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鴻海科技日展出三款電動車讓人驚豔,包括Model C電動跨界休旅、Model E電動豪華房車,以及電動巴士MODEL T讓電動車討論度破表。雖然一開始許多同業並不看好,但短短一年推出三款原型車也給足動力與信心。有分析師就認為「勢在必行」!這是世界趨勢,「如果什麼都不做,整個大餅反而會被國外拿走。」另外,分析師也分享,電動車產業中,投資人應該先關注哪個領域。
啟發投顧分析師陳威伯指出,極端氣候讓減碳成為全世界趨勢,再加上2035年歐盟就要全面禁止燃油車銷售,全球汽車一定往新能源車或是電動車領域去發展。他坦言,其實相較國外,台灣電動車的步伐已經有點慢了,特斯拉已經做出許多車款,成績也越做越好,鴻海跨足電動車勢必要花更多心力。
陳威伯表示鴻海是製造業出身,是全世界最大、非常強大的代工廠,但鴻海跨足到電動車領域上還是有相對的門檻,因為光是一台電動車中,就有4成成本是電池模組,而這部分恰好就是鴻海所缺乏的,因此他集各家之所長成立MIH聯盟,就是為了縮短相關的研發時間,尤其跟裕隆合資成立鴻華,同樣是為了放大綜效。
陳威伯指出,雖然業界一開始並不看好,但短短一年推出三款原型車也替這個產業給了一股動力。尤其,裕隆旗下納智捷早在10年前就開始在發展電動車,裕隆與鴻海強強聯手,讓許多人都非常期待,事實上也勢在必行,因為這是一個趨勢方向,如果什麼都不做,整個大餅就會被國外拿走了。
至於電動車產業中,投資人可以先關注哪個領域較有機會呢?陳威伯表示,可以把電動車想像成是比較大台的平板或者是手機,未來絕對都是走智能,經由面板來控制,裡頭元件可能多達上萬個。而電動車上游就是在第三代半導體、電子元件的製造,還有包括像是軟體的部分。中游則是像充電站還有充電模組,至於下游就是整車製造。
陳威伯說,剛提到的電池方面,目前台灣著墨的僅有電池材料,相關電池的封裝與模組困難度比較高。但上游部分,如MCU(微控制器)、第三代半導體SIC都是台灣的強項,建議投資人可往這方面去尋找。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投資人,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學習正確的投資觀念才能將損失的風險降至最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威伯表示鴻海是製造業出身,是全世界最大、非常強大的代工廠,但鴻海跨足到電動車領域上還是有相對的門檻,因為光是一台電動車中,就有4成成本是電池模組,而這部分恰好就是鴻海所缺乏的,因此他集各家之所長成立MIH聯盟,就是為了縮短相關的研發時間,尤其跟裕隆合資成立鴻華,同樣是為了放大綜效。
陳威伯指出,雖然業界一開始並不看好,但短短一年推出三款原型車也替這個產業給了一股動力。尤其,裕隆旗下納智捷早在10年前就開始在發展電動車,裕隆與鴻海強強聯手,讓許多人都非常期待,事實上也勢在必行,因為這是一個趨勢方向,如果什麼都不做,整個大餅就會被國外拿走了。
至於電動車產業中,投資人可以先關注哪個領域較有機會呢?陳威伯表示,可以把電動車想像成是比較大台的平板或者是手機,未來絕對都是走智能,經由面板來控制,裡頭元件可能多達上萬個。而電動車上游就是在第三代半導體、電子元件的製造,還有包括像是軟體的部分。中游則是像充電站還有充電模組,至於下游就是整車製造。
陳威伯說,剛提到的電池方面,目前台灣著墨的僅有電池材料,相關電池的封裝與模組困難度比較高。但上游部分,如MCU(微控制器)、第三代半導體SIC都是台灣的強項,建議投資人可往這方面去尋找。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投資人,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學習正確的投資觀念才能將損失的風險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