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要跟他溝通,但他不想要理我啊!」關係卡在僵局的人,常常會有這樣的感覺。當然,的確有可能是他不跟你溝通,但也有一種可能是「你說話的方式讓他無法跟你溝通」。
John Gottman與DeClaire (2010)指出,在親密關係裡面我們經常會不知不覺地送出邀請(bid),其中有些美其名是邀請,實際上是把對方推開。例如下面這樣的句子:
˙沒有關係呀,你要這樣我真的沒有關係!
˙你就不能多花點時間在我身上嗎?
˙為什麼我們不能回到從前的樣子?
假溝通式的推開
如果從字詞分析的觀點來看,用「你」或者是「為什麼」開頭的句子,又夾雜指責的意味,經常是損害關係的,相對來說用「我們」(We focus)可能敵意比較低(Simmons、Chambless與Gordon,2008>)。不過如果我們更深一點分析這三個句子的需求,都會發現三個共同點:
˙間接表達:說反話、繞圈子,你習慣用這樣的方式來講話,是因為以為「直接講出自己的感受可能會受傷」、或者「要這樣講話才能夠引起你的注意」。但有趣的是,不想受傷的你這樣講話反而讓彼此都受傷了。
˙模糊表達:可以先設想一下你自己是聽到這句話的人,你能夠搞清楚對方真的要的是什麼嗎?第一句話只有指出「什麼是不好的、我不要的」卻沒有說沒什麼是我想要的;第二、三句話雖然有說明自己要的是什麼,但卻不夠具體(怎樣算是多花時間?什麼是從前的樣子?)。如果對方是細心而且願意討論的人,可能會進一步的想要了解你要的是什麼,但如果對方已經很想翻白眼,那麼常見的一種方式就是逃走、已讀不回、或者是消失。
˙差距責怪:三個句子都隱晦的描述出「我期待的樣子」以及「對方無法滿足的期待」。他需求是一向很好的事情,但如果不小心,很容易讓對方覺得很無力、或者受到指責,弄不好對方可能很容易就覺得「所以你這樣說是我的錯囉?」、「好啊,又來了!」
發現了嗎,你以為這樣說可以讓他在意你的感受,但這並不是開門,而是推開。當他覺察到句子裡面有責怪生氣的訊息、當一個人感覺到危機、要爆炸了,直覺的反應往往是「逃跑」,而不是面對(胡嘉琪,2014)。於是,一直以來你以為自己嘗試努力做的是溝通,卻不知道你真正做的是「把他推走」。
有時候我們因應問題的方式,不但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反而讓問題不斷持續,甚至擴大。而其中一種「呆呆」的方法,就是上面這種「假溝通式的推開」。
3個好好說話的溝通術
那麼,該怎麼做比較好呢?最近我看到的幾本書都談到兩件我覺得非常重要的事情(李崇建,2017;鄧惠文,2017)——
˙直說無妨,具體表達需求:有的人會覺得如果開口那就是我要來的溫柔,如果你不開口(或者是講反話) ,只是互相蹉跎。當然,迂迴的講話是有好處的,過去你可能透過這種方式換得了暫時的「被注意」,但你也可以想一想,長期下來這種說話方式真的有助於兩個人的關係嗎?
˙避免責怪,練習課題分離:他的行為可能激起了你的某個負面情緒,但只有你自己才能夠決定要不要繼續生氣、難過、自怨自艾。倘若這個爭吵某種程度是受到過去的影子而影響(你自己前一段被劈腿的感情、從小原生家庭的傷口)(催光鉉,2017),那麼在經營這段關係的同時,你也要先試著修復自己內在的黑洞(周慕姿,2018)。
˙清楚界限,理解先於解決:有幾句話我覺得非常受用,分享給大家——
1.這是誰的責任(楊嘉玲,2017)?真的有必要幫他解決嗎?或者他有必要幫我解決嗎?
2.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他的道歉補償,還是其他更深層的東西?
3.如果事情無法解決,有沒有什麼是退一步,我可以接受的?
