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sy 是一個很隨和的女孩。
不,與其說是隨和,不如說是「沒有個性」,和她交往過的男性都覺得她脾氣很好——但卻沒有一個,真正留在他身邊。
「我覺得她很能夠替別人著想⋯⋯不,或許應該這麼說,她太會替別人著想了,以至於從來都沒有幫自己想⋯⋯」Daisy 的好朋友說,隱約可以感覺到她鼻子哼哼地替Daisy出氣。
根據她的說法,第一個男朋友劈腿,Daisy不但沒有怪罪,還向男友道歉,問她:「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第二個男友對她百般控制,她不但逆來順受,還跟自己說:「那是因為他小時候匱乏的太多,夠擁有的太少,所以現在盡量能夠給的,就給他。」;最近這個都已經討論到要去看婚紗了,卻突然人間蒸發,後來才發現,她口中的未婚夫已經結婚有小孩了——儘管是這樣,她還是不生氣。
沒有期待的人
第一次見到Daisy 是在一個大雨滂沱的午後,約了我演講前的30分鐘的空檔,我原先問她這樣會不會太倉促,她說沒關係、看我方便就好——果然是一貫的以別人的決定為決定,「我怕麻煩到你」她說。
「不期不待,不受傷害。」看著咖啡杯裡的冰塊慢慢融化,這是她和我見面的時候講的第一句話。
「其實和我很羨慕那些可以『任性』的女生,我好像天生就缺乏這種技能。對什麼事情都沒有太大的堅持,不知道是好還是壞。」
我想起有一個老師曾跟我說,當有人說「不知道是好還是壞」的時候,其實同時是好也是壞,只是現在可能只呈現了其中的某一個面向。另一個面向,隱而未說,藏在語言的水面下。
「如果任性會怎麼樣?」我問她,她沉默很久,沒有回答,當我想再開口繼續問別的問題以化解場面尷尬的時候,她終於開口說⋯⋯
「不知道耶⋯⋯如果想要任性的話,首先要選定一件事情來堅持,可是,如果要堅持一件事情,就可能會被拒絕或者失望⋯⋯與其一開始就抱著永遠不會達成的期待,不如不期不待不受傷害。」她說,然後我懂了,原來在他的世界裡面,早已經預設好愛情的結局,所以每段看似悲慘的感情,其實都只是她一種「不敢奢望」的自證預言。
聽到她說這句話,我想起宮下奈都 (2017)《羊與鋼之森》裡面的主角,自尊低落的外村,抱著「自己不夠好」的旋律貫穿了他整個人生,總是在事情發生之前,就設想了各種可能會發生的悲慘情節(雖然大多數的情節,都只是他的小劇場)。Daisy和他一樣,是一個不敢奢望、不敢任性的人——因為,任性意味著有可能會失去感情的風險。
不敢要求的不是愛
「你說不期不待不受傷害,那你真的有因為這樣沒有受傷嗎?」
「其實還是受傷了,程度大小的區別而已。」Daisy說,默默的握著手裡面的玻璃杯,發出微微惱人的玻璃摩擦聲音。
關於愛裡面的任性,其實是一件很弔詭的事情。有些人的任性,是因為他感覺不到對方的愛,只好用各種方式來「吸引對方注意」(call attention),可是使用這種方法來任性,越容易讓這段關係蒙上陰影;有些人就像Daisy一樣,從來不敢要求、從來不敢說出自己的感受、或者根本沒有任何期待,因為害怕受傷,看起來好像總是百依百順、總是不會生氣、總是對對方很好,但實際上,對方因為從來沒有辦法感受到你真正的需求是什麼,沒有辦法接觸到真正的你,搞得好像在和磚塊談戀愛,久了之後他也會覺得無聊。
不敢懷抱希望的人,其實也是傷不起的人(W∞, 2016)。因為傷不起,所以不敢任性,但弔詭的是,因為自己從來不任性、從來不說出自己想要的,而讓自己越來越不像個「人」,讓對方離自己越來越遠。
是啊,當你表現出真誠醜陋的自己,對方的確有可能因為這個醜陋*而離開你。不過,如果對方只耽溺於表象和平,那麼就算可以淵遠留長的在一起,真的是你想要的愛情嗎?
*關於真誠與醜陋的暴露(以及它的效果),推薦大家可以參考「青蛙王子」的童話故事(苑媛, 2014, pp. 12-13)。
延伸閱讀
W∞, D. (2016). DEBBY W∞的戀愛自癒手冊. 台灣: 大塊文化.
苑媛. (2014). 解讀童話心理學. 台灣: 國家.
