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PetTalk
台灣的毛孩皮膚非常敏感,常常因為天氣的潮濕變化或是特定的過敏原,而引發生皮膚過敏,唯有靠著毛爸媽細心觀察、找出真正的過敏原因,對症下藥才能順利和癢癢說掰掰。
毛孩的皮膚永遠一團糟!六大常見皮膚問題
一、外寄生蟲皮膚炎
又稱「跳蚤過敏性皮膚炎」。跳蚤是造成毛孩皮膚過敏及發炎的罪魁禍首之一,就算毛孩不出門,也有可能透過人帶回家中,繼而叮咬毛孩的身體。
由於跳蚤的唾液中含有至少15種以上不同的抗原(antigens),每一種抗原都可能導致毛孩產生過敏反應,被叮咬後會造成搔癢、脫毛、膚質變差,甚至傳播至人類身上!最有效的預防方式,就是定期使用除蟲相關產品(滴劑、口服錠、除蟲項圈等)來防範外寄生蟲的叮咬,並維持家中的環境清潔以預防有漏網之「蟲卵」埋伏在家中。
二、接觸型過敏性皮膚炎
皮膚受到外來物質刺激所引起的反應。
物理性接觸包括清潔環境後沒有馬上擦乾、燙傷、凍傷、放射性損傷;化學性包含使用到過敏的清潔用品、藥物,膿性分泌物長期的刺激。
三、異位性皮膚炎
為一種遺傳性的過敏反應,常見的過敏原可分為環境及飲食兩大類,一但接觸到過敏原會立即有過敏反應,但會因為環境中的感染原不同,而有不同的發病時間及症狀,嚴重程度也不一,而異位性皮膚炎,一旦發病後就無法完全痊癒,但可以透過藥物或非藥物的治療來獲得抑制。
四、趾間炎
又稱「趾間膿皮症」或「足皮膚炎」。最常見的原因是因腳底潮濕導致的細菌感染;此外,如指甲太長、接觸到化學藥劑、外傷、心理因素(因無聊或焦慮一直舔腳)等也可能造成趾間炎。
趾間炎初期長得和青春痘很像,隨著腳趾中間的膿包越來越大顆,繼而導致狗狗腳掌不敢著地、走路一拐一拐的、不斷想舔腳趾,最後散發出臭味,甚至出血流膿。
五、細菌性皮膚炎
又稱「膿皮症」,主要因潮濕及髒污導致細菌更容易繁殖,因此造成狗狗激烈且頻繁地抓癢而造成二次傷害,由於細菌繁殖所產生的物質會導致大面積的紅腫發炎,其滲出的物質則成為細菌的養分,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而典型的膿皮症症狀為皮膚表面出現一顆顆的丘疹,而且面積會逐漸擴大。
六、黴菌性皮膚炎
又稱「皮癬菌症」,主要經由擦傷直接傳染或是因接觸到被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染(如:床墊、外出籠、針梳);是由黴菌(包含犬小芽孢菌、石膏樣小芽孢菌或髮癬菌)所引發的角化組織、毛皮、指甲的感染症,感染的部位會出現圓形、不規則或廣泛性脫毛以及程度不一的皮屑。幼犬及免疫力不全的狗狗為高風險族群。
皮膚問題的日常照護小貼士
隨時都需注意毛孩的毛髮狀況,只要出現毛髮稀疏、沒有光澤、不平順、皮屑增加或是搔癢的情況就代表毛孩的皮膚可能有問題了!而加上台灣因氣候潮濕,更容易在換季時出現皮膚問題,所以在平時我們能透過居家環境的維護及生活習慣預防皮膚病的發生。
一、居家環境清潔
家中的角落或是地板的夾層都藏有細菌,而這些細菌、灰塵、塵蹣都有可能是毛孩們的過敏原之一,所以在毛孩的活動環境中都需要定期的打掃、清洗被單、毛孩的生活用品;由於台灣是濕熱的環境太過潮濕會造成黴菌、螨蟲的大量滋生,隨時保持居家通風或使用除濕機讓家裡維持一個良好平衡的濕度。
二、皮毛狀態的維護
