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看著網路社群及新聞媒體上焦點議題,像是四大公投、林秉樞、Omicron、尼加拉瓜斷交等等,看起來似乎都很重要,也好像該多關心一下,但就是有那麼點提不起勁。
一個可能的主要原因是,我們心中有個揮之不去的巨大憂慮,並且與日俱增,那就是某天都在體驗的「物價飆漲」。
或許也因為這樣,前陣子台南的「阿堂鹹粥」發了篇漲價文,結果被網友罵到刪文,彷彿捅到了什麼馬蜂窩。畢竟這波漲價的遠遠不只阿堂,從許多連鎖餐飲業到食衣住行育樂的各個面向,幾乎是無所不漲,許多人因此累積了許多壓力及焦慮,而阿堂就是觸動警鈴的倒楣鬼罷了。
大家為何這麼焦慮?從吃個便當或買個蔬果,都可以明顯感受到新台幣瞬間變薄;吃完想來個小確幸手搖杯,一樣大漲10-15%;想說這陣子少吃點省錢,結果房價指數也屢創新高,六都房價齊漲8-15%,全國房租也大漲8%;再不然吃少點也住遠點就好,卻發現每公升油價一路漲到30元大關…
無論怎麼省,無論怎麼退,漲價總能找上門。而盤點了一輪,唯一沒漲的,只有自己的收入。更別提還有許多人,至今尚未從疫情的經濟打擊中恢復。這叫人如何不焦慮?
更令人焦慮的還在後頭。
明明物價飆漲的感受如此真實,結果回頭卻看到中央銀行和主計處對這波物價做出「通膨還算溫和」、「物價漲幅還在控制範圍」的評論。
「等等,所以物價狂漲就只是我的錯覺嗎?」自己的感受沒有被回應的許多朋友,並不會因為政府如此輕描淡寫,就對物價的漲幅改觀,反而會陷入深深的焦慮,
但這還不是許多人焦慮的全部。主計處不僅說了物價還算溫和,又說今年GDP上看6%,兩者疊加之下,大家難免陷入了更深的焦慮,「難道自己要被台灣經濟遠遠甩在後頭了嗎?」
平心而論,這波物價上漲,不能全怪政府。畢竟全球都在疫情造成的「印鈔救市」、「原物料上漲」及「生產斷鏈」下,面臨極大的通膨威脅。這是各國都要嚴肅面對的課題,單單苛責台灣並沒有道理。
但反過來說,政府也確實有該做而沒做好的事,應該出來面對了。
第一個該做的是停止再用「物價溫和」這樣的說法來粉飾太平。若政府堅持認為自己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確實溫和,那表示統計方式出了問題,真的該好好調整了。
明明今年台灣CPI數度衝破2%警戒線,雖然沒有像一些國家爆衝到4%或5%,相較於過去幾年,確實就是物價漲勢火熱的警訊,政府至今卻依舊用「溫和可控制」來形容,真的未免太「溫和」了。
此外,如果細看主計處公布的數字,就會發現問題更大。例如11月CPI為2.84%,但細項中的「居住」竟然只有上漲1.6%,就明顯與國泰房地產指數公布的全國房價漲4%,以及房仲統計的房租8-15%漲幅都差距甚大。
當然,主計處或許會主張,房價並不在CPI統計範圍,但為何房租也只算出1.6%,相信主計處也拿不出好說法,畢竟全國房租指數,內政部至今都尚未掌握。
