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產業長期重北輕南,北部提供絕對多數的工作機會!因此許多年輕人一出社會,就往北部尋找求職、就業,成為了所謂的「北漂族」。近年來,政經話題南移、南科中科熱度升高,北漂族倦鳥歸巢,回得去嗎?根據《104玩數據》公布的資料中,中南部工作機會近七年來成長逾50%,醫生、教授、工程師、鞋類製造、農畜人員等薪資更是高於北部,打破中南部「薪水少」的既定印象。
![中南部這些工作薪資高於北部 ▲勝過天龍國!北漂工作的青年可以回家了,中南部這些工作薪資高於北部(圖/104玩數據提供)](https://media.nownews.com/nn_media/thumbnail/2021/10/1634104514556-4a81cedc6be94d5da532df674c2ae747-300x116.png?unShow=false&waterMark=false)
▲北部仍為徵才重鎮,但中南部近年來成長幅度飆升。(圖/104玩數據提供)
總體機會篇:工作機會近6成仍在北部,中南部合占4成
產業長期重北輕南,北部提供絕對多數的工作機會!2021年第三季平均每月工作數77萬個,57%集中在北部,中部占22%、南部占18%。
不過,相比2015年同期,七年來,北部工作數增加約10萬個、增幅30%,中部增加約7萬個、增幅67%,南部增加近5萬個、增幅51%,中南部增幅超車北部。
![南雙雄之外,苗栗、嘉義工作數略勝 ▲南雙雄之外,苗栗、嘉義工作數略勝(圖/104玩數據提供)](https://media.nownews.com/nn_media/thumbnail/2021/10/1634104800350-cad5c0022b4240bf8abbe26c4c66c390-300x160.png?unShow=false&waterMark=false)
▲南雙雄之外,苗栗、嘉義工作數略勝(圖/104玩數據提供) 縣市機會篇:南雙雄之外,苗栗、嘉義工作數略勝
工作數多集中於北部都會區,六都當中,台南市5.4萬個、高雄市6萬個居六都之末。六都之外的其他縣市,僅苗栗縣1.5萬個、嘉義縣市1.1萬個略高,其他都低於1萬個,就業難度確實較高;其中,苗栗縣七年增幅77%居19縣市之冠,上週104玩數據公布台灣本島19縣市薪資三榜單,苗栗縣一舉拿下兩大狀元(十年薪資成長王、荷包大滿王)。哪些產業帶動中南部工作數增長?最近7年,中南部工作數增幅最高的產業是建築營造及不動產、農林漁牧水電資源業,反應2015年高鐵苗栗、彰化、雲林站正式營運,以及中科南科近年來擴建廠房等需求。
![中南部亮點產業,半導體及重化工業居中南部兩大高薪產業(圖/104玩數據提供) ▲中南部亮點產業,半導體及重化工業居中南部兩大高薪產業(圖/104玩數據提供)](https://media.nownews.com/nn_media/thumbnail/2021/10/1634105071052-9ded68d6f9b7443ebbcfba2062ae69c7-300x103.png?unShow=false&waterMark=false)
▲中南部亮點產業,半導體及重化工業居中南部兩大高薪產業(圖/104玩數據提供) 亮點產業篇:半導體及重化工業居中南兩大高薪產業
半導體聚落已從北部竹科延伸到中科及南科,中科上半年營收約4828億、年增約12%,南科上半年營收約4860億、年增約32%,已達竹科三分之二。石油煤製品製造業、及鋼鐵等重工業長期以來也支撐中南部產業命脈。中南部其他產業薪資普遍低於北部。
![中南部部分工作薪資,超越北部 ▲中南部部分工作的薪資,超越北部(圖/104玩數據提供)](https://media.nownews.com/nn_media/thumbnail/2021/10/1634105154206-3d1512c2dde54f1f8025442943c6895f-300x171.png?unShow=false&waterMark=false)
▲中南部部分工作的薪資,超越北部(圖/104玩數據提供) 亮點職務篇:醫生、教授、工程師、鞋類製造、農畜人員薪資超越北部
