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仙戲在台灣的漢文化祭祀圈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許多熱鬧的場合,如果沒有先請戲班「扮仙」,後面的科儀都無法進行,藉著「扮仙」營造熱鬧的氣氛,也向神明表達心中的祈願。扮仙戲是慶祝熱鬧場合的必要程序,最常看到的是扮「福祿壽三仙」,也常會看到「八仙」的組合,而扮仙戲的內容不外乎都是祝壽、祈願,將辦喜事的氣氛帶給參加這個祭典的每一個人。而在配樂的選擇上,通常是以熱鬧的北管為主。
在農業社會時,由於要請戲班來演出並不容易,都是由地方大廟向在地民眾募款、籌錢才有經費,在扮仙、演出正戲的過程中都十分慎重,所以當時戲班的演員與樂師都相當受到尊敬。
隨著時代進步,扮仙戲現在較少看到了,但並不代表它消失了,只是現代人的娛樂選擇過多,有時容易遺忘或忽略,其實扮仙戲的傳統一直都存在。
八仙
扮仙
福祿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著時代進步,扮仙戲現在較少看到了,但並不代表它消失了,只是現代人的娛樂選擇過多,有時容易遺忘或忽略,其實扮仙戲的傳統一直都存在。
在台灣社會轉型,進入工商業社會時,還曾經出現電影版的扮仙戲,在以前地方有大型慶典,廟口會播電影的那個年代,大多會在電影撥放前撥放一段扮仙戲的影片,也算是時代衝擊下的產物。
八仙
扮仙
福祿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