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長福巖
三峽長福巖
(文/林書竹 中正路神聖大學宗教研究者)每年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聖誕祭典,讓地方開始活絡起來,為了這一天家家戶戶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媒體競相報導的神豬競賽,在祭典結束後,與親朋好友分享豬公肉,討個吉利祝福順利平安。除了熱鬧的祭典,長福巖的存在,為台灣藝術留下不可抹滅的影響。
三峽長福巖-浮雕
三峽長福巖-浮雕
三峽三角湧、樹林石頭溪、鶯歌二甲九、大溪中庄、鶯歌石,地方鄉民分七股以劉姓、大集姓、陳姓、林姓、中庄集姓、李姓、王姓,於清乾隆年間集資建造三峽長福巖。乙未戰爭爆發,導致該廟被焚,日治初期(西元1899年)進行第二次重建。二戰結束後,長福巖歸為國有,當時代理三峽街長李梅樹先生,帶著期許三峽長福巖能和日本京都三十三間堂長存於世,以及對藝術的熱愛,展開第三次重建。可惜李梅樹先生的辭世,讓後續計畫黯然落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峽長福巖正殿
三峽長福巖正殿
關於清水祖師的由來,(唉呦!我的鼻子掉下來 清水祖師)有詳細的介紹。我們直接來看三峽長福巖的特色三進九開間,三進指前殿、大殿、後殿,組合起來就是一個「目」字。開間是建築的計算單位,四根木頭圍起來的空間稱為間,建築迎面間數稱為開間(面闊)。一般廟宇多以彩繪壁畫為主,三峽長福巖全面採用石刻浮雕;樑、坊皆以浮雕,並用貼金裝飾;前、中、後殿都有藻井;左右廂房一樓採鋼筋混泥土,二樓則是用古法木作。建築外觀簡潔,但是內容裝飾皆以浮雕呈現,大殿中20根柱子皆有雕花,讓人看得眼花撩亂。看到這想必大家能夠了解為什麼第三次的重建要花費這麼長的時間,李梅樹先生過世後的紛爭,在於是否要堅持原本的石材和師傅,最後董事會決議以發包的方式交由中國製造處理,引起藝文界大肆撻伐。後期長福橋的建立,也再度引起各界人士質疑。經過這些紛擾三峽長福巖還是屹立不搖,祖師公一樣在這裡聆聽大家的煩惱。

來到三峽除了吃金牛角,別忘了來找清水祖師公,歷經戰火紛爭還是在這裡的三峽長福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