John Mordechai Gottman與Silver(1994)的研究指出,感情當中重複爭吵的議題,有將近七成是無法被解決的,只能被理解。這個數據聽起來很悲哀,但有時候更悲哀的是,在這段關係裡面只有你一個人默默感到悲哀,而他無法了解。下面這些句子,或許能夠改變兩人一直以來迂迴的說話模式:
「你剛剛這樣說,我覺得很難過。當我受挫的時候,我希望你安慰我,而不是在那邊搞笑。」
「這是我的感受,可能我以前被騙怕了,不是你的錯。」
「謝謝你願意聽我說,我這樣說你覺得呢?」
表達需求,避免責怪,清楚界線,最後邀請對方也說說他的想法。好像很簡單,但面臨情緒海浪的時候,要做到,真的需要練習。你可能會說「哪有可能,我怎麼說他都是一樣冷冷的」、「可是我這樣說他反而更生氣!」的確,當然沒有什麼百分之百有效的溝通術,就算是如此,你還是可以問自己下面兩個問題:
˙我願不願意當那個,先做出改變的人?
˙當我做了這些事情之後,不論他是生氣、懷疑、有點怪怪的,是不是打破了我們以往習慣的惡性循環?
提醒:一段感情的殺手並不是「找不到問題的出口」,而是「感覺不到被懂」。
海苔熊
延伸閱讀
Gottman, J. M.、DeClaire, J.(2010)。關係療癒: 建立良好家庭, 友誼, 情感五步驟(徐憑譯)。台北:張老師文化。
Gottman, J. M.、Silver, N.(1994)。Why marriages succeed or fail : what you can learn from the breakthrough research to make your marriage last。New York:Simon & Schuster。
Simmons, R. A.、Chambless, D. L.、Gordon, P. C. (2008)。 How do hostile and emotionally overinvolved relatives view relationships?: What relatives’ pronoun use tells us[Article]。Family Process, 47(3),頁 405-419。
李崇建(2017)。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以好奇的姿態,理解你的內在冰山,探索自己,連結他人。台灣:親子天下。
周慕姿(2018)。關係黑洞。台灣:商周出版。
胡嘉琪(2014)。從聽故事開始療癒:創傷後的身心整合之旅。台灣:張老師文化。
催光鉉(2017)。家人的第二張臉孔:擺脫「相愛又互相傷害」的 7 種心理練習。台灣:大樹林。
楊嘉玲(2017)。心理界限:尊重自己的意願,3個練習設立「心理界限」,重拾完整自我。台灣:采實文化。
鄧惠文(2017)。 婚內失戀。載於。(頁 )。 台灣: 平安文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沒有關係呀,你要這樣我真的沒有關係!
˙你就不能多花點時間在我身上嗎?
˙為什麼我們不能回到從前的樣子?
假溝通式的推開
如果從字詞分析的觀點來看,用「你」或者是「為什麼」開頭的句子,又夾雜指責的意味,經常是損害關係的,相對來說用「我們」(We focus)可能敵意比較低(Simmons、Chambless與Gordon,2008>)。不過如果我們更深一點分析這三個句子的需求,都會發現三個共同點:
˙間接表達:說反話、繞圈子,你習慣用這樣的方式來講話,是因為以為「直接講出自己的感受可能會受傷」、或者「要這樣講話才能夠引起你的注意」。但有趣的是,不想受傷的你這樣講話反而讓彼此都受傷了。
˙模糊表達:可以先設想一下你自己是聽到這句話的人,你能夠搞清楚對方真的要的是什麼嗎?第一句話只有指出「什麼是不好的、我不要的」卻沒有說沒什麼是我想要的;第二、三句話雖然有說明自己要的是什麼,但卻不夠具體(怎樣算是多花時間?什麼是從前的樣子?)。如果對方是細心而且願意討論的人,可能會進一步的想要了解你要的是什麼,但如果對方已經很想翻白眼,那麼常見的一種方式就是逃走、已讀不回、或者是消失。
˙差距責怪:三個句子都隱晦的描述出「我期待的樣子」以及「對方無法滿足的期待」。他需求是一向很好的事情,但如果不小心,很容易讓對方覺得很無力、或者受到指責,弄不好對方可能很容易就覺得「所以你這樣說是我的錯囉?」、「好啊,又來了!」
發現了嗎,你以為這樣說可以讓他在意你的感受,但這並不是開門,而是推開。當他覺察到句子裡面有責怪生氣的訊息、當一個人感覺到危機、要爆炸了,直覺的反應往往是「逃跑」,而不是面對(胡嘉琪,2014)。於是,一直以來你以為自己嘗試努力做的是溝通,卻不知道你真正做的是「把他推走」。
有時候我們因應問題的方式,不但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反而讓問題不斷持續,甚至擴大。而其中一種「呆呆」的方法,就是上面這種「假溝通式的推開」。
3個好好說話的溝通術
那麼,該怎麼做比較好呢?最近我看到的幾本書都談到兩件我覺得非常重要的事情(李崇建,2017;鄧惠文,2017)——
˙直說無妨,具體表達需求:有的人會覺得如果開口那就是我要來的溫柔,如果你不開口(或者是講反話) ,只是互相蹉跎。當然,迂迴的講話是有好處的,過去你可能透過這種方式換得了暫時的「被注意」,但你也可以想一想,長期下來這種說話方式真的有助於兩個人的關係嗎?