做出更貼近現實的統計,給出更符合實際感受的說明,是政府的第一項功課。
第二個該做的是更老實地跟國民預告,物價還會漲到多大,又要漲多久。
這波的物價上漲,明顯受到全球疫情持續延燒的影響,大量停工與缺工衝擊產能,造成包括晶片在內的各種原料及零組件及供不應求,價格水漲船高。同時,由於糧食輸出大國產量減少,糧食價格持續創新高,國際糧農組織(FAO)11月「食品價格指數」較去年同期上漲27.3%。再加上美國塞港問題嚴重,運送及生產延誤的成本也要算上一比,物價自然水漲船高。
更棘手的是,展望2023,不僅全球疫情還看不到盡頭,糧食供給也還看不出回穩跡象,再加上好不容易稍稍回穩的國際能源價格,再度受到俄羅斯可能出兵烏克蘭,而美歐可能予以制裁的影響,價格漲勢再度蠢蠢欲動。
這些當然都不是台灣所能改變的,但政府確實有必要基於上述因素,更誠懇地跟國人說明物價走向,好讓大家的消費及投資都做好準備,而不是跟人民說這是「薪資成長帶動經濟循環」,不把惡劣的外在環境說清楚,還順便捧自己一把。
第三個該做的是嚴肅面對疫情之下,產業發展不均加劇的現實,並且提出對策。
依照政府的公開說法,今年有1千萬人次接受紓困,今年GDP則上看6%,當這兩件事同時發生,絕對不會是因疫情受創的產業在短時間內迅速復甦甚至逆勢成長,而是「少數贏家」與「多數輸家」之間的差距急速拉大。當半導體為台灣賺進大量外匯,相關企業獲利及員工分紅增加的同時,更廣大的產業是在共體時艱,盡全力希望自己不被疫情打倒。
更重要的是,這些只能想著努力撐下去的企業和員工,正在被物價飆漲夾擊,眼睜睜看著原本已經很薄的利潤被原物料成本侵蝕,原本快見底的老本正在被加速花光。
這樣的焦慮,政府真的正視了嗎?除了繼續誇稱GDP 6%和「物價溫和可控制」,政府解決問題的對策為何?對於相關的利率、稅率、補助等政策工具的檢討,到底啟動了沒?
這個因物價逼漲而集體焦慮的壓力鍋,是許多國人切身感受的集合,既無法被轉移焦點,更無法被任何報喜不報憂所說服。別再輕描淡寫說幹話,誠實面對並說明問題,然後挽起袖子找解方,才是政府眼前最該做的事。
●作者:李兆立/政治工作者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或許也因為這樣,前陣子台南的「阿堂鹹粥」發了篇漲價文,結果被網友罵到刪文,彷彿捅到了什麼馬蜂窩。畢竟這波漲價的遠遠不只阿堂,從許多連鎖餐飲業到食衣住行育樂的各個面向,幾乎是無所不漲,許多人因此累積了許多壓力及焦慮,而阿堂就是觸動警鈴的倒楣鬼罷了。
大家為何這麼焦慮?從吃個便當或買個蔬果,都可以明顯感受到新台幣瞬間變薄;吃完想來個小確幸手搖杯,一樣大漲10-15%;想說這陣子少吃點省錢,結果房價指數也屢創新高,六都房價齊漲8-15%,全國房租也大漲8%;再不然吃少點也住遠點就好,卻發現每公升油價一路漲到30元大關…
無論怎麼省,無論怎麼退,漲價總能找上門。而盤點了一輪,唯一沒漲的,只有自己的收入。更別提還有許多人,至今尚未從疫情的經濟打擊中恢復。這叫人如何不焦慮?
