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5歲洪女士退休後在家含飴弄孫,每天推嬰兒車帶孫子到公園玩耍,但近半年走路經常感到右邊髖部異常疼痛,且痛到走路都有困難,透過各種保守療法均不見效,赴醫檢查確診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後,疼痛狀況大幅改善。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股骨頭壞死 女性發生因不明居多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蔡孟學表示,股骨頭壞死好發於30~50歲的青壯年,創傷性原因為股骨頭部位脫臼或合併骨折造成,非創傷性與酗酒和使用類固醇有關,其中約10%~15%為原發性病人,既無創傷史,也無相關疾病;男性患者治病原因多為飲酒,女性則以不明原因居多。  

非侵入性治療效果不佳 考慮手術治療

蔡孟學主治醫師指出,目前針對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治療包含非侵入性治療與手術治療,前者包括改善生活習慣、藥物、體外震波治療和高壓氧治療,若上述治療效果不佳,就須進一步採取手術,例如核心減壓手術或人工髖關節置換等。

不過,由於臨床上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病人,發病年紀相較於退化性髖關節炎來得年輕,且正值高度功能需求的年齡,因此早期(第一、第二期)患者,會建議透過核心減壓手術治療,但如接受過各種非侵入性療法,或是核心減壓手術後仍無法改善症狀者,則會透過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改善疼痛感。

多項因素影響預後 早期發現可避免人工髖關節置換

當診斷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時,其臨床分期、壞死的部位及大小、是否為酒精或類固醇所引起、是否合併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等疾病,均會影響各種治療的預後。

蔡孟學主治醫師建議,依照目前的研究證據顯示,手術治療仍為主流,早期發現仍可期待核心減壓手術的療效,第三、第四期的患者則施以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以期達到解除疼痛,並恢復行走、負重等功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嬤陪孫散步右腿痛到彎腰 就醫驚見「股骨頭壞死」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