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報》報導,台灣新住民人口已達50多萬人,其中其中東南亞配偶佔所有外國人比例約為40%,他們在台灣落地生根,成立新家庭、孕育下一代,逾百萬名新住民及新二代儼然成為台灣不容忽視的新力量。然而,台灣主流社會對於東南亞新住民仍普遍存在歧視,不僅使得這群新台灣人與身處的環境有所隔閡,更因此造成了他們的下一代子女自我認同感低,甚至隱藏自己的身份,不敢學習和使用母親的語言。
淡江大學教授、同時也是新住民之子的何景榮對這個議題感受深刻,但他選擇用積極的態度面對歧視,打破社會中根深柢固的刻板印象。何景榮接受《四方報》時透露,他與其他孩子不同的點在於,以自己母親為印尼人為榮,更以會說流利的中文與印尼語感到驕傲,他認為新二代的身份之於他,娓對是優勢而非劣勢。
何景榮的爸爸是台灣人、媽媽是印尼人,他在印尼出生後不久全家搬來台灣,從小在中文與印尼話雙語環境中成長,他認為新二代就是台灣人,自己與一般台灣同學的差異只在他從小會講印尼話而已。
何景榮強調,台灣有八成以上新二代不會講母親或父親家鄉的語言,對此他感到非常可惜。他表示自己從小就非常享受與母親講印尼話的特權,並開玩笑的點出其中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在公共場所說別人的壞話,旁人卻都聽不懂。
從小成績優異的他,最喜歡在自己國文拿高分時,同學以半嘲弄半打趣的方式逼問他,「你是印尼人,國文考那麼好?」他心中不禁沾沾自喜,默默想到同學的國文竟然考輸一個「印尼人」。
「新二代身分在我生命中,我一直覺得是一個向上的動力,因為我們是最國際化的一群台灣人。」何景榮希望勉勵所有新二代,「從小說雙語的孩子,絕對是一種優勢。」
密西根州立大學於2019「雙語腦的優勢」 (Advantages of a Bilingual Brain)文章中提到,會講兩種語言的孩子會有超越常人的專注能力,並能非常容易的轉換自己的回應,展現出他們「認知變通」(cognitive flexibility) 的能力。何景榮指出,一個人不會因為學一種語言,另一種語言能力就會變差,他希望用自己的例子鼓勵和他有相同背景的新二代豫解說母語的好處,以自己的身分為榮。
他提到,台灣許多人對於新住民有偏見,認為這群人能力不好,或是新二代的中文能力不及土生土長的台灣孩子。何景榮回憶起自己快念完博士學位時,還會有國立大學的教授、院長向他請教是否應該增設一個特別的課程,讓像他一樣的新二代加強中文能力。
以「新二代中文不好」的刻板印象為出發點提出相對突兀的建議,讓何景榮不禁想到,自己明明跟其他台灣人無異,甚至超越一般人獲得獎學金赴美攻讀博士學位,平常也都以中文與他人溝通,這樣的他,竟然可能與「中文不好」畫上等號?這不是歧視、誤解,又是什麼呢?
何景榮曾在2020年代表台灣民眾黨參選台北市第三選區(中山、北松山)立委,他表示當初決定參選很大原因是想讓所有人看到:「哈囉!我會說中文,而且我的能力、辯論能力和罵人能力,絕對不會輸給任一個一般的台灣人。」
他也積極爭取機會上政論節目大秀口才,並且在報章雜誌選寫專欄,讓大家了解新二代實際的樣貌。即使最後落選,但何景榮並不後悔參選的決定,至少透過這次的政治行動,何景榮親自站到第一線,與民眾面對面互動,顛覆台灣社會舊有的刻板印象,看到新住民的能力和潛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何景榮的爸爸是台灣人、媽媽是印尼人,他在印尼出生後不久全家搬來台灣,從小在中文與印尼話雙語環境中成長,他認為新二代就是台灣人,自己與一般台灣同學的差異只在他從小會講印尼話而已。
何景榮強調,台灣有八成以上新二代不會講母親或父親家鄉的語言,對此他感到非常可惜。他表示自己從小就非常享受與母親講印尼話的特權,並開玩笑的點出其中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在公共場所說別人的壞話,旁人卻都聽不懂。
從小成績優異的他,最喜歡在自己國文拿高分時,同學以半嘲弄半打趣的方式逼問他,「你是印尼人,國文考那麼好?」他心中不禁沾沾自喜,默默想到同學的國文竟然考輸一個「印尼人」。
「新二代身分在我生命中,我一直覺得是一個向上的動力,因為我們是最國際化的一群台灣人。」何景榮希望勉勵所有新二代,「從小說雙語的孩子,絕對是一種優勢。」
密西根州立大學於2019「雙語腦的優勢」 (Advantages of a Bilingual Brain)文章中提到,會講兩種語言的孩子會有超越常人的專注能力,並能非常容易的轉換自己的回應,展現出他們「認知變通」(cognitive flexibility) 的能力。何景榮指出,一個人不會因為學一種語言,另一種語言能力就會變差,他希望用自己的例子鼓勵和他有相同背景的新二代豫解說母語的好處,以自己的身分為榮。
他提到,台灣許多人對於新住民有偏見,認為這群人能力不好,或是新二代的中文能力不及土生土長的台灣孩子。何景榮回憶起自己快念完博士學位時,還會有國立大學的教授、院長向他請教是否應該增設一個特別的課程,讓像他一樣的新二代加強中文能力。
以「新二代中文不好」的刻板印象為出發點提出相對突兀的建議,讓何景榮不禁想到,自己明明跟其他台灣人無異,甚至超越一般人獲得獎學金赴美攻讀博士學位,平常也都以中文與他人溝通,這樣的他,竟然可能與「中文不好」畫上等號?這不是歧視、誤解,又是什麼呢?
何景榮曾在2020年代表台灣民眾黨參選台北市第三選區(中山、北松山)立委,他表示當初決定參選很大原因是想讓所有人看到:「哈囉!我會說中文,而且我的能力、辯論能力和罵人能力,絕對不會輸給任一個一般的台灣人。」
他也積極爭取機會上政論節目大秀口才,並且在報章雜誌選寫專欄,讓大家了解新二代實際的樣貌。即使最後落選,但何景榮並不後悔參選的決定,至少透過這次的政治行動,何景榮親自站到第一線,與民眾面對面互動,顛覆台灣社會舊有的刻板印象,看到新住民的能力和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