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個地方叫琅嶠,大家知道嗎?而且這裡還可以看老鷹,喜愛猛禽類的鳥友們,最喜歡到這裡等候赤腹鷹(Accipiter soloensis)、灰面鷲(Butastur indicus)在天空翱翔的英姿。琅嶠是屏東縣恆春鎮的古名,來自排灣族語「蘭花」的音譯。清代以楓港溪為界,北排灣族部落群,稱為瑯嶠上十八社,南排灣族部落,稱為瑯嶠下十八社。現在十八社的後裔主要分布於滿州鄉和恆春鎮,但因長時間與漢人通婚融合,已無法明確的分出彼此。這裡除了排灣族也有阿美族,和馬卡道平埔族。因牡丹社事件而讓沈葆楨奏請朝廷在此設縣,由於氣候溫暖、四季如春將琅嶠改為「恆春」。
這些猛禽的存在,能維持台灣物種生態圈的平衡,更凸顯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牠們每次過境不是一天二天,而是以季節來算。加上遷移是很耗能量,是否有足夠的食物和棲地能休息是非常的重要。同上述所說和人類生活圈重疊,導致牠們狩獵或休息受到干擾,因此數量年年減少。
琅嶠鷹季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每年過境的赤腹鷹、灰面鷺而舉辦健走、野餐活動。同時現場也會有有機小農、生態社區、滿州農特產攤位、牧草球活動及行動電影院等,每個社區準備的特色餐點各有不同,像是雨來菇水餃+愛玉、月桃葉肉粽+決明子茶等,不管是全家出動或個人說走就走都非常合適。
資料來源:
2017琅嶠鷹季系列活動
墾丁國家公園
台灣猛禽研究會
Odyssey’s Journey-灰面鷲 (國慶鳥)
衛星追蹤!赤腹鷹遷徙 6路線曝光
臺灣國家公園-赤腹鷹
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順龍宮
屏東縣滿州鄉九龍山順龍宮FB粉絲專頁
九龍山順龍宮
台灣猛禽研究會
國慶鳥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屏東
恆春
滿州
灰面鷲
琅嶠
皇媽廟
赤腹鷹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每年九月到隔年三月,由西伯利亞吹來的季風,順著中央山脈吹到恆春半島,於是由地形而生的「落山風」成為當地特殊自然景觀。大量的赤腹鷹、灰面鷲過境,其中因為灰面鷲大約會在國慶日前後造訪台灣,並停留在彰化八卦和恆春半島,又稱「國慶鳥」。別以為一年只能見牠一次,春天回到北方正好是清明節,這時候又稱為「清明鳥」,清明時節牠們大多從南方飛回北方,所以中部比較習慣的稱呼是「南路鷹」。
赤腹鷹比灰面鷺早出發,大約九月初就會從北往南飛,經過恆春過境菲律賓,最後停留在印尼。隔年再從印尼往北遷徙,屏東恆春便是牠們往北重要的中繼點。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台灣猛禽研究會追蹤赤腹鷹的途徑,發現6條路線中就有5條過境台灣。因為體型較小,翅膀也不如其他猛禽寬廣,利用氣流的效益有限,常常可以看牠們奮力的振翅飛行。此外也偏好低海拔淺山森林闊葉林、農耕地等,和人類生活圈重疊性高。
這些猛禽的存在,能維持台灣物種生態圈的平衡,更凸顯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牠們每次過境不是一天二天,而是以季節來算。加上遷移是很耗能量,是否有足夠的食物和棲地能休息是非常的重要。同上述所說和人類生活圈重疊,導致牠們狩獵或休息受到干擾,因此數量年年減少。
琅嶠鷹季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每年過境的赤腹鷹、灰面鷺而舉辦健走、野餐活動。同時現場也會有有機小農、生態社區、滿州農特產攤位、牧草球活動及行動電影院等,每個社區準備的特色餐點各有不同,像是雨來菇水餃+愛玉、月桃葉肉粽+決明子茶等,不管是全家出動或個人說走就走都非常合適。
既然都來到恆春了,沒有去一下九龍山順龍宮(皇媽廟)也太可惜了,聽說先總統蔣經國先生還特地來此請陳洪諒阿嬤針灸治療。大家一定好奇這位皇媽到底是誰,目前最多人採信的說法,便是《狸貓換太子》中的李宸妃。陳洪諒阿嬤會來到深山野嶺之中,也是因為皇媽指示才找到這落腳處。否則一個單親媽媽帶著三個孩子,在過去的時代要怎麼活下來。後來因皇媽相助開始辦事,聲名遠播之後,信眾捐款才逐步成為今日所見之規模。只是地處偏遠,如果沒有交通工具想要到此一遊,實在有些困難。順龍宮主祀皇媽娘娘之外,也奉祀王母娘娘和觀音菩薩,此外也是富含能量的靈修聖地,因此也有許多人到此修行。都為了老鷹千里迢迢而至,來參拜皇媽娘娘吸收天地靈氣也是不錯的,趕緊來計劃國慶連假的南台灣之旅吧!
資料來源:
2017琅嶠鷹季系列活動
墾丁國家公園
台灣猛禽研究會
Odyssey’s Journey-灰面鷲 (國慶鳥)
衛星追蹤!赤腹鷹遷徙 6路線曝光
臺灣國家公園-赤腹鷹
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順龍宮
屏東縣滿州鄉九龍山順龍宮FB粉絲專頁
九龍山順龍宮
台灣猛禽研究會
國慶鳥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屏東
恆春
滿州
灰面鷲
琅嶠
皇媽廟
赤腹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