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自購59.4萬劑的AZ「即期」疫苗,引發政壇口水戰。柯文哲昨天先是批評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智商不到70」,後來又更正說「莊人祥當我智商不到70」。結果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回說,「縱使智商只有70,我也不會這樣做(指蓄意拖延疫苗到貨時間)」。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莊人祥跟陳時中的智商當然不會只有70,為了這59.4萬劑月底到期的疫苗,讓自己被K得滿頭包、讓指揮中心背負罵名,陳時中跟莊人祥的「政治智商」顯然不及格。

疫苗問題的本質,其實不在是否即期,而是供需。舉例來說,假如這批疫苗來的時間是4、5個月前,國內疫苗最缺、很多國人甚至不惜花大錢去帛琉、甚至美國打疫苗的時候,即便效期更短也是即時雨,國人必然會給指揮中心熱烈的掌聲,感謝指揮中心保護了更多國人的健康。

但現在的情況跟幾個月前完全不同,隨著疫苗施打率的提高,疫苗的打氣也逐漸遞減,如今還沒施打疫苗的民眾,很多都是對「打疫苗」這件事有較多的疑慮,不肯打疫苗;而非因為疫苗不足,打不到疫苗。

日前指揮中心才因為民眾預約施打的情況不如預期,兩度加開第12期AZ接種預約,但12期前後3次的預約,最終仍達不到指揮中心想要的數量。近來,多個地方政府更已經設置了不需預約、隨到隨打的施打站,甚至有地方祭出施打的獎勵措施,顯然疫苗的急迫需求已經不存在了。

對於為何要進這59.4萬劑AZ疫苗,指揮中心的說法一變再變。11月6日莊人祥的說法是「全球都在搶貨,其實原本來的劑量更多,但評估國內疫苗量能發現,11月底可能接種不完,所以改訂59.4萬劑而已,之後也會加緊接種」。

但才過了一天,莊人祥的說法就變成,是因為國內還有180萬人在等AZ第2劑,這批貨到手之後,手上的疫苗量與這群人的需求「打平」,評估「一定打得完」,所以同意「接收」這批疫苗到貨。

又過了一天,陳時中親上火線,又變成國內還有226萬人等AZ第2劑,如果沒這批疫苗,這些人就沒疫苗打,「需求是存在的」。但陳時中同時又說,不會因為要把這59.4萬劑打完,而損及混打,「如果有開放混打,59萬打不完,我們也在所不惜」。

前一天莊人祥說有180萬人等AZ第2劑,隔天陳時中就打莊人祥的臉,說有226萬人在等。前一天莊人祥才說「一定打得完」,隔天陳時中就說「打不完也在所不惜」。陳時中跟莊人祥到底是有人說謊,還是真的智商低?

進銷存是管理的基本,要討論該不該進這批疫苗,除了上述的需求之外,也必須要搞清楚政府手中到底還有多少AZ。民眾黨立委賴香伶公開表示,調閱疫苗文件跟AZ採購合約,卻發現當中有1/3被塗黑;國民黨立委費鴻泰則表示,在59萬劑疫苗進來之後,他跟疾管署要庫存AZ的資料,結果得到的答案是「沒有」、「沒有統計」、「忙到沒有時間統計」。

試問,如果衛福部連自己手中剩下多少劑AZ都搞不清楚,又如何評估需不需要這批疫苗,如何得出沒這批疫苗會打不到的結論?

當初國人希望瞭解疫苗採購的情況,指揮中心一再以機密、會影響疫苗採購為由拒絕,國人也就給指揮中心最大的權限、最少的監督,讓指揮中心好做事。結果指揮中心回報國人的卻是,該搶疫苗的時候搶不到,疫苗相對不缺的時候,買到一堆即期疫苗。

《傳染病防治法》與《嚴重特殊性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之所以給政府、指揮中心如此大的「空白授權」,就是希望能夠提高政府與病毒對抗的效率,讓政府的必要緊急作為不須要經過原本的繁瑣程序,讓官員作為不會綁手綁腳。

但從疫苗採購至今,指揮中心是在哪一件事情上展現了應有的效率?「3+11」落後部署在前,推諉卸責在後;鴻海捐贈BNT冷言冷言,先說一定買不到,再說鴻海買的BNT快要過期;結果今天到手的AZ比當初嘲笑鴻海的效期還短。《特別條例》在指揮中心毫無節制的使用下,已經成為少數人為所欲為的保護傘了。

《特別條例》原本是為了提高效率,但長期空白授權、長期不必受監督的結果,已經導致連效率都不被監督,結果反而導致政府效能、效率的低落,「即期疫苗」事件充分顯現了緊急授權被濫用的惡果。這樣的《特別條例》跟指揮中心,是該儘早退場了。
 

●作者:單厚之/資深媒體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