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兩週後的罷免案,基進黨立委陳柏惟昨天宣布,要在13日開始展開100小時的選區苦行,放慢腳步好好看看這個地方,也邀請在地鄉親跟全國民眾一起陪他走,藉此深化民主、終結惡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民進黨已經定調要「反3Q、反惡罷」,甚至一度揚言考慮呼籲支持者出來投下反對票,但從陳柏惟宣布苦行來看,陳柏惟已經放棄了正面對決的「激情牌」,而選擇了低調、無害的「悲情牌」。對照過去兩次泛綠議員被罷免的經驗,高雄市議員黃捷罷免案是屬於前者,桃園市議員王浩宇則是屬於後者。

結果黃捷過關,王浩宇被成功罷免。

從我們有限的經驗來看,「選舉人總數1/4同意」是一個很尷尬的門檻,被罷免人即便趴著、躺平,也未必能夠平安。更何況,相較於當初罷免前的王浩宇,如今陳柏惟實在趴得不夠低、也趴得太晚。

民進黨不是不想複製「黃捷模式」,如果能用人數優勢否決罷免案,不僅給了國民黨人、台中顏家、藍軍支持者重重的一巴掌,還能進一步提振綠營的士氣,何樂而不為?

但民進黨和陳柏惟都心知肚明,陳柏惟跟黃捷情況相差太遠,一個是問到韓國瑜答非後狂翻白眼,另一個只會在語言上大做文章,讓網民看到翻白眼。黃捷的表現足以要求綠營支持者再次投下「信任投票」,而主角換成陳柏惟,就很難開這個口。

在罷免投票前夕,陳柏惟被爆出曾有肇事逃逸的紀錄,之後連曾經打賭博電玩被抓、財產申報、過去的質詢記錄,都被藍營撲天蓋地的攻擊。在此同時,社會上也開始出現一些同情陳柏惟的聲音,認為藍軍連這種「小奸小惡」都拿出來放大檢視,未免打過頭了,而且可能引發反效果,讓人覺得陳柏惟值得同情。

我也同意藍軍打得毫無章法,因為缺乏策略、規劃跟調度的能力,任由公職跟網紅「自由開火」,結果沒有在具有法律跟道德高度的「肇事逃逸」戰場決勝,反而在其他零星的戰場上遍地開花,實在談不上是聰明的作法。但這樣的失誤是否就會對罷免結果產生嚴重的影響,恐怕還真的未必。

罷免跟選舉雖然是一體的兩面,但其實背後是完全不同的邏輯,尤其我們現在這個「1/4選舉人總數」的罷免制度,又和過去的制度不同。

套句當年韓國瑜的名言,「選舉是票多的贏、票少的輸」。但罷免案不是,如果同意票沒有到達1/4的門檻,再多的票也不會贏、再少的票也不會輸。「黃捷模式」的直球對決,其實就是把罷免當選舉打,情況相對單純,也比較符合政黨跟政治人物的習慣,估票跟民調都相對容易一些。

「王浩宇模式」則是在無力直球對決的情況下,靠著躺平降低仇恨值,期望對方的動員能力不足,最終無法跨越1/4的門檻。但在這種模式下,因為雙方不是比誰的票多,而是只看一方的動員能力,所以關鍵不在於社會上普遍的觀感,而在於能基本盤能開出幾成、仇恨值拉得夠不夠高。

因為不是單一選區那樣需要「50%+1票」的選舉,在這個模式下,基本上不用考慮擴大支持、爭取更多認同之類的,如何確保原本贊成罷免的民眾,最終能高比例的把票投入票匭,才是勝負的關鍵。此時一般人眼中的小奸小惡,或許在基本盤的那群人眼中是十惡不赦、罪加一等。

況且討厭陳柏惟的人惡感早就在那裡,維持議題的熱度,遠比提高對被罷免人的反感更為重要。會覺得藍軍打過頭、同情陳柏惟的人,原本走進投票所、投下贊成票的可能性就偏低,也不會因此投下贊成票、改變罷免結果。這種對罷免無感或只有輕微好惡的人,原本就不是影響罷免結果的主因。

正如民進黨所形容的「惡罷」,我們現行的罷免制度、尷尬的罷免門檻,自然會讓每一次的罷免,都變成只在同溫層發燒的惡意、惡質的霸凌,無論王浩宇、韓國瑜或這次的罷免,都有相同的情況。當初韓國瑜的罷免難道不也是所有雞毛蒜皮、雞零狗碎的罪狀都被無限放大嗎?

現行的罷免門檻,是我們從超高的「1/2選舉人總數」調下來的,當初的1/2罷免門檻,讓人覺得高不可攀,如今的1/4門檻,卻又讓政客人人自危。經驗證明,我們應該永遠也找不到一個合適、合理的罷免門檻,我們也沒有道理為了讓政客可以放心睡個好覺,就一再修改制度、改變門檻。

現在看似不合理、有種種弊病的制度,恰好可以給政客一個啟示,必須要戰戰兢兢的面對自己的職責、誠誠懇懇的面對每一個選民。如果有黃捷一樣的底氣,確信自己是站在多數民眾的那一邊、能夠獲得多數選民的支持、有本事把罷免當選舉打,不管制度有利不利,都永遠威脅不了自己。


●作者:單厚之/資深媒體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