中南薪資高於北部的亮點職務,集中於硬實力、地方特色產業的相關職務。其中,硬實力指的是醫生、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以及工程師,主因醫療機構和大專院校為了吸引北部人才進駐或留在中南工作,月薪中位數比北部高出逾2萬元;工程師則是半導體及光電南移擴廠,IC設計及製程工程師,月薪中位數比北部高出2千~5千元不等。地方特色產業指的是:製鞋人員、以及一般動物飼育人員,月薪高出2千~6千元不等。除此之外,中南部多數職務薪資確實低於北部。(編輯:鍾怡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南部這些工作薪資高於北部 ▲勝過天龍國!北漂工作的青年可以回家了,中南部這些工作薪資高於北部(圖/104玩數據提供)](https://media.nownews.com/nn_media/thumbnail/2021/10/1634104514556-4a81cedc6be94d5da532df674c2ae747-300x116.png?unShow=false&waterMark=false)
總體機會篇:工作機會近6成仍在北部,中南部合占4成
產業長期重北輕南,北部提供絕對多數的工作機會!2021年第三季平均每月工作數77萬個,57%集中在北部,中部占22%、南部占18%。
不過,相比2015年同期,七年來,北部工作數增加約10萬個、增幅30%,中部增加約7萬個、增幅67%,南部增加近5萬個、增幅51%,中南部增幅超車北部。
![南雙雄之外,苗栗、嘉義工作數略勝 ▲南雙雄之外,苗栗、嘉義工作數略勝(圖/104玩數據提供)](https://media.nownews.com/nn_media/thumbnail/2021/10/1634104800350-cad5c0022b4240bf8abbe26c4c66c390-300x160.png?unShow=false&waterMark=false)
工作數多集中於北部都會區,六都當中,台南市5.4萬個、高雄市6萬個居六都之末。六都之外的其他縣市,僅苗栗縣1.5萬個、嘉義縣市1.1萬個略高,其他都低於1萬個,就業難度確實較高;其中,苗栗縣七年增幅77%居19縣市之冠,上週104玩數據公布台灣本島19縣市薪資三榜單,苗栗縣一舉拿下兩大狀元(十年薪資成長王、荷包大滿王)。哪些產業帶動中南部工作數增長?最近7年,中南部工作數增幅最高的產業是建築營造及不動產、農林漁牧水電資源業,反應2015年高鐵苗栗、彰化、雲林站正式營運,以及中科南科近年來擴建廠房等需求。
![中南部亮點產業,半導體及重化工業居中南部兩大高薪產業(圖/104玩數據提供) ▲中南部亮點產業,半導體及重化工業居中南部兩大高薪產業(圖/104玩數據提供)](https://media.nownews.com/nn_media/thumbnail/2021/10/1634105071052-9ded68d6f9b7443ebbcfba2062ae69c7-300x103.png?unShow=false&waterMark=false)
半導體聚落已從北部竹科延伸到中科及南科,中科上半年營收約4828億、年增約12%,南科上半年營收約4860億、年增約32%,已達竹科三分之二。石油煤製品製造業、及鋼鐵等重工業長期以來也支撐中南部產業命脈。中南部其他產業薪資普遍低於北部。
![中南部部分工作薪資,超越北部 ▲中南部部分工作的薪資,超越北部(圖/104玩數據提供)](https://media.nownews.com/nn_media/thumbnail/2021/10/1634105154206-3d1512c2dde54f1f8025442943c6895f-300x171.png?unShow=false&waterMark=false)
中南薪資高於北部的亮點職務,集中於硬實力、地方特色產業的相關職務。其中,硬實力指的是醫生、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以及工程師,主因醫療機構和大專院校為了吸引北部人才進駐或留在中南工作,月薪中位數比北部高出逾2萬元;工程師則是半導體及光電南移擴廠,IC設計及製程工程師,月薪中位數比北部高出2千~5千元不等。地方特色產業指的是:製鞋人員、以及一般動物飼育人員,月薪高出2千~6千元不等。除此之外,中南部多數職務薪資確實低於北部。(編輯:鍾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