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受苦時願意提供幫助 狗狗比我們想像中還要在乎人類!

彭巧蓁

內文摘自《狗狗的愛:讓動物科學家告訴你,你的狗有多愛你》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情感大考驗!狗狗真的會幫助陷入危機的主人!

這不但是科學研究令人期待的前線,我認為它更提供明確的證據,指出狗確實有強大的欲望去幫助牠們的主人。根據其他研究,我們知道這些狗對與人類作伴感興趣,但現在我們也知道牠們會為與牠們共享特殊連結的人類努力提供協助。

許多關於狗對人類苦惱不安的反應所進行的研究,皆指出牠們在乎我們,或者至少人類對牠們來說,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導致當我們看來受苦時,牠們自己會經歷情緒上的反應。乍看之下,顯示出狗不會幫助明顯心臟病發作或困在書架下主人的實驗,似乎與此結論有所抵觸。我們要如何調解這些顯然相反的研究發現?

解決這表面矛盾的一種方法是在實驗室外,找出狗狗助人的例子。當然,某些類型的狗在日常或常態性地協助人類,兩個顯著的例子是有代替眼睛功能的導盲犬,牠們協助盲人;以及聖伯納救援犬,牠們搜尋被埋在高山雪下的人類。但這些狗是接受訓練來協助人類,所以牠們的行為可說是反應出訓練者的意圖,而非牠們自己的意志,因此牠們的行動無法用以解答「狗是否為具驅策力去助人的特殊物種」這一問題。

但是尋常的狗協助遇險難人類的義勇行為可謂不勝枚舉。現在我當然相信,我們必須更為謹慎地解讀人們說他們的狗所做的事,因為我們對牠們的愛很容易遮蓋我們的理智判斷與記憶力。然而與此同時,狗試圖在人類經歷劇烈、顯著而真實的創傷時,提供協助的紀錄數量之多,讓我們必須正視這些傳聞證據。

某些再清楚不過的狗狗義助人類之信證,被紀錄在二十世紀最黑暗的時刻。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報紙報導了幾則狗狗自發地將主人們從被炸毀的房屋瓦礫堆中挖出的新聞。例如一九四○年十二月時,《每日郵報》(Daily Mail)就報導:「十二歲大的亞爾粗㹴犬——小覃(Chum),營救了瑪喬麗.法蘭區(Marjorie French),她的屋舍被徹底摧毀,困在遮蔽物下的她看見狗的小爪子奮力地挖掘以便救出她,並拉著她的頭髮安全地將她拖出。」

在這裡我們所見到的是一個主人真實遇險的情境,而非演戲。她因痛苦所引發的哭泣無疑地有十足的說服力。她的狗需採取的行動不難理解,而牠需要做的(挖掘)對許多小覃的同類們而言,是再自然不過的行為。當然在這情況下,狗確實幫助了牠們的主人。〔小覃,順帶一提,後來由「我們的沉默朋友聯盟」(Our Dumb Friends League)頒發勇氣勳章——這是一個頂尖的英國動物福利組織。〕

這為狗會幫助牠們在乎的人類這件事,提供非常激勵人心的證據,而且還有更多像這樣的驚人故事。但是在與芝加哥大學對老鼠所進行的一項極為聰明的實驗相較之下,這些傳聞就顯得大為失色。

全面公開:我曾與一名養了寵物鼠的女孩約會過。這小東西在她的公寓裡永無止盡地跑來跑去,但儘管牠充滿活力,我從未特別想過老鼠是社會性生物。結果證明我是錯的;老鼠會彼此形成強烈的連結,同住一籠的兩隻老鼠會成為真正的夥伴與盟友。牠們的革命情感強大到能激發研究者的興趣,如今適時地,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為測量同處一個籠子內兩隻老鼠間,其革命同志情誼的強度,佩姬.梅森(Peggy Mason)與她的團隊首先設計了一個小圓柱型容器,大小只夠一隻老鼠擠進去。對老鼠來說,身陷這樣的空間相當不舒服,這可憐的小傢伙因為苦惱而以人類無法聽到的高音頻尖叫著,但這哭叫聲卻能被同物種清楚地聽到。這容器設計了一扇門,使身陷其中的老鼠無法自行打開,但是在容器外的老鼠可以幫牠打開,如果這隻自由之身的老鼠願意幫忙牠受困的朋友。梅森與她的同事們先從實驗裡發現,若受困的老鼠與在容器外的老鼠是來自同籠的友伴,牠們會打開門讓同伴脫身。梅森的團隊持續在研究中發現,老鼠們也會打開同一場域上,裝著巧克力的容器。未受困的老鼠會打開這兩個容器,然後和牠脫困的夥伴共享巧克力。

