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燒燙傷意外 「沖脫泡蓋送」要做對
燒燙傷是國人最常面臨的外傷事件,除了瞭解燒燙傷的正確處置,也要避免增加傷口感染的「NG行為」。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羅陽醫師指出,處理燒燙傷的基本原則為「沖、脫、泡、蓋、送」。受傷後的第一步,先以流動自來水「沖」洗,至少15至30分鐘,可降低發炎反應。燒燙傷部位被衣物覆蓋住時,可沖洗傷口15至30分鐘再「脫」除衣物,並繼續沖洗傷口20至30分鐘。
羅陽醫師提醒,若是年紀較小的孩童燒燙傷,僅需讓浸「泡」患部即可,不需要整個人浸泡在水裡,避免小朋友發生失溫危險。泡水後再「蓋」上乾淨毛巾或衣物,如果傷口逐漸惡化或產生水泡,應盡快「送」至醫療單位做後續處理。
自行將水泡擠破 當心增感染風險
不少人為讓傷口滲液流出,會自行將燒燙傷水泡弄破。羅陽醫師說明,傷口水泡面積若小於0.5公分,建議勿將之擠破,弄破水泡反而增加感染機率。如果是大面積水泡,直徑大於2-3公分,建議盡速就醫接受引流處置。此外,若是水泡長容易碰撞摩擦的部位,也應該先至醫療院所就診,降低感染風險。
羅陽醫師提醒,慢性病族群處理傷口時更應謹慎小心,包括慢性病患者、洗腎、年長者等免疫力不佳患者,減少傷口感染相當重要。一般而言,醫師會視傷口大小和嚴重程度,處置燒燙傷專用的抗生素藥膏。不過,部份燒燙傷藥膏以「磺胺類」為主要成分,可能會造成某些患者過敏,在投藥時應與醫師詳細討論。
誤用優碘處理傷口 恐易留下疤痕
發生燒燙傷狀況時,有些民眾選擇在家「DIY」,用優碘或雙氧水清理患部。羅陽醫師表示,優碘有殺菌效果,但燒燙傷所造成的水泡或傷口通常較為乾淨,較少需要用到酒精、優碘消毒,且優碘與酒精具刺激性,會使傷口癒合速度變慢。反之,當發生意外摔倒、割傷等皮肉傷時,使用優碘消毒較為適當。
如無法就醫或需要在家處理傷口,醫師建議,塗抹優碘30秒後用生理食鹽水清潔,避免過度刺激傷口而使傷口惡化;或因為色素沉澱造成顏面部、身體外顯部位的傷口太過明顯,留下持續性的疤痕。
坊間流傳燒燙傷時可以「牙膏」等成份幫助傷口復原,羅陽醫師提醒,黏稠物質如麵粉、牙膏、蜂蜜、絲瓜水,都不建議用於燒燙傷或外傷傷口上。這些成份會讓傷口更不容易散熱,降低痊癒速度,甚至引發其他問題。比如不少人有接觸性皮膚炎,受傷後再使用絲瓜水更易引起過敏。醫師提醒,燒燙傷發生時,如果沒有適合處置的醫藥用品應盡快就醫,避免傷口更為嚴重。
傷口深淺有差異 用敷料不必每天換藥
羅陽醫師表示,照護燒燙傷要注意傷口的「濕潤性」,過於乾燥反而會讓癒合速度變慢。一般情形之下,傷口若無明顯水泡,可用抗生素藥膏搭配紗布覆蓋。倘若傷口面劑較大,甚至有水泡或滲液,單用紗布則癒合速度較慢,換藥時也會磨擦新生皮膚,可使用親水性敷料吸附滲液,並降低傷口摩擦及每次換藥的不適感。
羅陽醫師解釋,燒燙傷可分成四級,以二度燒燙傷來看,可分成「淺二級燒燙傷」和「深二級燒燙傷」。淺二級燒燙是指傷口深度止於「乳突層」,後續照護較無需擔憂疤痕。深二級燒燙傷則是傷口達到真皮深層,只用一般藥膏應急恐造成表皮不易生長,傷口恢復變慢。通常會以抗生素藥膏搭配人工皮等敷料,減少留下永久疤痕的機會。
羅陽醫師說明,傷口大小和濕潤程度,會影響換藥次數和治療方式。傷口較淺時,每天換藥1-2次搭配抗生素藥膏即可。倘若滲出大量組織液,則建議使用親水性敷料。現在不少敷料僅須2-3天換藥一次,就能持續幫助傷口恢復,不需要每天換藥。
真皮層受傷未必有感 及時處理避免感染