不管是長、短毛的毛孩,平時就應該要定期梳毛和洗澡來維持皮毛健康,同時還可以利用梳毛時清潔毛髮、按摩肌肉、檢查寄生蟲的作用,還能增進自己跟狗狗間的情感交流,建立親密關係!而當被雨水淋濕或洗澡後,須徹底擦乾或是吹乾毛孩的身體,避免因毛髮的潮濕而造成黴菌的孳生。
三、外寄生蟲預防
外寄生蟲與環境有很大的關聯,跳蚤及塵蟎更容易藏在家中看不到或沒有徹底清潔的空間內;這些外寄生蟲往往也是造成毛孩皮膚過敏的問題之一。
所以平常除了需要按時打掃外,還需要定期驅蟲;也該避免在下過大雨後的晴天、積水區、草叢等時間和地點散步。
四、居家照護
當毛爸媽們發現毛孩有皮膚相關症狀時,除了找專業獸醫師的幫助,居家照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除了補充營養、提升免疫力,建議毛爸媽們在家中也能為毛孩準備屬於牠的「小護士」:寵物專用皮膚軟膏,挑選成分中無添加類固醇、無抗生素、有機、草本、黃芩;其中「黃芩」除了是人類的補氣藥材外,也經常使用於皮膚的保養及修復。寵物專用皮膚軟膏有效利用了黃芩萃取物來幫助毛孩提高肌膚免疫力、增加細胞再生能力、促進皮膚毛細血管的血液循環、調節皮膚水分平衡,具有抗炎症的功效、抑制過敏反應及舒緩不適等效用。
只要少量塗取在患部,就能舒緩皮膚問題帶來的不適,也能防止過敏症狀反覆發生,而造成第二次的皮膚傷害。
由於皮膚發生問題的原因十分多變,也常常與飲食息息相關,透過毛爸媽平日裡的記錄,能幫助獸醫師更快找出問題點,並對症下藥;最後就需要毛爸媽耐心的陪伴毛孩治療,想要變回美麗飄逸的毛髮絕對不是夢喔!
★本文經「PetTalk 說寵物」愛寵團隊專業獸醫師認證授權提供
★更多獸醫師建議的毛孩衛教照養知識,請上「PetTalk:說寵物」臉書
★線上獸醫師諮詢服務,立即詢問毛孩問題 https://bit.ly/2P9auha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毛孩的皮膚永遠一團糟!六大常見皮膚問題
一、外寄生蟲皮膚炎
又稱「跳蚤過敏性皮膚炎」。跳蚤是造成毛孩皮膚過敏及發炎的罪魁禍首之一,就算毛孩不出門,也有可能透過人帶回家中,繼而叮咬毛孩的身體。
由於跳蚤的唾液中含有至少15種以上不同的抗原(antigens),每一種抗原都可能導致毛孩產生過敏反應,被叮咬後會造成搔癢、脫毛、膚質變差,甚至傳播至人類身上!最有效的預防方式,就是定期使用除蟲相關產品(滴劑、口服錠、除蟲項圈等)來防範外寄生蟲的叮咬,並維持家中的環境清潔以預防有漏網之「蟲卵」埋伏在家中。
二、接觸型過敏性皮膚炎
皮膚受到外來物質刺激所引起的反應。
物理性接觸包括清潔環境後沒有馬上擦乾、燙傷、凍傷、放射性損傷;化學性包含使用到過敏的清潔用品、藥物,膿性分泌物長期的刺激。
三、異位性皮膚炎
為一種遺傳性的過敏反應,常見的過敏原可分為環境及飲食兩大類,一但接觸到過敏原會立即有過敏反應,但會因為環境中的感染原不同,而有不同的發病時間及症狀,嚴重程度也不一,而異位性皮膚炎,一旦發病後就無法完全痊癒,但可以透過藥物或非藥物的治療來獲得抑制。
四、趾間炎
又稱「趾間膿皮症」或「足皮膚炎」。最常見的原因是因腳底潮濕導致的細菌感染;此外,如指甲太長、接觸到化學藥劑、外傷、心理因素(因無聊或焦慮一直舔腳)等也可能造成趾間炎。
趾間炎初期長得和青春痘很像,隨著腳趾中間的膿包越來越大顆,繼而導致狗狗腳掌不敢著地、走路一拐一拐的、不斷想舔腳趾,最後散發出臭味,甚至出血流膿。
五、細菌性皮膚炎
