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河道,點點螢光正在移動。人們帶著虔敬肅穆的心,將手上的燈火放入水中。放水燈,是台灣中元節常見的儀式,宜蘭和基隆更是有百年以上的歷史。而在其他東亞國家也能見到類似儀式,為什麼大家都在放水燈,又代表什麼意義?放水燈是普渡前夕招引死於水中孤魂野鬼的儀式,也稱照冥(以光照冥路讓孤魂野鬼能夠前來享用普渡),隨著佛教傳入中國,進而擴及到其他國家。一開始放水燈不限於中元節,唐代上元(元宵)也會施放水燈,宋代已有中元節放水燈的習俗,到了明代更是遍及民間。學者推測放水燈,應該源自於印度教,以水燈祭祀恆河女神,送走災厄,祈求好運的儀式。隨著佛教的傳播,日本、韓國也有類似的民俗活動。
台灣施放的水燈,傳統有水燈頭、水燈排,近代則有以厚紙板製作的硬式蓮花燈、以及其他環保材質的水燈。水燈頭上會寫著「慶讚中元」、「廣施盂蘭」、「敬奉陰光」、「冥輝普照」等字樣。宜蘭地區的水燈頭則有蹺脊剪紙廟型,和白紙紅牆古屋型。水燈排(水燈筏),也稱為抬扛式燈架,以杉木或竹子紮成筏,每一格懸掛一盞燈,各種款式的燈掛在筏上,光彩奪目,美不勝收。
在施放之前,帶著水燈遶境遊行,參加遶境的人手拿火把,稱為「打馬火」,並依照陣頭人數多寡來分配火把,過去也曾為了體面,爭取火把而發生紛爭。
由於放水燈具有消災解厄,招來幸福的寓意。有些廟宇也會自行舉辦放水燈,邀請信眾一同祈福消災。只是規模沒有這麼大,使用的水燈多半是能融於水中,不造成環境傷害的糯米或玉米材質。理解放水燈的意義,未來參與也會更加投入。
資料來源:
《臺灣民俗》吳瀛濤著
全國宗教資訊網-放水燈
中元節
元宵節
印度教
放水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施放之前,帶著水燈遶境遊行,參加遶境的人手拿火把,稱為「打馬火」,並依照陣頭人數多寡來分配火把,過去也曾為了體面,爭取火把而發生紛爭。
由於放水燈具有消災解厄,招來幸福的寓意。有些廟宇也會自行舉辦放水燈,邀請信眾一同祈福消災。只是規模沒有這麼大,使用的水燈多半是能融於水中,不造成環境傷害的糯米或玉米材質。理解放水燈的意義,未來參與也會更加投入。
資料來源:
《臺灣民俗》吳瀛濤著
全國宗教資訊網-放水燈
中元節
元宵節
印度教
放水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