羅陽醫師提醒,一般人受傷時會到醫院就診,往往是因為有疼痛感,但是傷口深度達到真皮層時,有可能是「沒有感覺」的傷口,若因此忽略傷口問題而延誤就醫,可能會使後續治療更加困難。另外,燒燙傷若產生多處水泡,也應該馬上就醫治療,及時進行滲液引流等處置,才能避免感染風險。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羅陽醫師提醒,若是年紀較小的孩童燒燙傷,僅需讓浸「泡」患部即可,不需要整個人浸泡在水裡,避免小朋友發生失溫危險。泡水後再「蓋」上乾淨毛巾或衣物,如果傷口逐漸惡化或產生水泡,應盡快「送」至醫療單位做後續處理。
自行將水泡擠破 當心增感染風險
不少人為讓傷口滲液流出,會自行將燒燙傷水泡弄破。羅陽醫師說明,傷口水泡面積若小於0.5公分,建議勿將之擠破,弄破水泡反而增加感染機率。如果是大面積水泡,直徑大於2-3公分,建議盡速就醫接受引流處置。此外,若是水泡長容易碰撞摩擦的部位,也應該先至醫療院所就診,降低感染風險。
羅陽醫師提醒,慢性病族群處理傷口時更應謹慎小心,包括慢性病患者、洗腎、年長者等免疫力不佳患者,減少傷口感染相當重要。一般而言,醫師會視傷口大小和嚴重程度,處置燒燙傷專用的抗生素藥膏。不過,部份燒燙傷藥膏以「磺胺類」為主要成分,可能會造成某些患者過敏,在投藥時應與醫師詳細討論。
誤用優碘處理傷口 恐易留下疤痕
發生燒燙傷狀況時,有些民眾選擇在家「DIY」,用優碘或雙氧水清理患部。羅陽醫師表示,優碘有殺菌效果,但燒燙傷所造成的水泡或傷口通常較為乾淨,較少需要用到酒精、優碘消毒,且優碘與酒精具刺激性,會使傷口癒合速度變慢。反之,當發生意外摔倒、割傷等皮肉傷時,使用優碘消毒較為適當。
如無法就醫或需要在家處理傷口,醫師建議,塗抹優碘30秒後用生理食鹽水清潔,避免過度刺激傷口而使傷口惡化;或因為色素沉澱造成顏面部、身體外顯部位的傷口太過明顯,留下持續性的疤痕。
坊間流傳燒燙傷時可以「牙膏」等成份幫助傷口復原,羅陽醫師提醒,黏稠物質如麵粉、牙膏、蜂蜜、絲瓜水,都不建議用於燒燙傷或外傷傷口上。這些成份會讓傷口更不容易散熱,降低痊癒速度,甚至引發其他問題。比如不少人有接觸性皮膚炎,受傷後再使用絲瓜水更易引起過敏。醫師提醒,燒燙傷發生時,如果沒有適合處置的醫藥用品應盡快就醫,避免傷口更為嚴重。
傷口深淺有差異 用敷料不必每天換藥
羅陽醫師表示,照護燒燙傷要注意傷口的「濕潤性」,過於乾燥反而會讓癒合速度變慢。一般情形之下,傷口若無明顯水泡,可用抗生素藥膏搭配紗布覆蓋。倘若傷口面劑較大,甚至有水泡或滲液,單用紗布則癒合速度較慢,換藥時也會磨擦新生皮膚,可使用親水性敷料吸附滲液,並降低傷口摩擦及每次換藥的不適感。
羅陽醫師解釋,燒燙傷可分成四級,以二度燒燙傷來看,可分成「淺二級燒燙傷」和「深二級燒燙傷」。淺二級燒燙是指傷口深度止於「乳突層」,後續照護較無需擔憂疤痕。深二級燒燙傷則是傷口達到真皮深層,只用一般藥膏應急恐造成表皮不易生長,傷口恢復變慢。通常會以抗生素藥膏搭配人工皮等敷料,減少留下永久疤痕的機會。
羅陽醫師說明,傷口大小和濕潤程度,會影響換藥次數和治療方式。傷口較淺時,每天換藥1-2次搭配抗生素藥膏即可。倘若滲出大量組織液,則建議使用親水性敷料。現在不少敷料僅須2-3天換藥一次,就能持續幫助傷口恢復,不需要每天換藥。
真皮層受傷未必有感 及時處理避免感染
羅陽醫師提醒,一般人受傷時會到醫院就診,往往是因為有疼痛感,但是傷口深度達到真皮層時,有可能是「沒有感覺」的傷口,若因此忽略傷口問題而延誤就醫,可能會使後續治療更加困難。另外,燒燙傷若產生多處水泡,也應該馬上就醫治療,及時進行滲液引流等處置,才能避免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