又稱「膿皮症」,主要因潮濕及髒污導致細菌更容易繁殖,因此造成狗狗激烈且頻繁地抓癢而造成二次傷害,由於細菌繁殖所產生的物質會導致大面積的紅腫發炎,其滲出的物質則成為細菌的養分,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而典型的膿皮症症狀為皮膚表面出現一顆顆的丘疹,而且面積會逐漸擴大。
六、黴菌性皮膚炎
又稱「皮癬菌症」,主要經由擦傷直接傳染或是因接觸到被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染(如:床墊、外出籠、針梳);是由黴菌(包含犬小芽孢菌、石膏樣小芽孢菌或髮癬菌)所引發的角化組織、毛皮、指甲的感染症,感染的部位會出現圓形、不規則或廣泛性脫毛以及程度不一的皮屑。幼犬及免疫力不全的狗狗為高風險族群。
皮膚問題的日常照護小貼士
隨時都需注意毛孩的毛髮狀況,只要出現毛髮稀疏、沒有光澤、不平順、皮屑增加或是搔癢的情況就代表毛孩的皮膚可能有問題了!而加上台灣因氣候潮濕,更容易在換季時出現皮膚問題,所以在平時我們能透過居家環境的維護及生活習慣預防皮膚病的發生。
一、居家環境清潔
家中的角落或是地板的夾層都藏有細菌,而這些細菌、灰塵、塵蹣都有可能是毛孩們的過敏原之一,所以在毛孩的活動環境中都需要定期的打掃、清洗被單、毛孩的生活用品;由於台灣是濕熱的環境太過潮濕會造成黴菌、螨蟲的大量滋生,隨時保持居家通風或使用除濕機讓家裡維持一個良好平衡的濕度。
二、皮毛狀態的維護
不管是長、短毛的毛孩,平時就應該要定期梳毛和洗澡來維持皮毛健康,同時還可以利用梳毛時清潔毛髮、按摩肌肉、檢查寄生蟲的作用,還能增進自己跟狗狗間的情感交流,建立親密關係!而當被雨水淋濕或洗澡後,須徹底擦乾或是吹乾毛孩的身體,避免因毛髮的潮濕而造成黴菌的孳生。
三、外寄生蟲預防
外寄生蟲與環境有很大的關聯,跳蚤及塵蟎更容易藏在家中看不到或沒有徹底清潔的空間內;這些外寄生蟲往往也是造成毛孩皮膚過敏的問題之一。
所以平常除了需要按時打掃外,還需要定期驅蟲;也該避免在下過大雨後的晴天、積水區、草叢等時間和地點散步。
四、居家照護
當毛爸媽們發現毛孩有皮膚相關症狀時,除了找專業獸醫師的幫助,居家照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除了補充營養、提升免疫力,建議毛爸媽們在家中也能為毛孩準備屬於牠的「小護士」:寵物專用皮膚軟膏,挑選成分中無添加類固醇、無抗生素、有機、草本、黃芩;其中「黃芩」除了是人類的補氣藥材外,也經常使用於皮膚的保養及修復。寵物專用皮膚軟膏有效利用了黃芩萃取物來幫助毛孩提高肌膚免疫力、增加細胞再生能力、促進皮膚毛細血管的血液循環、調節皮膚水分平衡,具有抗炎症的功效、抑制過敏反應及舒緩不適等效用。
只要少量塗取在患部,就能舒緩皮膚問題帶來的不適,也能防止過敏症狀反覆發生,而造成第二次的皮膚傷害。
由於皮膚發生問題的原因十分多變,也常常與飲食息息相關,透過毛爸媽平日裡的記錄,能幫助獸醫師更快找出問題點,並對症下藥;最後就需要毛爸媽耐心的陪伴毛孩治療,想要變回美麗飄逸的毛髮絕對不是夢喔!
★本文經「PetTalk 說寵物」愛寵團隊專業獸醫師認證授權提供
★更多獸醫師建議的毛孩衛教照養知識,請上「PetTalk:說寵物」臉書
★線上獸醫師諮詢服務,立即詢問毛孩問題 https://bit.ly/2P9au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