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公陰陽堂是位於澎湖縣馬公市的廟宇,屬於孤魂祭祀的有應公廟,其歷史較難考證,但據信從清朝時期就有了。有趣的是,這間廟的主神是七爺公與陰陽公,陰陽公當主神已屬罕見,但以七爺公為主神的廟宇則更為稀有。
馬公陰陽堂雙主神,白衣吉神與陰陽公祖。(圖/WIKI共享資源,雲角攝)
馬公陰陽堂雙主神,白衣吉神與陰陽公祖。(圖/WIKI共享資源,雲角攝)
馬公陰陽堂舊稱顯靈廟,雖然建廟時間較難考證,根據陰陽堂在日治明治四十年(1907)的重建落成碑記的碑文,可推測該廟建於清朝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一開始是用以祭祀清廷派駐在澎湖並於任內亡故的官員,若該人無後代子孫能祭祀,就會移入此廟內享有人間香火,之後民間百姓若亡故而無子孫祭祀者亦會移入此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陰陽堂一開始無主神鎮守,當地百姓多稱為有應公廟、顯靈廟,之後有一位當地婦女在海邊撿拾到一尊破損的七爺神像,因而重塑金身供奉於廟內,稱其為「白衣吉神」,此時顯靈廟才開始有主神鎮守。到了二戰結束後,廟方決定從台南的開基陰陽公廟迎回一尊陰陽公,廟名才改為現在的陰陽堂,同時也改為雙主神的祭祀模式。

馬公陰陽堂內殿。(圖/WIKI共享資源,雲角攝)
馬公陰陽堂內殿。(圖/WIKI共享資源,雲角攝)
雖然說陰陽堂是有應公廟,但並沒有傳出無主孤魂捉弄百姓的怪談,還流傳著「白衣吉神」顯靈拯救廟宇免於拆除的故事:在日治時期,日本政府曾大力掃蕩台灣的民間祭祀,將廟中多餘的神尊燒毀,稱為「眾神升天」,有些比較慘的廟宇甚至整間被拆掉。當時陰陽堂也因此成為日本憲兵隊的拆除目標,負責這個任務的日本憲兵隊長,他久病未癒的妻子卻夢到「白衣吉神」手持羽扇為其治病,延宕多年的病情因此痊癒,憲兵隊長遂斷了拆廟的念頭。另有一說憲兵隊長的妻子難產,「白衣吉神」顯靈助其順產,因而保全了陰陽堂。

馬公陰陽堂的祭祀屬性雖然是有應公廟,但是在當地的香火可以說十分旺盛,據說其靈驗的程度是「有求必應」,再加上長久以來都保護當地百姓出入平安,特別是求財、解厄、消災、尋找失物方面特別有專長,因此並無有應公廟的陰森感,陰陽堂就是一間香火鼎盛的地方大廟。這也應證了保庇NOW之前提過的說法,有應公廟只要能盡到守護地方百姓的職責,都能成為享有人間香火的正神,馬公陰陽堂就是最好的例子。(編輯:黃彥昇)

資料參考:

維基百科-陰陽堂
臺灣大百科全書-馬公陰陽堂
馬公陰陽堂沿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