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美中角力、台美關係升溫,台海局勢詭譎,為防中國軍事行動,國際間要求防衛台灣的呼聲也隨之高調。只是習近平眼下身處中共19屆六中全會,距離延任計畫只剩最後一塊拼圖,外界大多認為一旦完成集權目標,武統台灣恐將不再是口號。而中國官方近日鼓勵當地民眾囤糧、遣派共軍擾台等戰術,就是為了製造恐慌心理,以「狼來了」手法大打前哨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商務部日前鼓勵國內民眾貯存民生物資、生活必須品,加上網路上出現大批台灣民眾儲備戰時物資、街頭有軍事武器魚貫出入等畫面,引發中國民眾多揣測「就快武統」,台海戰爭將爆發等說法,各地出現搶購囤物熱潮。儘管中國官媒出面澄清這是疫情考量,但也有不少人將此視為中國「勸統」心理戰的一環,更是為「武統」鋪路。

中國菜價飆漲比肉還貴 當局籲囤貨引發開戰聯想

本月1日中國商務部印發通知,鼓勵家庭「根據需要儲存一定數量的生活必需品,滿足日常生活和突發情況需要」,不到兩天消息傳遍中國各地,北京超市出現搶購熱潮,大批白米、麵條、油品和調味料遭搶購一空,連店員都還來不及補上貨架就被民眾搶去結帳,就連線上訂單也狂銷,淘寶網上網友搶購的產品包括大米、醬油、辣椒醬和即食泡麵,京東上最熱門的搜索詞則是「家庭囤貨清單」,甚至有民眾一口氣購買了600斤大米,導致社區出現缺貨現象。

▲不少中國民眾發現近期菜價「比肉還貴」直呼吃不消,中國農業農村部今日也坦言確實近期漲幅較同期來得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當局鼓勵囤糧的通知,造成中國各地出現搶購熱潮。(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自今年10月以來,中國受極端氣候影響,蔬菜因暴雨汛情而價格狂飆,加上疫情不定時爆發增加產銷銜接難度,市場甚至一度出現「菜比肉還貴」的詭異現象,中國官媒澄清通知本意純粹是怕疫情擴散恐讓人們措手不及,各地政府、糧食儲備司也保證儲量充足,但從搶購熱潮可看出,民眾對於「兩岸和平」說法的信任並不那麼踏實、有底氣。山東濟南、安徽合肥和江蘇南京等地政府發放「人防戰備應急包」,裝有許多急救備戰物資,例如滅火毯、醫藥箱、逃生繩等,還培訓民眾如何防範空襲,似乎有意給予外界「台海即將開戰」的暗示。

民間對於開戰的想像同樣在網路社群發酵,微博上先是瘋傳「台灣民眾開始儲存求生物資」的假消息,又出現解放軍將大批的重裝武器車開上福州街頭、鳴放空襲警報的畫面,網紅武漢凱叔一篇《統一後,台灣省買房怎麼選?》的分析文更是掀起熱議話題。種種行為被視為中國技巧性「逼統」策略,以官方武統、民間勸統的輿論壓力,試圖製造人心惶惶氛圍,反觀台灣民眾卻多半處於「警惕但不慌張」的狀態,給出的回應幾乎冷靜到可說是「無感」。


台美關係升溫 軍事衝突、喊狼來台人普遍無感

台美關係近年日漸緊密,對中國武統威脅保持冷靜態度除了「狼來了」喊太多次外,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屢次於受訪時公開承諾,若台灣遭受攻擊,美國會「防衛台灣」也是一劑強心針。儘管白宮發言人多次在拜登發言後低調回應指出,美國會堅決遵守《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不會單方面改變一中原則,但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發布聲明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體系,總統蔡英文接受《CNN》訪問證實確有美軍在台協訓等種種事實,皆顯示美國在長期「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政策下維持「一中原則」,但在國際外交上抱持的友台態度亦為真。

▲(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拜登政府對台友好的態度表露無遺。(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美國參眾議員今年兩度訪台同樣顯示台美關係友好。第一次是在今年6月6日,美國聯邦參議院達克沃絲(LaddaTammy Duckworth)、蘇利文(Daniel ScottSullivan)、昆斯(Christopher Andrew Coons)等3位參議員訪問團抵台後,宣布美國將捐贈台灣75萬劑疫苗,第二次則是於昨(9)晚搭乘海軍行政專機抵台訪問。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受訪時指出,美國國會代表訪台十分正常,也符合美方在《台灣關係法》的義務。

然而美方也時時謹慎權衡美中關係,隨著前總統川普下台、拜登就職,美中關係悄然改善許多,但參眾議員搭乘軍機訪台安撫民心同時,也不願看見外交衝突演變為武力軍事行動,對北京推動軍事現代化和日益擴大的核武也頗有防備。外媒引述知情人士指出,連續21個月未出訪的習近平上個月和美方達成共識,將舉辦一場視訊「拜習會」,最快下周進行,確切日期仍在協商中。

▲(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習拜會」採視訊方式進行,試圖避免美中衝突外,對於中國發展核武、台灣問題恐怕難有共識。(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試探拜登政府、專注六中全會 習近平「續任之路」不容有失

已經近兩年未曾出訪的習近平,為何近來對台不斷文攻武嚇製造恐慌情緒,「武統、勸統」雙管齊下,又要和拜登進行視訊高峰會,外界多半猜測這都是為了順利搬開習近平「續任之路」上的大石,奠定繼續執政的歷史合法性。

中共第19屆六中全會8日在北京開幕,會議將通過中共歷史上第3個「歷史決議」,預計回顧建黨百年歷史,並凸顯國家主席習近平執政9年以來的功績,也被外界視為習近平鞏固自己作為劃時代領袖地位的時刻,官媒《新華社》更在六中全會前以特稿方式刊登了超過萬字的系列報導,盤點習近平執政以來的種種功績,頗有造神抬轎之勢。

▲相較於鄧小平不敢在第2份決議中自我標榜,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儼然以「總結者」自居,在第3份決議中歸納中共建黨百年的「重大成就」。資料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第3份決議中歸納中共建黨百年的「重大成就」,外界認為這是他合理化自己續任執政權的作法。資料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習近平這幾次發布物資、糧食預警、常態性派遣共機擾台,一來是反擊拜登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表態,二來也是營造兩岸開戰的氣氛,讓國內民眾將注意力轉移到戰備儲糧、民生物資和台海問題,從而鼓動民眾支持中共領導層。「狼來了」不只喊給美國政府聽,喊給台灣人民聽,更是喊給中國自己人聽,一旦習近平順利度過2022年底召開中共20大之前的關鍵時期,成功強化自己的權威,就有更大可能取得再掌權5年的任期,完成集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