安排接下來人生計劃、膽怯去投遞人力銀行找工作、懶惰去與獵頭聯繫我的近況之類的。我認為我無法從一個環境快速強迫自己接受下一個環境的重新開始,更不用說排什麼計劃,這樣四不像的現況,雖然我外表看起來若無其事、積極向上,但骨子裡滿滿充斥「計劃」二字帶來的莫名壓力感。
直到有一天,身旁好友驚見我眼神中帶著憔悴、失魂無神的模樣,受不了我這樣頹靡樣貌,終於,他們在半哄半騙之下打開了心房,洗耳恭聽我內心的適應痛苦與掙扎糾結。
我好看不慣、厭惡這樣的現在自己。我沮喪說著。
時間過了兩星期,最終,我不得不走出來,從刷牙照鏡子看到自己、走在路上發現每件事情都卡住、不順遂,跟自己生氣的當下,我告訴自己絕對要拋開「計劃」二字的迷思,我真的不想被框住、侷限自己的思考,甚至,我反問自己許多次:「每件事情都排好計劃和時刻表,我的人生是不是得按部就班過著每一天、同步活在誰的期望中、活在誰的眼皮子底下獲得掌聲,我,不苦嗎?我知道我是不會開心的!」。
從小到現在的三十歲過後,我的父母親與過去的成長學習經驗由教育不斷灌輸「做人就得按部就班、規律計劃每一天的步伐!」、「有計劃的人生,才是通往成功康莊大道的不二法則!」……但現實日常的到頭來,現今,深刻體悟這樣的規則是如此讓人疲倦、無助又壓抑,明知每個計劃肯定趕不上意外的變化及自身的適應,週而復始,我們還要反覆用許多謊言去欺騙自己、蒙蔽自己,還有佈施障眼法不讓其他人拆穿、看透自己是最虛弱、元氣大傷的狀態。同步更深怕被親密的朋友、家人們,認為自己是不爭氣、沒上進心,是個不成熟、逃避現實,最後被冠上難聽的頭銜,摸摸鼻子無感默認這一切罪名。
「不是現實,而是怕浪費時間!沒結果的未來安排,就像原地賞自己耳光,倒不如乾脆不要有任何計劃,在喘口氣反省後,照著日常節奏走,答案就出來了!」
事實上,當我們排著新計劃的同時或正經八百、下定決心朝著目標要開始幹活,那當下,都是自己最迷惘的過程;於是只好說服自己用行事曆、座右銘、備忘錄,甚至書店的勵志書來提醒「三十歲的現在,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從現在開始,我要怎樣又怎樣……,不然我會怎樣又怎樣……」
正當我們都如此對待,將自我導向正規的人生才是此刻唯一正確的作法、不當個壞寶寶,要當個討喜又符合社會期望的乖孩子,答案才會是父母及身邊所有人,才會豎起大拇指給我點讚……這些例子,都在太陽升起前及日落時分後,在沒人看見的時候,那個自己,才可以偷偷吐口氣、疲倦哭泣。
可不可以不要進入下一個人生階段!試問內心真實的自己,你,真切全都預備好了嗎?
積累過往十多年面對職場、生活日常、友情與情愛的扎心,這些本能第一時間的反應,可不是與生俱來,而是體悟後學到關係之間、眾多人生提案失敗與成功機率所獲得的經驗談。換言之,我們不約而同的明瞭一段道理:「時間寶貴,計劃中的安排就不要停留在沒結論的人事物,你我早已知曉結果;為何又再次刻意飛蛾撲火般栽進去輪迴,無非是自打嘴巴、原地踏步。」我深信,未來必定後悔當初這不成熟的決定安排。
如果你未滿三十歲,當然可以有籌碼再次浪費時間去做一個重要決定;反觀現實已過三十歲後,留戀在無意義的結果計劃,回過頭,自身只剩嘆氣、無坑的皮囊,留下繼續抱怨時勢不造英雄、計劃總不顧人願無法兌現的藉口。當自己處在時間與下個階段的交接時刻,不妨讓自己喘口氣、不需要太在乎身旁聲音去影響思考,反倒好好調整生活節奏、迎向準備新的開始,才是當務之急的重點安排。
過去,你我總會被無關緊要的計劃,綁死自己造成太多庸人自擾的壓力,聽太多的建議與看法,不但不會開心肯定也不自在;除了不像自己,每件事建立在弄巧成拙、沒把握的決定還是事倍功半般的渾渾噩噩,最後,苦的都還是自己去承擔。
化繁為簡刪除沒必要發生的開始與關係,才是醞釀良善緣分的初衷,三十歲後,不必進化成為多了不起的人,起碼,你過日子的每一天都是自在、愉悅、沒負擔的喘氣,才是「階段與時間」交替期間重要的計畫安排。
延伸閱讀:
蔡侑霖DannyTSAI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danny.tsaiyoulin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某一年,我從杭州回到臺北工作,記得當時是個寒冷冬天的十二月,我拖著兩個二十八吋的行李箱,狼狽又憔悴拉著行李與心情,百感交集離開那時我認為的美好設計師工作、美好十三樓城景的房子、沒有壓力和複雜的社交圈,但,迫於現實與父母的期望,孝子的我不得不聽話就立刻返回臺北生活,重新適應每件事,包含找工作、向前輩打招呼等。
