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於木魚一點也不陌生,就算你真的一點都不認識,這幾天烏托邦2.0演唱會,師姐HEBE帶著木魚幫張惠妹收驚的新聞,肯定讓你認識這個敲擊樂器。木魚是怎麼來的,它主要用在哪呢?「木魚」,又稱「魚梆」、「魚鼓」、「木鼓」、「木魚板」,為佛、道兩教通用的敲擊樂器。據學者考究在漢代出土的石墓壁畫上,就已經有長條魚形圖案,推測可能是一種魚形鳴器,但實際上的起源年代,目前研究都沒有共識。大多認為木魚應該是佛教的犍槌(犍稚)。犍槌(犍稚)和鼓、磬一樣都有召集的功能。《釋氏要覽》:「鐘磬、石板、木板、木魚、砧槌,有聲能集眾者,皆名犍稚」。到了宋代除了召集功能,也用於講經設齋的時候。如果大家有去北投農禪寺觀賞水月道場時,金剛經牆下的走廊上就有吊掛著木魚和磬,功能如同上述所說,講經、用餐時都會敲擊提醒。在此特別說明,遊客不能任意敲打玩弄,旁邊的志工、師父會制止你,請別造成人家的困擾喔。
資料來源(點擊文章名稱有傳送門唷!):
維基百科-木魚
百度-木魚
全國宗教資訊網-木魚
佛教
張惠妹
敲擊樂器
木魚
烏托邦2.0慶典世界巡迴演唱會
犍槌
犍稚
瑞魚磬
道教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佛教、道教對於木魚的起源說法不同,佛教有三種說法:一是宋代劉斧《青瑣摭遺》是借用魚不閉眼的特性,砥礪僧侶修行精進;一是元代自慶和尚《教苑清規》說有個和尚犯戒變成了魚還長出樹,師傅憐憫超度他,把樹刻成魚的樣子,提醒其他僧人不要跟他一樣犯錯;最後是根據日本僧人無著道忠的紀載,說玄奘回中土的路途上,遇到一位長者請他吃飯。原來是希望玄奘度化他被魚吃掉的孩子,玄奘說好阿,你要用木頭雕刻成魚,掛在佛寺裡面,僧眾吃飯的時候敲擊,以示報恩。道教則是說,唐玄宗時,在衢州建立道觀,挖地挖到一條魚形青色鐵石,一敲音色非常響亮,於是稱為「瑞魚磬」,這就是木魚的由來。
木魚普遍使用在誦經禮懺,但明清時期,木魚不僅用於宗教儀式上,更出現在宮廷音樂、崑曲,以及民謠詩歌、說唱藝術等音樂表演,使用範圍相當廣泛。一般我們常見的形狀多為首尾相連圓形球狀,在典籍上記載則是長條魚形較多,實際上並未嚴格限制形狀大小,而是依照使用需求制訂。也可依照演奏需要,在製作時調整木魚音色高低。所以並非如同我們印象中只有單一音色平板單調。現在是不是對於木魚的認識更多一些,下次唱KTV也可以試著讓木魚加入伴奏喔!
資料來源(點擊文章名稱有傳送門唷!):
維基百科-木魚
百度-木魚
全國宗教資訊網-木魚
佛教
張惠妹
敲擊樂器
木魚
烏托邦2.0慶典世界巡迴演唱會
犍槌
犍稚
瑞魚磬
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