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現代社會結構、生活習慣的改變,喪葬流程和古俗習慣已產生相當大的差異,不少喪葬習俗已經式微甚至是消失,今天要介紹的「搬舖」習俗即為式微的一例。「搬舖」又稱為「拼廳」、「徙舖」,搬舖的習俗起源可追溯到有句流傳已久的俗諺上:「若眠床過氣,死了會舉眠床枷。」意思是,臨終者若在床上斷氣的話,其魂魄會被困在床舖上,因為床舖的木架會將魂魄罩住,使其無法升天安息。
搬舖就是在臨終者斷氣前,將其從房內遷出,並在公媽廳內擺設兩張長板凳,再放一片厚木板在長板凳上,且不可緊靠牆壁,若臨終者為男性,則擺設於廳堂右側(從廳內面向門口的左側),女性則相反;待長凳、木板一切準備就緒後,便可將臨終者遷移安置於木板上。這時,記得將廳內的神明、祖先牌位以米篩或紅紙、紅布遮擋,燈籠、天公爐等可以移動的物品則暫時移置它處,這麼做的目的除了尊重神明,也是體貼往生者可以不用顧忌神明、祖先的目光,好好休息。
搬舖的另一說法,則是認為人在自家廳堂斷氣,可和家中神明、祖先做最後訣別,並安心、平靜離開,如此才能得正果。但也有例外,若往生者是在其他地方斷氣,那遺體就不能運進家門,有句俗諺說:「死人有出無入」,因此若是往生者尚未返家即斷氣,那麼靈堂多會在家門外搭棚設置。(編輯:連宜方)
資料參考:
台灣殯葬資訊網
〈【(搬舖/徙ㄒ一ˇ舖)】〉(阿部的殯葬筆記本,2015年10月)
大堂人本服務有限公司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搬舖的另一說法,則是認為人在自家廳堂斷氣,可和家中神明、祖先做最後訣別,並安心、平靜離開,如此才能得正果。但也有例外,若往生者是在其他地方斷氣,那遺體就不能運進家門,有句俗諺說:「死人有出無入」,因此若是往生者尚未返家即斷氣,那麼靈堂多會在家門外搭棚設置。(編輯:連宜方)
資料參考:
台灣殯葬資訊網
〈【(搬舖/徙ㄒ一ˇ舖)】〉(阿部的殯葬筆記本,2015年10月)
大堂人本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