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公投今(18)日正式舉行,第20案珍愛藻礁公投涉及環境生態保護與能源轉型議題爭論不休。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趙家緯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表示,三接若是遷離,發電缺口需要依靠燃煤補足,將延誤減碳進程,在現有各替代方案中,再外推方案已是對整體生態系衝擊最小化的方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政府持續推動「增氣減煤」能源轉型降低碳排,因應對天然氣需求增加,中油在觀塘工業區建造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預計2025年完工。第20案珍愛藻礁公投「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則由桃園市觀音區新坡國小退休老師潘忠政領銜提出,希望政府將三接遷離大潭藻礁,保護當地環境生態。

趙家緯說明,台灣的目標是希望能滿足用電需求又能減低汙染,若是公投通過,三接遷離,無法如期在2025年供氣時,將會有100億度的發電缺口,「其實不太會缺電,但會缺比較低汙染的電」,就需要依靠燃煤補足,然而使用燃煤會造成環境面代價。

「燃氣是達成2050年淨零轉型承諾的重要橋接能源」,趙家緯表示,若是三接遷離,台灣依靠燃煤補足發電缺口,就會導致中火燃煤的2部機組無法轉備用、興達燃媒4號機提前除役承諾跳票,不僅對空汙排碳有不利的影響,也將延誤減碳進程21%。

延誤減碳進程究竟對台灣有何影響?趙家緯示警,延誤減碳進程除會讓台電等單位被罰錢,國際間也會觀察各國減碳績效表現,甚至將氣候議題納入外交議程、貿易談判,影響台灣在國際間的形象,且許多產業在2026年後都會面臨歐盟碳關稅要求,當每度電的碳排高,產品的碳排也高,出口時可能會需要付出更多關稅,影響產業競爭力。

潘忠政曾表明,自始都未反對建三接,只是要求不要蓋在藻礁生態系上。11月中旬,藻礁公投推動聯盟提出「台北港替代方案」,認為三接遷址台北港N7~N9碼頭比政府提出的外推案更可行,時程最多只要5.5年,就能兼得保育與能源轉型,還可增氣減煤並改善中南部空污,更能節省1300億元公帑。

不過趙家緯分析,台北港方案從2018年就有人提出,當時討論可否作為替代方案或許還有意義,但今日台北港已無空間。又運送液化天然氣(LNG)的LNG船屬於危險品運輸船,其卸料碼頭與其他碼頭需距離320公尺,且航行時左右皆需與其他船隻保持150公尺的安全距離,對於航道安全或其他船隻作業都有很大的影響。

趙家緯也提到,若欲遷址台北港,就要挑選目前尚未填海造陸的區域,不過需要三年考量完整的前置作業、可行性評估、環評等,耗費四年圍堤造地興建碼頭,再花上四年建置儲槽與氣化設備,需要至少11年的時間,待蓋好後逼近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能提供的燃氣時間短,也無助於短期的減煤需求。

那是否可透過節能與綠能補足燃煤缺口呢?趙家緯解釋,若台灣2025年時太陽光電發電量可由原定的20GW目標提升至25GW,可以補上約50億度的缺口,但台灣對於地面型光電社會接受度還未提升,可行性較低。

趙家緯透露,三接扮演的角色不僅是供電,還能串連北中南的供氣網路,確保供氣安全,維持穩定供電狀況,也可以仰賴燃氣大幅度削減燃煤,且像是太陽光電等再生能源也適合搭配燃氣,因為雖然太陽光電在白日貢獻大,但傍晚後供電量會減少,燃氣啟動時間短,可以快速補足電力,至於在2050年後,閒置的燃氣接收站可以規劃用於氫能,政府應提出具體轉型規劃。

趙家緯直言,若是公投不通過,政府依照再外推方案進行,這是對整體生態系衝擊最小化的替代案,但必須要避免工作船再擱淺傷害環境,中油須加強對施工人員的訓練與監督,後續再外推方案要再受到環境審查檢視對生態衝擊,也要盡可能妥善運用10億元的生態藻礁保育基金,甚至可以成立生態監督委員會,將生態衝擊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