宮下奈都. (2017). 羊與鋼之森 (王蘊潔, Trans.). 台灣: 尖端.
海苔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覺得她很能夠替別人著想⋯⋯不,或許應該這麼說,她太會替別人著想了,以至於從來都沒有幫自己想⋯⋯」Daisy 的好朋友說,隱約可以感覺到她鼻子哼哼地替Daisy出氣。
根據她的說法,第一個男朋友劈腿,Daisy不但沒有怪罪,還向男友道歉,問她:「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第二個男友對她百般控制,她不但逆來順受,還跟自己說:「那是因為他小時候匱乏的太多,夠擁有的太少,所以現在盡量能夠給的,就給他。」;最近這個都已經討論到要去看婚紗了,卻突然人間蒸發,後來才發現,她口中的未婚夫已經結婚有小孩了——儘管是這樣,她還是不生氣。
沒有期待的人
第一次見到Daisy 是在一個大雨滂沱的午後,約了我演講前的30分鐘的空檔,我原先問她這樣會不會太倉促,她說沒關係、看我方便就好——果然是一貫的以別人的決定為決定,「我怕麻煩到你」她說。
「不期不待,不受傷害。」看著咖啡杯裡的冰塊慢慢融化,這是她和我見面的時候講的第一句話。
「其實和我很羨慕那些可以『任性』的女生,我好像天生就缺乏這種技能。對什麼事情都沒有太大的堅持,不知道是好還是壞。」
我想起有一個老師曾跟我說,當有人說「不知道是好還是壞」的時候,其實同時是好也是壞,只是現在可能只呈現了其中的某一個面向。另一個面向,隱而未說,藏在語言的水面下。
「如果任性會怎麼樣?」我問她,她沉默很久,沒有回答,當我想再開口繼續問別的問題以化解場面尷尬的時候,她終於開口說⋯⋯
「不知道耶⋯⋯如果想要任性的話,首先要選定一件事情來堅持,可是,如果要堅持一件事情,就可能會被拒絕或者失望⋯⋯與其一開始就抱著永遠不會達成的期待,不如不期不待不受傷害。」她說,然後我懂了,原來在他的世界裡面,早已經預設好愛情的結局,所以每段看似悲慘的感情,其實都只是她一種「不敢奢望」的自證預言。
聽到她說這句話,我想起宮下奈都 (2017)《羊與鋼之森》裡面的主角,自尊低落的外村,抱著「自己不夠好」的旋律貫穿了他整個人生,總是在事情發生之前,就設想了各種可能會發生的悲慘情節(雖然大多數的情節,都只是他的小劇場)。Daisy和他一樣,是一個不敢奢望、不敢任性的人——因為,任性意味著有可能會失去感情的風險。
不敢要求的不是愛
「你說不期不待不受傷害,那你真的有因為這樣沒有受傷嗎?」
「其實還是受傷了,程度大小的區別而已。」Daisy說,默默的握著手裡面的玻璃杯,發出微微惱人的玻璃摩擦聲音。
關於愛裡面的任性,其實是一件很弔詭的事情。有些人的任性,是因為他感覺不到對方的愛,只好用各種方式來「吸引對方注意」(call attention),可是使用這種方法來任性,越容易讓這段關係蒙上陰影;有些人就像Daisy一樣,從來不敢要求、從來不敢說出自己的感受、或者根本沒有任何期待,因為害怕受傷,看起來好像總是百依百順、總是不會生氣、總是對對方很好,但實際上,對方因為從來沒有辦法感受到你真正的需求是什麼,沒有辦法接觸到真正的你,搞得好像在和磚塊談戀愛,久了之後他也會覺得無聊。
不敢懷抱希望的人,其實也是傷不起的人(W∞, 2016)。因為傷不起,所以不敢任性,但弔詭的是,因為自己從來不任性、從來不說出自己想要的,而讓自己越來越不像個「人」,讓對方離自己越來越遠。
是啊,當你表現出真誠醜陋的自己,對方的確有可能因為這個醜陋*而離開你。不過,如果對方只耽溺於表象和平,那麼就算可以淵遠留長的在一起,真的是你想要的愛情嗎?
*關於真誠與醜陋的暴露(以及它的效果),推薦大家可以參考「青蛙王子」的童話故事(苑媛, 2014, pp. 12-13)。
延伸閱讀
W∞, D. (2016). DEBBY W∞的戀愛自癒手冊. 台灣: 大塊文化.
苑媛. (2014). 解讀童話心理學. 台灣: 國家.
宮下奈都. (2017). 羊與鋼之森 (王蘊潔, Trans.). 台灣: 尖端.
海苔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