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11日電)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實驗室主任鍾南山今天說,要達到群體免疫,理論上接種疫苗者要達全體人口的83%;中國已有11.5億人全程接種,占人口的81.9%,預計年底就可達到83%的預期指標。
據廣東省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旗下新聞應用程式「南方plus」,鍾南山在2021大灣區科學論壇生命科學分論壇談及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與變異株Omicron等疫情發展走勢與應對等多個話題,並就中國疫苗接種狀況作了上述表示。
他並表示,絕大多數疫苗在接種半年後抗體水平開始下降,需加強注射。
鍾南山強調,透過疫苗建立的群體免疫,將使病毒對中國的威脅大大減弱。
他也提到,Omicron的出現帶來新的問題,但很多國家高度重視,採取嚴格管控措施,「這說明從近兩年的抗疫實踐中,世界慢慢體會到中國的做法是對的。」
不過,鍾南山說,目前應對COVID-19疫情仍面臨很多困難,部分國家患病率、病死率仍很高,背後的原因是科技發展還不夠。
他表示,包括病毒從哪裡來、中間宿主是什麼、怎麼傳給人類等,這些問題仍不清楚;對疾病的傳播規律、致病機制、早期的病生理發展過程等,「我們知道的還不夠多,這也是導致我們在疫苗、抗體和藥物方面研發滯後的原因。」(編輯:繆宗翰/周慧盈)1101211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並表示,絕大多數疫苗在接種半年後抗體水平開始下降,需加強注射。
鍾南山強調,透過疫苗建立的群體免疫,將使病毒對中國的威脅大大減弱。
他也提到,Omicron的出現帶來新的問題,但很多國家高度重視,採取嚴格管控措施,「這說明從近兩年的抗疫實踐中,世界慢慢體會到中國的做法是對的。」
不過,鍾南山說,目前應對COVID-19疫情仍面臨很多困難,部分國家患病率、病死率仍很高,背後的原因是科技發展還不夠。
他表示,包括病毒從哪裡來、中間宿主是什麼、怎麼傳給人類等,這些問題仍不清楚;對疾病的傳播規律、致病機制、早期的病生理發展過程等,「我們知道的還不夠多,這也是導致我們在疫苗、抗體和藥物方面研發滯後的原因。」(編輯:繆宗翰/周慧盈)11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