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介紹過地府的最高領導是「東嶽大帝」、「酆都大帝」兩位,下有高級幹部「地府十王」負責各殿事務,再加上太乙救苦天尊與地藏菩薩拔度亡魂。今日要介紹的是地府駐人間的服務中心,各位知道是哪裡嗎?
城隍廟就是地府在人間的聯合服務中心。(圖/記者黃彥昇攝)
城隍廟就是地府在人間的聯合服務中心。(圖/記者黃彥昇攝)
其實地府在人間的各地服務中心,最好找的就是城隍廟,城隍爺的職責之一就是主管境內的陰間事務,同時也擁有陰間司法的審判權。在民間信仰的觀念中,各地都有自己的城隍爺,因此以今日的角度來看,各地城隍廟可視為地方法院。再加上城隍有層級之分,也可與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最高法院相比擬。但城隍信仰起源於封建時代,所以保庇NOW的比喻可能不盡完整,對此還請各位不吝指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青山宮靈安尊王也有城隍爺的神格。(圖/記者黃彥昇攝)
青山宮靈安尊王也有城隍爺的神格。(圖/記者黃彥昇攝)
而沒有城隍廟的區域,該由哪位神明來負責這些事務?有些地方的神明雖然聖號不叫「城隍爺」,但仍有城隍的職責,就會由這位神明行使陰間司法的職權,例如艋舺青山宮的靈安尊王就擁有城隍爺的職責(青山王被三邑人視為城隍爺),所以在守護地方的同時,青山王也同時擔起這個責任,因此青山王的部屬也多屬於司法系統的輔佐神,例如謝范將軍、枷鎖將軍、各部司爺、文武判官。

有些地方則由「境主公」行使陰間司法的職權,「境主公」是一位聖號為「境主公」的神明,除了聖號與「城隍爺」不同,在部屬神明的配置上都與「城隍爺」大同小異。這裡提的「境主公」與「境主」有些微差異,若有機會再專文討論,在此先按下不表。

而以「地藏菩薩」為主神的廟宇當然也是地府駐各地的服務中心,所以大部分的「地藏庵」也能見到謝范將軍、文武判官等部屬神,但或許是主神性格不同的關係,保庇NOW小編在參訪各地廟宇時,都會覺得「地藏庵」內的氣氛比起「城隍廟」、「境主公廟」來的稍微溫和,少了些許肅殺之氣,或許與「地藏菩薩」拔度亡魂的職責有關。

然而,在亡魂抵達第一線的「城隍廟」、「境主公廟」之後,神明會作那些程序,之後又如何轉移業務給「東嶽大帝」、「酆都大帝」,這種看不著、聽不到的過程我們凡人就不得而知了。(編輯:黃彥昇)

城隍爺
境主公
青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