˙避免責怪,練習課題分離:他的行為可能激起了你的某個負面情緒,但只有你自己才能夠決定要不要繼續生氣、難過、自怨自艾。倘若這個爭吵某種程度是受到過去的影子而影響(你自己前一段被劈腿的感情、從小原生家庭的傷口)(催光鉉,2017),那麼在經營這段關係的同時,你也要先試著修復自己內在的黑洞(周慕姿,2018)。
˙清楚界限,理解先於解決:有幾句話我覺得非常受用,分享給大家——
1.這是誰的責任(楊嘉玲,2017)?真的有必要幫他解決嗎?或者他有必要幫我解決嗎?
2.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他的道歉補償,還是其他更深層的東西?
3.如果事情無法解決,有沒有什麼是退一步,我可以接受的?
John Mordechai Gottman與Silver(1994)的研究指出,感情當中重複爭吵的議題,有將近七成是無法被解決的,只能被理解。這個數據聽起來很悲哀,但有時候更悲哀的是,在這段關係裡面只有你一個人默默感到悲哀,而他無法了解。下面這些句子,或許能夠改變兩人一直以來迂迴的說話模式:
「你剛剛這樣說,我覺得很難過。當我受挫的時候,我希望你安慰我,而不是在那邊搞笑。」
「這是我的感受,可能我以前被騙怕了,不是你的錯。」
「謝謝你願意聽我說,我這樣說你覺得呢?」
表達需求,避免責怪,清楚界線,最後邀請對方也說說他的想法。好像很簡單,但面臨情緒海浪的時候,要做到,真的需要練習。你可能會說「哪有可能,我怎麼說他都是一樣冷冷的」、「可是我這樣說他反而更生氣!」的確,當然沒有什麼百分之百有效的溝通術,就算是如此,你還是可以問自己下面兩個問題:
˙我願不願意當那個,先做出改變的人?
˙當我做了這些事情之後,不論他是生氣、懷疑、有點怪怪的,是不是打破了我們以往習慣的惡性循環?
提醒:一段感情的殺手並不是「找不到問題的出口」,而是「感覺不到被懂」。
海苔熊
延伸閱讀
Gottman, J. M.、DeClaire, J.(2010)。關係療癒: 建立良好家庭, 友誼, 情感五步驟(徐憑譯)。台北:張老師文化。
Gottman, J. M.、Silver, N.(1994)。Why marriages succeed or fail : what you can learn from the breakthrough research to make your marriage last。New York:Simon & Schuster。
Simmons, R. A.、Chambless, D. L.、Gordon, P. C. (2008)。 How do hostile and emotionally overinvolved relatives view relationships?: What relatives’ pronoun use tells us[Article]。Family Process, 47(3),頁 405-419。
李崇建(2017)。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以好奇的姿態,理解你的內在冰山,探索自己,連結他人。台灣:親子天下。
周慕姿(2018)。關係黑洞。台灣:商周出版。
胡嘉琪(2014)。從聽故事開始療癒:創傷後的身心整合之旅。台灣:張老師文化。
催光鉉(2017)。家人的第二張臉孔:擺脫「相愛又互相傷害」的 7 種心理練習。台灣:大樹林。
楊嘉玲(2017)。心理界限:尊重自己的意願,3個練習設立「心理界限」,重拾完整自我。台灣:采實文化。
鄧惠文(2017)。 婚內失戀。載於。(頁 )。 台灣: 平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