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喪儀因為數百年來各民族、宗教、文化的融合,現今衍生成一個龐雜而繁瑣的系統,也因為喪儀過程十分耗損在世者的心力而讓許多人害怕,而其中最常揹黑鍋的,應該就是道教了。台灣民間有種習慣,似乎只要主持科儀的人不是出家人,或唸的不是佛經,都可以歸類成道教,但其實道教的系統與派別非常複雜,光是以簡略的「正一派」與「靈寶派」作區分,其實遠遠不夠。而台灣喪儀中有許多科儀其實道教無關,是由民間文化逐漸建構出來的。早在宋代編成的《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就有記載完整的道教喪儀。
以下將簡略介紹道教常見的喪儀:
第一、遺體安置
按照舊時慣例,往生者遺體會安置在家中廳堂。現在由於社會型態的改變,可以選擇移往殯儀館安置。無論如何,這個時候要先讓已經離開的往生者好好休息一下。此時若選擇道教喪儀,與醫院配合的禮儀公司可以提供協助,或是聯絡家族中平常就認識的道長。
道教認為,人在往生後,三魂七魄會在短時間內消散,所以會先立一支「招魂幡」,讓往生者的魂魄有暫時憑依之處,同時也豎立起一個臨時牌位。此後的步驟,都是由道士主持科儀,將往生者送往天界的過程。
第三、遮神
若往生者在自宅廳堂離世,家中供奉的神明、祖先,必須用米篩或紅紙遮住神明及祖先牌位,俗稱遮神,避免對神明、祖先不敬大殮入棺後再除去。有一種說法是剛離世的人跟天一樣大,因區域性不同,說法也不盡相同。
第四、報白
就是發喪,讓家族內的親戚與往生者的好友知道自己家中有人往生,當然左右鄰居也要記得告知,讓大家都有一個心理準備。現在大多是以電話報喪,若按古禮,要由往生者的子孫親自登門報喪。到這裡大致上都與傳統葬禮差不多,可以參見要怎麼說再見/總有一天要面對 台灣喪禮SOP。
這裡開始比較複雜了,依據道教派別與區域性不同差異性很大,但大致上可以歸納成一個重點:引領往生者魂魄至靈堂前文經聽法、參拜「三清」或「太乙救苦天尊」、「九幽拔罪天尊」等道教眾神,請求諸天尊讓亡者早登天界。這個過程短的話可以一天內完成,但也可能會花上很長一段時間,主持科儀的道長也由一到五人不等,建議可直接與禮儀公司或主持道壇溝通,選擇最適合整個家族的方式。
往生者魂魄在經過一連串的科儀後,道長會主持「頒赦」科儀,象徵「十方救苦天尊」頒下赦書,以赦免亡者生前之罪障,早登天界。
由於第五個步驟實在過於複雜,依派別與區域性不同可以分成十數個乃至於數十個細項,甚至寫成一本專書或學位論文,因此不在此多做討論,之後會在專文介紹各細項步驟。
第六、告別式、火化、安葬與其後
這個步驟大致上不分宗教派別,都是相同的,但按照道教科儀,在安葬時會有「祀后土」、「點主」、「祭墓」等科儀。安葬完成後,要舉行「返主」,由家中男丁(通常是長孫)換上乾淨衣服將神主牌迎回家中供奉。
其後的對年、合爐等儀式,都與要怎麼說再見/總有一天要面對 台灣喪禮SOP一文中提到的大同小異,一樣會由道長來舉行科儀。
以上的幾個步驟,其實是極度簡化的版本,也因為道教發展有上千年的歷史,這段長時間內發展出來的科儀每一個步驟都有其意涵,所以在介紹時不得不選擇其中幾點講解,也肯定其中必定有所遺漏。道教派別繁多,其中步驟當然大不相同,但最終的目的其實都一樣,就是請諸天尊神尊幫助往生者早登天界,離苦得樂。
拔度科儀
招魂幡
道教喪禮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在現今台灣流傳的道教喪儀中,主持科儀的道士扮演著「中介者」,請天界諸神將亡者的三魂七魄引領至天庭,若不藉由這些科儀,往生者的三魂七魄就會消散於虛無。這當然不是道教所有教派的生死觀,但道教喪禮科儀的目的本質上都是差不多的。
以下將簡略介紹道教常見的喪儀:
第一、遺體安置
按照舊時慣例,往生者遺體會安置在家中廳堂。現在由於社會型態的改變,可以選擇移往殯儀館安置。無論如何,這個時候要先讓已經離開的往生者好好休息一下。此時若選擇道教喪儀,與醫院配合的禮儀公司可以提供協助,或是聯絡家族中平常就認識的道長。
第二、立「招魂幡」與靈位
道教認為,人在往生後,三魂七魄會在短時間內消散,所以會先立一支「招魂幡」,讓往生者的魂魄有暫時憑依之處,同時也豎立起一個臨時牌位。此後的步驟,都是由道士主持科儀,將往生者送往天界的過程。
第三、遮神
若往生者在自宅廳堂離世,家中供奉的神明、祖先,必須用米篩或紅紙遮住神明及祖先牌位,俗稱遮神,避免對神明、祖先不敬大殮入棺後再除去。有一種說法是剛離世的人跟天一樣大,因區域性不同,說法也不盡相同。
第四、報白
就是發喪,讓家族內的親戚與往生者的好友知道自己家中有人往生,當然左右鄰居也要記得告知,讓大家都有一個心理準備。現在大多是以電話報喪,若按古禮,要由往生者的子孫親自登門報喪。到這裡大致上都與傳統葬禮差不多,可以參見要怎麼說再見/總有一天要面對 台灣喪禮SOP。
第五、誦經與拔度科儀
這裡開始比較複雜了,依據道教派別與區域性不同差異性很大,但大致上可以歸納成一個重點:引領往生者魂魄至靈堂前文經聽法、參拜「三清」或「太乙救苦天尊」、「九幽拔罪天尊」等道教眾神,請求諸天尊讓亡者早登天界。這個過程短的話可以一天內完成,但也可能會花上很長一段時間,主持科儀的道長也由一到五人不等,建議可直接與禮儀公司或主持道壇溝通,選擇最適合整個家族的方式。
往生者魂魄在經過一連串的科儀後,道長會主持「頒赦」科儀,象徵「十方救苦天尊」頒下赦書,以赦免亡者生前之罪障,早登天界。
由於第五個步驟實在過於複雜,依派別與區域性不同可以分成十數個乃至於數十個細項,甚至寫成一本專書或學位論文,因此不在此多做討論,之後會在專文介紹各細項步驟。
第六、告別式、火化、安葬與其後
這個步驟大致上不分宗教派別,都是相同的,但按照道教科儀,在安葬時會有「祀后土」、「點主」、「祭墓」等科儀。安葬完成後,要舉行「返主」,由家中男丁(通常是長孫)換上乾淨衣服將神主牌迎回家中供奉。
其後的對年、合爐等儀式,都與要怎麼說再見/總有一天要面對 台灣喪禮SOP一文中提到的大同小異,一樣會由道長來舉行科儀。
以上的幾個步驟,其實是極度簡化的版本,也因為道教發展有上千年的歷史,這段長時間內發展出來的科儀每一個步驟都有其意涵,所以在介紹時不得不選擇其中幾點講解,也肯定其中必定有所遺漏。道教派別繁多,其中步驟當然大不相同,但最終的目的其實都一樣,就是請諸天尊神尊幫助往生者早登天界,離苦得樂。
拔度科儀
招魂幡
道教喪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