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股一萬七千點得而復失,不少族群率先拉回,有財經媒體欽點5大低本益比族群,提醒讀者,股價領先反應基本面,低本益比絕非漲幅的保證,仍需搭配未來產業趨勢與籌碼變化,才能掌握獲利契機。
依財經媒體的統計,台股目前本益比大約14倍,低於5年平均,其中,低於8倍的公司,集中在5大族群,以面板股和航運股最低,普遍都只有4倍,營建股次之,落在4到6倍之間,而金融股和PC品牌股,則約為6到8倍之間。
乍看之下,本益比都很便宜,但如果閉著眼睛出手搶買,可能就會違背了「景氣循環股應賣在低本益比、買在高本益比」的操作原則。以友達來說,上半年EPS為3.31元,甚至有外資喊全年EPS挑戰7元,但股價在4月底見高點35元之後,就一路狂跌,目前只剩17元,等於直接腰斬。
主要還是因為隨著全球疫情好轉,戶外活動大增,被歸為「宅經濟」的面板股,報價反轉向下,單單10月下旬,就創了史上單月最大跌幅,主流55吋大跌2成,32吋的價格跟3個月前相比,也跌掉一半;業界人士甚至預估,報價極有可能跌到明年1月。
建議投資人,掉下來的刀子不要亂接,只要報價還沒明顯止血,股價就還有續跌的空間,而當報價陷入谷底、跌無可跌,法人也開始默默佈局時,就能伺機卡位,賺取下一波的景氣回升財。
航運股也有類似狀況,以長榮為例,從7月初高點224元,迅速下跌,目前股價只剩95元,大幅領先SCFI指數走跌,投信幾乎天天賣,也許短線跌深會反彈,但長線格局偏弱,說明了操作這類景氣循環股,難度比想像中還要高。
相較之下,PC品牌股,包括:華碩、技嘉等,雖也被視為「解封受害股」,但近年採取高股利政策,即使所屬產業已是紅海,仍有各自的競爭利基,在低利時代,還能吸引穩健保守的長線投資人。
至於營建股,市場雜音也不少,今年受惠通膨,房市價量齊揚,然原物料成本大增,營建股獲利受干擾,法人買盤並不積極,在中南部買氣遠勝北部的情況下,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多觀察以中南部推案為主的建商,像是總太、京城、德昌等後市變化,再決定是否入手。
而5大低本益比族群中,內外資同步進駐的,唯有金融股,畢竟擁有升息題材,且殖利率突出,被視為進可攻退可守的族群。同樣要提醒投資人,如無太多意外,明年金融股整體獲利會比今年衰退,主因還是各金控旗下的資本利得會縮水,金融股的獲利回歸正常軌道,不會像今年EPS動輒10元起跳。
不過,這樣也有個好處,繳出來的成績單更為扎實,而不是虛胖,官股金控配息佳、民營則成長性略高,各有優點,如何選擇,就看個人需求。但莫忘,聯準會極可能11月開始進行縮減QE,到時,台股將更動盪,金融股即使相對抗跌,也會跟跌,所以,想存金融股的人,分批慢慢買,依舊是最佳策略!
●作者:盧燕俐/資深財經媒體人、企業財經顧問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乍看之下,本益比都很便宜,但如果閉著眼睛出手搶買,可能就會違背了「景氣循環股應賣在低本益比、買在高本益比」的操作原則。以友達來說,上半年EPS為3.31元,甚至有外資喊全年EPS挑戰7元,但股價在4月底見高點35元之後,就一路狂跌,目前只剩17元,等於直接腰斬。
主要還是因為隨著全球疫情好轉,戶外活動大增,被歸為「宅經濟」的面板股,報價反轉向下,單單10月下旬,就創了史上單月最大跌幅,主流55吋大跌2成,32吋的價格跟3個月前相比,也跌掉一半;業界人士甚至預估,報價極有可能跌到明年1月。
建議投資人,掉下來的刀子不要亂接,只要報價還沒明顯止血,股價就還有續跌的空間,而當報價陷入谷底、跌無可跌,法人也開始默默佈局時,就能伺機卡位,賺取下一波的景氣回升財。
航運股也有類似狀況,以長榮為例,從7月初高點224元,迅速下跌,目前股價只剩95元,大幅領先SCFI指數走跌,投信幾乎天天賣,也許短線跌深會反彈,但長線格局偏弱,說明了操作這類景氣循環股,難度比想像中還要高。
相較之下,PC品牌股,包括:華碩、技嘉等,雖也被視為「解封受害股」,但近年採取高股利政策,即使所屬產業已是紅海,仍有各自的競爭利基,在低利時代,還能吸引穩健保守的長線投資人。
至於營建股,市場雜音也不少,今年受惠通膨,房市價量齊揚,然原物料成本大增,營建股獲利受干擾,法人買盤並不積極,在中南部買氣遠勝北部的情況下,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多觀察以中南部推案為主的建商,像是總太、京城、德昌等後市變化,再決定是否入手。
而5大低本益比族群中,內外資同步進駐的,唯有金融股,畢竟擁有升息題材,且殖利率突出,被視為進可攻退可守的族群。同樣要提醒投資人,如無太多意外,明年金融股整體獲利會比今年衰退,主因還是各金控旗下的資本利得會縮水,金融股的獲利回歸正常軌道,不會像今年EPS動輒10元起跳。
不過,這樣也有個好處,繳出來的成績單更為扎實,而不是虛胖,官股金控配息佳、民營則成長性略高,各有優點,如何選擇,就看個人需求。但莫忘,聯準會極可能11月開始進行縮減QE,到時,台股將更動盪,金融股即使相對抗跌,也會跟跌,所以,想存金融股的人,分批慢慢買,依舊是最佳策略!
●作者:盧燕俐/資深財經媒體人、企業財經顧問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