更令人焦慮的還在後頭。
明明物價飆漲的感受如此真實,結果回頭卻看到中央銀行和主計處對這波物價做出「通膨還算溫和」、「物價漲幅還在控制範圍」的評論。
「等等,所以物價狂漲就只是我的錯覺嗎?」自己的感受沒有被回應的許多朋友,並不會因為政府如此輕描淡寫,就對物價的漲幅改觀,反而會陷入深深的焦慮,
但這還不是許多人焦慮的全部。主計處不僅說了物價還算溫和,又說今年GDP上看6%,兩者疊加之下,大家難免陷入了更深的焦慮,「難道自己要被台灣經濟遠遠甩在後頭了嗎?」
平心而論,這波物價上漲,不能全怪政府。畢竟全球都在疫情造成的「印鈔救市」、「原物料上漲」及「生產斷鏈」下,面臨極大的通膨威脅。這是各國都要嚴肅面對的課題,單單苛責台灣並沒有道理。
但反過來說,政府也確實有該做而沒做好的事,應該出來面對了。
第一個該做的是停止再用「物價溫和」這樣的說法來粉飾太平。若政府堅持認為自己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確實溫和,那表示統計方式出了問題,真的該好好調整了。
明明今年台灣CPI數度衝破2%警戒線,雖然沒有像一些國家爆衝到4%或5%,相較於過去幾年,確實就是物價漲勢火熱的警訊,政府至今卻依舊用「溫和可控制」來形容,真的未免太「溫和」了。
此外,如果細看主計處公布的數字,就會發現問題更大。例如11月CPI為2.84%,但細項中的「居住」竟然只有上漲1.6%,就明顯與國泰房地產指數公布的全國房價漲4%,以及房仲統計的房租8-15%漲幅都差距甚大。
當然,主計處或許會主張,房價並不在CPI統計範圍,但為何房租也只算出1.6%,相信主計處也拿不出好說法,畢竟全國房租指數,內政部至今都尚未掌握。
做出更貼近現實的統計,給出更符合實際感受的說明,是政府的第一項功課。
第二個該做的是更老實地跟國民預告,物價還會漲到多大,又要漲多久。
這波的物價上漲,明顯受到全球疫情持續延燒的影響,大量停工與缺工衝擊產能,造成包括晶片在內的各種原料及零組件及供不應求,價格水漲船高。同時,由於糧食輸出大國產量減少,糧食價格持續創新高,國際糧農組織(FAO)11月「食品價格指數」較去年同期上漲27.3%。再加上美國塞港問題嚴重,運送及生產延誤的成本也要算上一比,物價自然水漲船高。
更棘手的是,展望2023,不僅全球疫情還看不到盡頭,糧食供給也還看不出回穩跡象,再加上好不容易稍稍回穩的國際能源價格,再度受到俄羅斯可能出兵烏克蘭,而美歐可能予以制裁的影響,價格漲勢再度蠢蠢欲動。
這些當然都不是台灣所能改變的,但政府確實有必要基於上述因素,更誠懇地跟國人說明物價走向,好讓大家的消費及投資都做好準備,而不是跟人民說這是「薪資成長帶動經濟循環」,不把惡劣的外在環境說清楚,還順便捧自己一把。
第三個該做的是嚴肅面對疫情之下,產業發展不均加劇的現實,並且提出對策。
依照政府的公開說法,今年有1千萬人次接受紓困,今年GDP則上看6%,當這兩件事同時發生,絕對不會是因疫情受創的產業在短時間內迅速復甦甚至逆勢成長,而是「少數贏家」與「多數輸家」之間的差距急速拉大。當半導體為台灣賺進大量外匯,相關企業獲利及員工分紅增加的同時,更廣大的產業是在共體時艱,盡全力希望自己不被疫情打倒。
更重要的是,這些只能想著努力撐下去的企業和員工,正在被物價飆漲夾擊,眼睜睜看著原本已經很薄的利潤被原物料成本侵蝕,原本快見底的老本正在被加速花光。
這樣的焦慮,政府真的正視了嗎?除了繼續誇稱GDP 6%和「物價溫和可控制」,政府解決問題的對策為何?對於相關的利率、稅率、補助等政策工具的檢討,到底啟動了沒?
這個因物價逼漲而集體焦慮的壓力鍋,是許多國人切身感受的集合,既無法被轉移焦點,更無法被任何報喜不報憂所說服。別再輕描淡寫說幹話,誠實面對並說明問題,然後挽起袖子找解方,才是政府眼前最該做的事。
●作者:李兆立/政治工作者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