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OWnews記者賴志昶專題報導
台灣社會目前普遍具有動保意識,更將公立收容所「零安樂死」視為理所當然之事,而這一切的起點是由一部探討動物安樂死議題的紀錄片電影《十二夜》開始的。對於零撲殺政策在電影後修法上路,《十二夜》導演Raye形容該政策「蒼白、空洞」,也稱修法斷然將安樂死率降到0%相當「變態」。不過,零撲殺政策也不是全然都是壞處,她認為,該政策最大影響就是斷了政府「後路」,讓中央與地方必須正視流浪動物的源頭問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團隊看見台灣流浪動物現況,以及各地收容所面臨的困境,決定下鄉一探究竟,在這一趟採訪過程當中,我們認為有必要訪談當初促使《動保法》修法的電影導演,因此在聯繫上《十二夜》導演Raye後,請她聊聊當年電影上映過後所引發的種種效應。

▲《十二夜》導演Raye形容,零撲殺政策是「蒼白、空洞」。(圖/記者賴志昶攝)
▲《十二夜》導演Raye形容,零撲殺政策是「蒼白、空洞」。(圖/記者賴志昶攝)
收容所曾安樂死7成犬貓 今「零撲殺」卻未必過更好

在2013年《十二夜》上映前,根據農委會2008至2019年數據可發現,在2014年以前,每年公立收容所都收容超過10萬隻流浪動物,最高更曾在2009年收容高達12.7萬隻;攤開另一項「安樂死」數據來看,零撲殺政策上路前,每年全國公立收容所有4成以上的動物遭到撲殺,最高紀錄同樣也是2009年,當年全國共執行9.3萬隻次安樂死,占總數達73.09%,換句話說,當年10隻犬貓進入收容所後,有超過7隻被「處理」掉。

Raye就提到,零撲殺政策對流浪動物的影響可分為內跟外,對外而言,過去每年會有近10萬隻被抓進安樂死,現在少了這個數量,牠們有更多繁殖機會,加深了人犬衝突;對內方面,收容環境向來不好,現在又由於零撲殺政策,讓流動犬貓入所後待的時間從12天到現在數月、1年甚至有到5年以上的都有。

一位公立收容所志工曾向她透露,過去志工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把流浪動物拍美美的再po上網吸引民眾領養,但在零撲殺政策後,可能因為犬隻長期處在擁擠、高壓力的環境,變得性格難以親近、易怒,就算被領養後,被退回的機率也很高;因此,志工們現在的首要任務,反而是要維持所內動物的心靈健康,要時常帶狗狗出去遛,讓牠們有運動的空間,以舒緩流浪狗在所內的心理壓力。

國會火速上架零撲殺 導演坦言政策「蒼白、空洞」

談起當年因為電影的關係,間接促使零撲殺政策上路,Raye稱呼它是「蒼白、空洞」的政策。

她回憶,2015年在立法院中審議時,不管是動保團體或是官方都一致認為「不會過吧」、「現在每年都進去這麼多隻,怎麼會過?」豈料,該政策卻打破眾人眼鏡過了。Raye有點無奈地自嘲地:「我也不懂怎麼會過,可能也真的是我們害的吧!」

她以國外來說,在歐美、日本等國家都還是有在做人道安樂死,雖然不少當地動保團體正在推動「NO KILL」,也就是降低安樂率,但所謂的「NO KILL」也不是直接降到零撲殺,例如美國動保團體就是訴求要把人道處理率減少到10%。

「像台灣這樣直接降到0%、1%的安樂死率,其實相當變態!所以才會很多人說,你這樣(零撲殺政策)根本不叫符合動物福利,你只是不敢做、不願意去做而已。」

▲全台收容所面臨「爆籠」的狀況,迫使政府思考如何去解決流浪動物的源頭問題。(示意圖/記者陳明安攝)
▲全台收容所面臨「爆籠」的狀況,迫使政府思考如何去解決流浪動物的源頭問題。(示意圖/記者陳明安攝)
收容所從反派變正派 角色轉換能將危機化為轉機

對於「後零撲殺」後所面臨的各種困境,不少人會問到主管機關在哪裡?農委會底下僅有畜牧處動保科主掌動保相關業務,層級之低歷年來廣受動保團體批評。Raye緩頻地說:「這其實很正常。」因為台灣社會過去從來不重視動保議題,所以不管是中央或是地方,處理動保議題的單位都很低。

「當大家關注時,這問題的洞已經太大了。」Raye認為,這些機關就算預算提升兩倍、三倍,都解決不了目前的動保難題,因此只能東做一些、西做一些,卻是怎麼做都被罵,很難獲得成就感。

不過,Raye也強調,零撲殺政策也不是全然都是壞處,因為當政府少了「安樂死」這個政策工具後,才了解到流浪動物是個大問題,雖說零撲殺政策讓公立收容所經營遇到種種困境,但事實上也是個轉機。

「因為這樣等於『沒了後路』,政府就必須要想辦法,徹底解決流浪動物的源頭問題。」Raye提到,因為零撲殺政策、紀錄片的關係,讓收容所必須更加注重改善環境,尤其是投入疫苗後,讓所內瘟疫情況也有很顯著的改變,「由反派變成正派,這個轉變就是他們應該把握的。」如果收容所能夠接受這樣的定位,變得更開放、透明以及正向,廣泛與民間交流、求援,然後納入外界意見與資源,反而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