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的拼板舟文化在達悟族的生活裡占有相當大的份量,拼板舟之所以被稱為「拼板舟」,而不叫「獨木舟」是因為拼板舟由木板一塊塊接合而成,小的拼板舟由21塊木板拼合,大的拼板舟則使用27塊木板拼合而成。蘭嶼2019年飛魚祭已經開始,分為飛魚招魚祭、飛魚收藏祭、飛魚終食祭三個階段,於每年的三月至七月舉辦,約有五個月的時間。蘭嶼因為是離島的關係,傳統文化保存較台灣本島的原住民文化更完整。
蘭嶼保有完整的生態環境和人文傳統,且島上的原住民相當注重文化的傳承,因此成為了台灣極少數還保有原始傳統的島嶼,更有「人之島」的別名,被譽為「太平洋上的遺世珍珠」。有許多國際媒體如國家地理頻道、Discovery都曾來拍攝達悟族海洋戰士如何與險惡的太平洋拼搏。
達悟族人在每年飛魚季結束便會馬上再投入拼板舟的製作,一艘十人座的大拼板舟,從選材、製作到最後的入水儀式就要歷時整整三年時間,達悟族人秉持著敬重生態大地的精神,在伐木前會先與樹木對話,伐木的同時也會種下一棵新的樹,繼續培養照顧,這就是他們對尊重環境、永續經營的理念。
拼板舟的製作完全不使用鐵釘和任何傷害環境的材料,而是用原始的木釘、接榫及樹脂來接合木板,船身的上漆也盡量用白色的五爪貝、紅土、鍋底黑灰等天然素材來製成顏料,所以拼板舟上的雕刻彩繪幾乎都只有白、紅、黑三個顏色。
有達悟族民這麼說:「我們蘭嶼人是跟樹一起長大,成年時去取下自己那顆樹木,然後打造成這艘獨一無二的拼板舟。」由此可得知,拼板舟在他們的心中並不只是乘載的工具,更不是發展觀光的利器,而是達悟族民對自己文化交出的作品,而這個作品乘載的不是人,是蘭嶼的整體文化。
蘭嶼人在製作拼板舟時有一套遵循的律程,取材的時間也有規定,過了取材的時間就無法修補船身了,那年的飛魚季也就等於報銷了,生活更是有可能因此遭遇困難,可見蘭嶼人是多麼奉行遵守先人流傳下來的規則。且拼板舟也分有階級,像是有雕刻彩繪的拼板舟,就比一般白色拼板舟更高上一階,拼板舟如此神聖,因此也就有不少禁忌:
其實之前就曾經發生過「旅客隨意坐在拼板舟上」、「拼板舟內堆滿遊客垃圾」的事件,被蘭嶼當地青年拍照po上網路,並留下這樣的字句:「看了很心痛,拼板舟是蘭嶼人用盡心血做出來的,不尊重的行為,很容易傷害這些傳統智慧。」當我們要到蘭嶼前,是不是可以花一點時間想想:怎麼做才是對這塊土地的尊重?什麼才是優質的「旅人素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達悟族人在每年飛魚季結束便會馬上再投入拼板舟的製作,一艘十人座的大拼板舟,從選材、製作到最後的入水儀式就要歷時整整三年時間,達悟族人秉持著敬重生態大地的精神,在伐木前會先與樹木對話,伐木的同時也會種下一棵新的樹,繼續培養照顧,這就是他們對尊重環境、永續經營的理念。
拼板舟的製作完全不使用鐵釘和任何傷害環境的材料,而是用原始的木釘、接榫及樹脂來接合木板,船身的上漆也盡量用白色的五爪貝、紅土、鍋底黑灰等天然素材來製成顏料,所以拼板舟上的雕刻彩繪幾乎都只有白、紅、黑三個顏色。
有達悟族民這麼說:「我們蘭嶼人是跟樹一起長大,成年時去取下自己那顆樹木,然後打造成這艘獨一無二的拼板舟。」由此可得知,拼板舟在他們的心中並不只是乘載的工具,更不是發展觀光的利器,而是達悟族民對自己文化交出的作品,而這個作品乘載的不是人,是蘭嶼的整體文化。
蘭嶼人在製作拼板舟時有一套遵循的律程,取材的時間也有規定,過了取材的時間就無法修補船身了,那年的飛魚季也就等於報銷了,生活更是有可能因此遭遇困難,可見蘭嶼人是多麼奉行遵守先人流傳下來的規則。且拼板舟也分有階級,像是有雕刻彩繪的拼板舟,就比一般白色拼板舟更高上一階,拼板舟如此神聖,因此也就有不少禁忌:
不行隨意拍攝拼板舟:
拼板舟在達悟族的文化中是非常神聖的,從古至今就是不能拍攝的。但因為觀光文化盛行,族人們對拍照也沒像以前這麼反感,所以現在這個禁忌也「稍微鬆綁」,請注意!是「稍微鬆綁」喔,在蘭嶼,若你要拍攝拼板舟請一定要經過船主的同意,因為還是很多當地人很在意這個禁忌。女性不可接觸拼板舟:
在以前,女性是完全不能接觸拼板舟的,尤其在飛魚季期間,女性更是連海灘都不可以接近。當然這個禁忌也是慢慢在突破中,尤其是觀光客也有很多是女性,但老一輩的達悟族人仍有此項禁忌觀念。拼板舟上的雕刻圖案:
拼板舟上的雕刻圖案是達悟族文化中神聖的象徵,達悟族民深信這些雕刻圖案可避邪、祈福和指引方向,有些圖案更是祖靈的代表。這麼神聖的象徵怎麼可以隨便拍攝呢?所以要拍攝一定要經過當地人的同意。
其實之前就曾經發生過「旅客隨意坐在拼板舟上」、「拼板舟內堆滿遊客垃圾」的事件,被蘭嶼當地青年拍照po上網路,並留下這樣的字句:「看了很心痛,拼板舟是蘭嶼人用盡心血做出來的,不尊重的行為,很容易傷害這些傳統智慧。」當我們要到蘭嶼前,是不是可以花一點時間想想:怎麼做才是對這塊土地的尊重?什麼才是優質的「旅人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