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你16歲以前的家庭生活,你曾經有過下面這些感覺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學業、功課、或者是各種表現上,好像永遠都贏不了某個兄弟姐妹,他「什麼都比較會、什麼都比較好」,你怎麼努力都沒辦法分到父母的愛

●爸爸媽媽偏心某一個孩子,但當你跟他們理論,他們卻說沒有,或者說些根本不是理由的理由(因為他是男生、因為他是哥哥、因為他是弟弟所以要讓他⋯⋯)[1]

●你可能嘗試當乖小孩、或者努力變壞,但不論你做什麼,其實你都是希望家人可以看見你[2]。

●家人總是說對你失望,讓你覺得這個家有你或沒有你都沒有差,或者相反地,說你是全家的希望,讓你感覺到壓力很大。

●你不但要自立自強,還要扛起全家人的經濟和情緒。因為你知道,自己不能變成拖油瓶。

上面這一系列的狀況,其實也就是《陽光普照》這部片裡面所談論的「手足糾結」:一個被託付眾望的準醫科哥哥阿豪(許光漢飾演),還有一個被爸爸放棄,剛從少年輔育院出來的弟弟阿和(巫建和飾演)[3]。

▲家裡面那個令人頭疼的孩子,經常讓家人傾注大量的心力跟時間,可是卻從未「變好」,因為一旦這個孩子變好了,就會失去關注了。(圖/甲上娛樂)
▲家裡面那個令人頭疼的孩子,經常讓家人傾注大量的心力跟時間,可是卻從未「變好」,因為一旦這個孩子變好了,就會失去關注了。(圖/甲上娛樂)
阿豪:擔心殞落的天使

阿豪的爸爸阿文(陳以文飾演)是個駕駛訓練班教練,媽媽琴姐(柯淑勤飾演)在酒店幫人化妝弄頭髮,家族的社經地位沒有很高,卻對阿豪有很高的期待,因為相對於弟弟,他是比較有「希望」的那一個——長得一表人才、文質彬彬、總是替人著想,更重要的是,功課又很好,就連聯考差一點就要上醫科,家人都願意重金讓他去重考。

這樣一個背景脈絡,讓阿豪無法「放過自己」,方方面面都替身邊的人著想,卻從來沒有為自己想。他在家裡出事的時候,第一個挺身而出來關心;在媽媽有情緒的時候,第一個到旁邊給予情緒(以及實際)上的支持;在大家沒空陪弟弟的小女朋友去醫院檢查的時候,他自願請假補習班的課。他總是習慣「讓別人來麻煩他」,但自己卻不願意麻煩別人。因為擁有一個陽光般的笑容,所以沒有人看見他內心那個充滿愁雲慘霧的面孔;因為總是能夠體諒和關懷邊的人,所以身邊的人經常會忘記他也是需要體諒跟關懷的。就這樣,他一直站在「超級正面」的太陽底下,直到快要被烤焦了,才發現身邊根本沒有任何陰影可以躲。接著就發生了「那件事情」。

阿豪其實就是典型的過度被關注的小孩,這裡的關注並不是呵護或者是溺愛,而是家人不一定有說,但卻隱約寄予的期待,經常發生在家中的老大、或者是比較「成熟懂事」的孩子身上[4]。當這樣的孩子表現得「比較不需要讓人擔心」,他自己也會慢慢認同這個角色,接著就會變成一個小大人,不允許自己做不好、不允許自己失敗,深怕如果考差了或者是走歪了,就會從那個「被期待的寶座」掉下來,讓家人失望。換句話說,這樣的孩子表面上看起來很光彩,家人都把目光放在他身上,實際上,家人並沒有給他真正想要的那種愛,因為他們得把心力花在其他更頭疼的孩子身上。

如果你也是這樣的孩子,內心通常會有一個聲音是:「是不是我也要像XX一樣生病、出事了、學壞了,你們才會給我,我想要的那種愛?」雖然想是這樣想,但你才不可能讓自己變成這個樣子——因為一直以來你都是好學生、好榜樣,怕如果墮落了,你會無法原諒自己。況且,爸媽已經很辛苦了,他們還要去照顧另外一個更需要被照顧的手足——你看,你是不是很快在替自己著想之前,就先替別人「想起來放」了?

