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美濃有一間「威武祠」,祭祀一尊「竹扶人」,雖然有些人會因為祂的外型而將其誤認為「廣澤尊王」,但其實「竹扶人」的背後有著一段客家族群擊退土匪的故事。
「威武祠」的全名是「龍蘭窩威武祠」,但比較常聽到的稱呼是「牛欄窩威武祠」,舊稱「竹扶人壇」。廟中祭祀的主神「竹扶人」不知其來歷,因為神像造型為面貌年少、左足垂下,所以有學者認為是「廣澤尊王」,但這應該是誤解,因為根據保庇NOW在客委會資料庫中找到的「竹扶人」金身的照片顯示,神像是雙足垂下,所以應該非「廣澤尊王」。
而「竹扶人」的由來源自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發生的「黃教之亂」,黃教是盜牛賊,與朱一德、陳宗寬、鄭純石等人共同起事,圍攻鳳山縣城。正月十四日,有黃教所屬的匪徒數百人進攻龍肚庄,正巧當地鄉勇被調回鳳山縣城支援,庄內只有為數不多的兵力與老弱婦孺。
當時庄內的居民驚慌失措,正打算逃命,此時庄內有一鍾姓婦人,體大力壯,庄民稱為「老虎媽」,她把自己裙掛上竹桿為令旗,大聲吼道:「要遁者斬其腳跟!」
就在「老虎媽」這麼一吼之下,庄內的庄民被鼓舞士氣,各自拿著家中的大刀、鐮刀衝上迎敵。正當雙方在牛欄窩混戰之時,一陣大風吹倒一根大竹,庄民正好將那根大竹當做火砲之座,此時,雙方形式開始逆轉。(故事告訴我們,大媽都是最可怕的!)
在戰場上有人看見空中忽明忽暗的黑雲之中有一神明騎上白馬拿著一枝大扇若隱若現,神明手中大扇一揮,將土匪帶來攻擊庄民的石灰反吹回去,傷及土匪之眼,庄民趁勢進擊,斬匪首數百,此處到現在庄民仍稱「殺賊窩」。
戰事結束後,庄民在大竹倒下之處建立一神壇,名「竹扶人壇」又稱「威武祠」,每年正月十四日以豬羊祭祀以念其恩。而當年勇猛抗敵的「老虎媽」,其故事也被畫成圖像,記載在「威武祠」的牆上。
竹扶人
老虎媽
龍蘭窩威武祠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竹扶人」的由來源自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發生的「黃教之亂」,黃教是盜牛賊,與朱一德、陳宗寬、鄭純石等人共同起事,圍攻鳳山縣城。正月十四日,有黃教所屬的匪徒數百人進攻龍肚庄,正巧當地鄉勇被調回鳳山縣城支援,庄內只有為數不多的兵力與老弱婦孺。
當時庄內的居民驚慌失措,正打算逃命,此時庄內有一鍾姓婦人,體大力壯,庄民稱為「老虎媽」,她把自己裙掛上竹桿為令旗,大聲吼道:「要遁者斬其腳跟!」
就在「老虎媽」這麼一吼之下,庄內的庄民被鼓舞士氣,各自拿著家中的大刀、鐮刀衝上迎敵。正當雙方在牛欄窩混戰之時,一陣大風吹倒一根大竹,庄民正好將那根大竹當做火砲之座,此時,雙方形式開始逆轉。(故事告訴我們,大媽都是最可怕的!)
在戰場上有人看見空中忽明忽暗的黑雲之中有一神明騎上白馬拿著一枝大扇若隱若現,神明手中大扇一揮,將土匪帶來攻擊庄民的石灰反吹回去,傷及土匪之眼,庄民趁勢進擊,斬匪首數百,此處到現在庄民仍稱「殺賊窩」。
戰事結束後,庄民在大竹倒下之處建立一神壇,名「竹扶人壇」又稱「威武祠」,每年正月十四日以豬羊祭祀以念其恩。而當年勇猛抗敵的「老虎媽」,其故事也被畫成圖像,記載在「威武祠」的牆上。
竹扶人
老虎媽
龍蘭窩威武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