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住院了找不到人手幫忙顧,該怎麼辦呢?衛福部自2018年起陸續試辦「住院整合照護」,由政府輔導、醫院自聘看護,讓多個病床共用一位看護,家屬也負擔部分費用。這項計畫原規劃自明年起逐步擴大到全國,預計2025年完成全面推廣,一旦上路後,家人住院,家屬不但可找到人手幫忙,也可避免再誤踩非法移工地雷,但這項提案近日遭健保會駁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衛福部在2018年起推動「住院友善照顧共聘制度」,多張病床家屬共聘一位照顧服務員,能有效減少家屬經濟與人力負擔,照服員也不需24小時工作,有時間休息就能提升照護品質。一開始約有34家醫院加入,到今年已經擴大到93家、約5500床。

今年衛福部規劃將這項制度轉為「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試辦計畫」,改由健保支應。依衛福部評估,目前全台急性一般病床需要的照顧人力約是2萬5000人到3萬6000人左右,計畫讓健保合約醫院自聘或特約聘僱看護,以日班1位看護(每班12小時)照護4張病床、晚班1位看護照顧8張病床的方式,來減輕家屬的照顧負擔。

依衛福部提出的草案,照顧人力以12小時日薪2200元估算,加上夜班津貼每班100元、三節獎金每年1萬2000元、勞健保及勞退金每人每月4728元、第三責任險每人每年1000元合計,平均月薪約4萬2000元。若考慮每床的行政管理成本,估計每床每日成本約1634元,若由家屬自付900元、健保支應750元左右就能因應。估計推動第一年健保預算47.5億元,2025年全面推動時健保預算約158.7億元。

但這項提案在日前召開的健保會中遭到多位醫院代表質疑可行性,連部分付費者代表也覺得人力不足,太過倉促,最後僅同意繼續撥款3億元試辦,並未納入健保給付。

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在會中說,該計畫過去都是小規模用公務預算試辦,無法涵蓋社會上所有適合的病人,因未達經濟規模,無法長期營運;這次希望納入健保編列預算,就是希望規模更大一點,才能看出實益。

健保會委員醫院代表、台灣醫院協會副理事長陳石池在會中表示,該計畫要病人自付900元,意思是如果是弱勢族群,付不起就無法享受這個服務,不符合公平正義;有錢人本來就有能力付錢,但現在只要繳900元,這樣對富人少收錢是不對的概念。他也在會中指出,照服員可能有無法平均照顧的問題,假設照服員白天要照顧4位病人,但是其中1位病人非常trouble(指麻煩),所以照護員需要一直照顧他,其他3位病人也繳了錢,但都沒有享受半點服務,「這3人會覺得這個政策公平合理嗎?」

健保會委員付費者代表、中華民國全國總工會常務理事干文男也質疑,現在看護人力都不足了,如果貿然實施是不是有點倉促?如果父母住院,一下子不用家屬去照顧,在社會上會被人家批評不孝。現階段照服員人力不足、共識不足,在大家無意願的情況下,相關問題應重新討論。

健保會委員付費者代表、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理事長侯俊良說,因少子化因素影響,大家都認可在醫院確實有滿多照顧需求,不能轉嫁給醫護人員,也不能靠非法移工。但在健保會重視的是資源合理分配,希望能先透過小範圍試辦。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近年一直主張,將住院看護納入健保給付、並適時調高保費。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說,依推估國人在醫院裡一對一的看護需求與成本合計達660億元,照顧人力不足已經到了「不得不解決的時候」。

陳景寧說,現有人力不可能維持「一對一」(一位看護對一位病人)的照顧模式,現在問題在於找這個照顧人力是誰的責任,如果醫院認為找不到人力,最後壓力還是會回到家屬身上,就又會回到「誤踩非法移工地雷」的風險,所以家總才會提倡納入健保,由公共系統來承擔。

陳景寧指出,若能將醫院看護納入健保,能減輕醫院基層工作者負擔;而且納入後醫院內非法移工的問題也會消失,這次衛福部願意提出此方案是一件好事,但上路確實太匆促,也缺乏溝通。不過她相信接下來繼續努力溝通,她不覺得明年會過不了關。

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技正李雅琳說,過去早期推動住院共聘制度時,是由公務預算補貼支應;但近年已改為由衛福部輔導,由醫院和家屬分攤費用。明年由健保撥專款3億元試辦「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試辦計畫」,會由醫院來主導規劃,例如多少張病床需要多少護理人力和看護,衛福部也會徵求有意願的醫院加入。另外和先前「小規模推動」不同,會希望加入的醫院,其實施共聘看護的病床要達到一定的百分比,希望漸進式推動,待經費正式核定後,會再和醫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