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斑塊阻塞與血糖有關?  哪些危險因子最要當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年名人心血管事件驟逝意外頻傳,而危險因子控制不良,容易升高急性冠心症的發作風險。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心臟內科黃崇誠醫師受訪指出,血管斑塊阻塞主要原因之一,與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有關。醫師提醒,血管斑塊阻塞會影響內皮細胞的功能,甚至造成血管內皮破裂,使血小板沾黏在內皮破裂處,升高血塊和血栓風險。

黃崇誠醫師表示,影響血管斑塊的危險因子,最主要為低密度膽固醇(LDL)過高,其次則為糖尿病、高血壓、抽菸、肥胖,以及男性、老化、遺傳等因素。危險因子愈多項,發生血管斑塊的風險就愈高。

 

 

有症狀恐已嚴重堵塞?  下巴雙手疼痛是心血管警訊?

黃崇誠醫師提醒,早期血管斑塊的產生,對器官的危害性不會立即產生,初期也無明顯症狀。從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開始沉積在血管內,到形成血管斑塊的過程,約10-20年的時間會造成血管50%堵塞,血管內皮開始會有不規則變化,容易內皮發生血小板沾黏,形成血栓,造成血管阻塞。因此,血管斑塊開始「作祟」引起心血管事件的高峰期,有可能落在危險因子控制不佳的10年後左右。

當心臟血管嚴重堵塞時,可能的臨床症狀包括:劇烈胸痛、下巴痠痛、左右手痠痛、喘,休息時也有疼痛感。黃崇誠醫師指出,一旦血管完全堵住,血管所支配的心臟肌肉,瞬間得不到氧氣供給,就會停止收縮,數秒鐘後就可能出現休克現象,進而發生嚴重的心律不整,甚至心臟完全停止跳動。

 

 

血糖和膽固醇控制不佳  發生心臟病風險多5倍?

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不佳,是發生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險原因之一。黃崇誠醫師提醒,一般人的糖化血色素在5.5%以下,本身有糖尿病且不曾發生心血管事件者,糖化血色素建議控制在6.5%以下。不過,如果有糖尿病但已發生過心血管事件,血糖控制就不傾向過度嚴格,建議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

此外,糖尿病族群更要注意膽固醇控制是否達標。黃崇誠醫師說明,糖尿病人的低密度膽固醇標準,應視同有心血管事件,必須控制在70 mg/dL以下。如果有糖尿病合併心血管事件,或有心血管斑塊問題,危險性應視同曾發生過心肌梗塞,低密度膽固醇要控制在55 mg/dL以下。

黃崇誠醫師提醒,要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一旦發生糖尿病時最好在初期就嚴格控制達標,則心血管風險可以維持與正常人差不多。倘若糖化血色素控制不佳,甚至升高8%、9%以上,發生心血管事件的機率可能高出正常5倍以上,因此絕對要正視血糖控制的重要性。

 

 

年輕族群也會心肌梗塞?  危險因子應控制在理想值內

一般而言,心肌梗塞好發於清晨時段,黃崇誠醫師解釋,身體經過一整晚的水份流失,血液黏稠度會增加。不過,如果白天活動時大量排汗又沒有補充水份,或是在夏日炎熱時喝酒、大吃大喝,也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導致血液流動變慢,這時若又再攝取過量高脂肪食物,有可能產生內皮破裂和血栓附著,導致急性冠心症。醫師提醒,心肌梗塞不一定只在冬天好發,生活型態不良者,夏季或天氣炎熱也可能發生。

另外,年輕族群也可能發生心肌梗塞,且多與低密度膽固醇過高有關。黃崇誠醫師指出,曾收治一名27歲就發生心肌梗塞的年輕患者,目前持續固定用藥,控制高血脂問題。醫師提醒,高血脂家族史也是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之一,年輕族群也不可輕忽其危險性。

為預防心肌梗塞風險,必須將危險因子控制在理想值以內。黃崇誠醫師提醒,有高血壓問題應注意控制血壓;血糖不佳者應控制糖化血色素達標;若有高血脂問題應將低密度膽固醇控制在100 mg/dL甚或70mg/dL以下。有抽菸習慣應戒菸。肥胖族群尤其是中央型腹部肥胖者,建議適度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