重新串上人與人關係的預告,我將回來臺灣的職場工作,這過程交錯到過聖誕節、跨年,前後共休息一個月。這陣子,硬著頭皮去做這些事-我不得不面對自己、最討厭碰見的「階段與時間」交替的氛圍。
如此「階段與時間」交替的節奏,我花了許多夜晚跟自己對話相處,反省深思是哪裡有問題、有什麼毛病,為何害怕安排接下來人生計劃、膽怯去投遞人力銀行找工作、懶惰去與獵頭聯繫我的近況之類的。我認為我無法從一個環境快速強迫自己接受下一個環境的重新開始,更不用說排什麼計劃,這樣四不像的現況,雖然我外表看起來若無其事、積極向上,但骨子裡滿滿充斥「計劃」二字帶來的莫名壓力感。
直到有一天,身旁好友驚見我眼神中帶著憔悴、失魂無神的模樣,受不了我這樣頹靡樣貌,終於,他們在半哄半騙之下打開了心房,洗耳恭聽我內心的適應痛苦與掙扎糾結。
我好看不慣、厭惡這樣的現在自己。我沮喪說著。
時間過了兩星期,最終,我不得不走出來,從刷牙照鏡子看到自己、走在路上發現每件事情都卡住、不順遂,跟自己生氣的當下,我告訴自己絕對要拋開「計劃」二字的迷思,我真的不想被框住、侷限自己的思考,甚至,我反問自己許多次:「每件事情都排好計劃和時刻表,我的人生是不是得按部就班過著每一天、同步活在誰的期望中、活在誰的眼皮子底下獲得掌聲,我,不苦嗎?我知道我是不會開心的!」。
從小到現在的三十歲過後,我的父母親與過去的成長學習經驗由教育不斷灌輸「做人就得按部就班、規律計劃每一天的步伐!」、「有計劃的人生,才是通往成功康莊大道的不二法則!」……但現實日常的到頭來,現今,深刻體悟這樣的規則是如此讓人疲倦、無助又壓抑,明知每個計劃肯定趕不上意外的變化及自身的適應,週而復始,我們還要反覆用許多謊言去欺騙自己、蒙蔽自己,還有佈施障眼法不讓其他人拆穿、看透自己是最虛弱、元氣大傷的狀態。同步更深怕被親密的朋友、家人們,認為自己是不爭氣、沒上進心,是個不成熟、逃避現實,最後被冠上難聽的頭銜,摸摸鼻子無感默認這一切罪名。
「不是現實,而是怕浪費時間!沒結果的未來安排,就像原地賞自己耳光,倒不如乾脆不要有任何計劃,在喘口氣反省後,照著日常節奏走,答案就出來了!」
事實上,當我們排著新計劃的同時或正經八百、下定決心朝著目標要開始幹活,那當下,都是自己最迷惘的過程;於是只好說服自己用行事曆、座右銘、備忘錄,甚至書店的勵志書來提醒「三十歲的現在,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從現在開始,我要怎樣又怎樣……,不然我會怎樣又怎樣……」
正當我們都如此對待,將自我導向正規的人生才是此刻唯一正確的作法、不當個壞寶寶,要當個討喜又符合社會期望的乖孩子,答案才會是父母及身邊所有人,才會豎起大拇指給我點讚……這些例子,都在太陽升起前及日落時分後,在沒人看見的時候,那個自己,才可以偷偷吐口氣、疲倦哭泣。
可不可以不要進入下一個人生階段!試問內心真實的自己,你,真切全都預備好了嗎?
積累過往十多年面對職場、生活日常、友情與情愛的扎心,這些本能第一時間的反應,可不是與生俱來,而是體悟後學到關係之間、眾多人生提案失敗與成功機率所獲得的經驗談。換言之,我們不約而同的明瞭一段道理:「時間寶貴,計劃中的安排就不要停留在沒結論的人事物,你我早已知曉結果;為何又再次刻意飛蛾撲火般栽進去輪迴,無非是自打嘴巴、原地踏步。」我深信,未來必定後悔當初這不成熟的決定安排。
如果你未滿三十歲,當然可以有籌碼再次浪費時間去做一個重要決定;反觀現實已過三十歲後,留戀在無意義的結果計劃,回過頭,自身只剩嘆氣、無坑的皮囊,留下繼續抱怨時勢不造英雄、計劃總不顧人願無法兌現的藉口。當自己處在時間與下個階段的交接時刻,不妨讓自己喘口氣、不需要太在乎身旁聲音去影響思考,反倒好好調整生活節奏、迎向準備新的開始,才是當務之急的重點安排。
過去,你我總會被無關緊要的計劃,綁死自己造成太多庸人自擾的壓力,聽太多的建議與看法,不但不會開心肯定也不自在;除了不像自己,每件事建立在弄巧成拙、沒把握的決定還是事倍功半般的渾渾噩噩,最後,苦的都還是自己去承擔。
化繁為簡刪除沒必要發生的開始與關係,才是醞釀良善緣分的初衷,三十歲後,不必進化成為多了不起的人,起碼,你過日子的每一天都是自在、愉悅、沒負擔的喘氣,才是「階段與時間」交替期間重要的計畫安排。
延伸閱讀:
蔡侑霖DannyTSAI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danny.tsaiyou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