▲當你的苦能夠被看見看理解,痛苦的程度就會減少一半。(圖/甲上娛樂)
▲當你的苦能夠被看見看理解,痛苦的程度就會減少一半。(圖/甲上娛樂)
阿和:永遠也贏不了哥哥的孩子

從家族治療的角度來看,一個系統裡面的角色經常是互補的[5]。當那個「很厲害的角色」被哥哥或者是某一個表現很好的人佔走的時候,另外一個看似不被關心的人(在這部片裡面是弟弟)用他的方式來討回關注——有的是透過心理疾病的發病、有的是「誤入歧途」、有的是非常叛逆等等。當「表現得比他好」已經變成不可能,不如反向操作、透過各種方式來換得關心。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家裡面那個令人頭疼的孩子,經常讓家人傾注大量的心力跟時間,可是卻從未「變好」,因為一旦這個孩子變好了,就會失去關注了。當然,被罵和被看衰,並不是阿和想要的愛,可是比起被忽略,被罵還好一些[6]

在這個故事裡,這樣的角色就是阿和。從小脾氣就很硬的他,其實多想要從哥哥身上分享到一點點家人的稱讚,但哥哥的光芒實在是太耀眼了,刺得他睜不開眼睛,小時候的他還能夠透過和媽媽一起騎腳踏車到四處閑晃,換取一點點「愛專屬於他」的時間,可是當他越來越大、不能夠再撒嬌、無理取鬧的時候、他只能夠離家越來越遠,在朋友之間,尋求他從父母身上無法獲得的認同。直到他因為傷害罪進入少年輔育院,家中又發生一些變故,才讓他重新思考自己在這個家庭裡的角色(至於是什麼變故在這裡不暴雷讓大家去看電影嘍!)。

其實,一直困住阿和並不是哥哥,而是他對於「贏不過」的一種執著,讓他必須與家人之間形成一道牆,因為爸爸、哥哥是「一國的」[7],自己不是這個家的孩子、不被爸爸承認,在外面發生事情了,也只能往自己的肚子裡吞。而這個家也因為這兩個個性迥異的孩子,變成一個很多事都只能夠埋在心裡,無法互相溝通的家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卻很少拿出來彼此分擔。

從原生家庭裡重生

倘若你也是這樣的人,你也有一個讓你糾結的手足,那麼要產生改變,往往都要仰賴這個家庭裡面成員的變動(有人搬出去住、生重大疾病、過世、或組成新的小家庭),這樣的結構變動,也才讓你能夠從「原本的角色」(如「家中的希望」、「有用的廢物」、「拖油瓶」等等)裡面下戲。不過我們畢竟不能詛咒某些人生病或死亡,所以有可能的方式就是自己另組一個家庭、或者是搬離原本的原生家庭。當你的生活被其他的東西給填滿了,當你有更多其他的責任跟義務,就比較不容易被原生家庭的角色給綁住。

如果現在的你來說,離開並不容易,那麼還有一個方法是,去探索這些角色形成的原因[8]。為什麼自己的父親會無法認同自己?什麼家裡面一直重男輕女?那些長輩們是不是有他們各自的故事?例如,我有一個朋友長年都認為家裡面重男輕女非常嚴重,弟弟做什麼事情都可以被原諒,可是她就被過度要求,她很不解,同樣是女性的母親,為何也跟隨著那些長輩起舞?後來才偶然發現,母親一開始有多次幫她講話,卻遭到家中其他長輩的酸言酸語:「嫁做人媳婦,管這麼多做什麼!」原來媽媽當年也有她的壓力跟苦衷。

有句話說,當你的苦能夠被看見看理解,痛苦的程度就會減少一半,而在一個環環相扣的家庭當中,只要有一個成員願意有一種「懂」,那些原本樹立很高的防衛,就有機會能夠慢慢被軟化,成為一種改變的力量。

海苔熊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

[1]周慕姿(2019)。他們都說妳「應該」:好女孩與好女人的疼痛養成。台灣,台北:寶瓶文化。

[2]李雅卿(2004)。乖孩子的傷,最重。台灣,台北:遠流出版。

[3]平山亮、古川雅子(2018)。手足風險:當我們慢慢變老,兄弟姐妹究竟是我的資產,還是負債?找回親情與現實的平衡點(きょうだいリスク 無職の弟、非婚の姉の将来は誰がみる?)(王麗芳譯)。台灣,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4]陳鴻彬(2016)。鋼索上的家庭:以愛,療癒父母帶來的傷。台灣:寶瓶文化。

[5]Boss, P. G. (1980). Normative family stress: Family boundary changes across the life-span. Family Relations, 445-450.

[6]見「負面安撫」,李心荻 (2008)。 婚姻暴力的溝通分析介入模式。諮商與輔導(268),頁 43-47。

[7]鄭淑君、郭麗安 (2008)。 夫妻婚姻滿意度與其獨生子/女三角關係運作之分析研究[Marital Satisfaction and Parent-Child Triangulation]。教育心理學報, 40(2),頁 199-220。 doi: 10.6251/bep.20080304

[8]Richardson, R. W.(2019)。原生家庭療法:七個步驟,解開關係束縛,做出改變,重建更成熟的情感對應方式(FAMILY TIES THAT BIND: A Self-Help Guide to Change through Family of Origin Therapy)(林琬淳譯)。台灣,台北:本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