當我聽到這件事時,我不得不相信,如果老鼠都能將對牠們而言很重要的另一隻老鼠救出,狗狗當然也會有同樣的行為。這會是測試狗對牠們的人類在乎程度的理想實驗。我了解到我們在實驗中所需要的是一個特製的人類陷阱,在陷阱外裝上讓狗狗不會太難打開的門閂,以及一名願意進入其中,而且哭得極其逼真的人類。

我們從我稱之為「紙板棺材」的物件構築做起,它以食品雜貨箱為素材,再以電線膠布固定。找來三個大箱子才建構出這個能容納一個人爬入的棺材,我們未以膠布貼死箱子開口,並在上面鑽了一個能讓狗狗看出內容物的小孔。然後狗狗能以鼻子推入這孔洞拉開箱子——如果牠願意這麼做。

賽弗絲是第一隻接受這高科技設備測試的狗,而我必須很尷尬地向各位報告,她並未嘗試在我大聲哭叫求救時將我從我的棺材裡解救出來。我被告知〔經由我的太太與以此為研究計劃的學生約書亞.凡.柏爾格(Joshua Van Bourg)〕她跑來跑去,明顯流露出苦惱焦慮的表情,且似乎試圖找我的太太尋求協助,但她沒有打開箱子。另外一方面,當我的太太在箱子內並出聲求援時,賽弗絲馬上打開紙箱,救出看來似乎沒有那麼無助的受困者。讓我們姑且稱這特定結果為混合結果。

由這早期的實驗經驗後,約書亞建構了一個更為堅固的箱子,找來許多人爬進箱子裡後向他們的狗狗大聲呼救。這項實驗在本書撰寫時仍在進行,但他已經取得清楚證據,指出許多狗會自這人類在其中痛苦呼叫的容器,將牠們的主人救出來。約書亞也發現老鼠實驗與他的狗狗實驗之間的顯著差異。在老鼠被放入實驗裝置中的第一天,梅森和她的同事們發現百分之四十的老鼠會釋放同伴,但這花了牠們平均一個小時才做到這件事。即便每日測試進行了一週,僅約半數的老鼠會相互救出夥伴,而且還是花上牠們二十分鐘才辦得到。約書亞所測試的狗狗們,他發現僅二分鐘的測試,約三分之一的狗會救出主人。

就我所知,約書亞的研究是首次有科學家測試一種物種是否會協助另一種物種。這不但是科學研究令人期待的前線,我認為它更提供明確的證據,指出狗確實有強大的欲望去幫助牠們的主人。根據其他研究,我們知道這些狗對與人類作伴感興趣,但現在我們也知道牠們會為與牠們共享特殊連結的人類努力提供協助。

當然並非所有在這項研究中的狗,或其他研究中所有的狗都表現出樂於幫助的一面。但我懷疑這出自於實驗的失誤,而非狗本身的問題。這項測試必須很短暫,這是為了吸引實驗志願者並確保他們的呼救聲聽來不像是過分排練過;更重要的是,不是所有狗主人都能讓自己的呼救聲聽來非常有說服力。這些問題自然會導致實驗結果顯示,不是所有的狗狗都會幫助主人。

我也認為某些受測的狗狗是想幫忙卻不能了解牠們必須做的事,我懷疑這極有可能發生在麥克佛森與羅伯茨於加拿大所進行的實驗中。狗狗的行為看來很有趣,許多這些受測的狗狗們,實質上在看到牠們的人類似乎心臟病發作或卡在書架下時,感到非常苦惱焦慮——這些動物們純粹只是對於在這樣情境下該做什麼事沒有頭緒而已。

相似地,在我們的實驗中,某些狗或許不了解如何打開箱子好讓牠們的主人脫身。這些都是這類型的行為科學實驗裡,無法避免的限制因素。雖然我們設計實驗以提出最簡單的可行方式,讓一隻狗展現牠的關心與助人的渴望,顯然那對許多狗來說一直是個智能上的挑戰。一如你可能會見到的,若你與你的狗進行這項實驗,會有許多的狗對這情境感到很困惑,並且不知道該如何進行。

然而,在我們的錄像紀錄裡,我們常發現狗的行為顯示牠們為這情境所苦惱,即使牠並未開啟容器,釋放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實驗指出許多狗在主人們遇險時確實會幫助他們,若這問題簡單到狗能理解,而與行為相關的解決方案又是輕而易舉能做到時。挖掘與拉扯是狗狗知道如何做到的事,如果我們以這些基本參數值為基準進行實驗,顯然狗在乎我們的程度大到讓牠們願意前來協助我們。

《狗狗的愛:讓動物科學家告訴你,你的狗有多愛你》

作者:克萊夫 D. L. 韋恩(Clive D. L. Wynne)

譯者:陳姿君

出版社:四塊玉文創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