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再論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慶就是國慶,所有陳展項次還是要以軍事為大宗。

※多元陳展固然是好事,但太多元會累死公務部門。

新聞

10月1日,報載於9月29日深夜舉行的第一次國慶表演彩排項次曝光,除樂儀隊外許多車隊也按照時程通過,其中有許多項次為第一次陳展,有許多陳展方式是前所未有的。

※國慶就是國慶,所有陳展項次還是要以軍事為大宗。

比較老一輩的朋友會記得,每逢雙十國慶,在總統府前總是旗海飛揚,有許多部隊與裝備陳展,同時僑胞與其他外國貴賓也會齊聚觀看的場面。在地面部隊方面會有各軍種與特殊單位的官士兵,以齊步或是踢正步的方式通過典禮臺,但這種印象幾乎不會在目前30歲以下的朋友留下印象。

這種透過軍隊行進,以踢正步、齊步走或是用裝備陳展的方式通常被稱為閱兵(Parade),主要目的是透過這種方式展示軍威,增強民眾對國防的信心。但在全球去威權化的過程中,閱兵被外界視為是威權殘跡而慢慢淡出世界舞台,不過仍有許多民主國家保留,例如法國每年7月14日的慶典,或是類似美國轉變成嘉年華的模式慶祝國慶。

▲法國每到7月14日都舉辦盛大的閱兵典禮,其中空軍戰機主要是以飛越巴黎重要地標為滿足。(圖/翻攝自法國空軍)
▲法國每到7月14日都舉辦盛大的閱兵典禮,其中空軍戰機主要是以飛越巴黎重要地標為滿足。(圖/翻攝自法國空軍)
台灣在這50年之內的閱兵也有類似的轉變,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陸軍重裝備與部隊踢正步的不見,陸軍重裝備泛指戰車與履帶車輛或是自走砲,這類裝備在行進間會破壞路面,就養護單位來說,最好能不來就不來。部隊不踢正步則是研究指出會對參演官士兵身體有害因而取消。但是目前是連部隊的徒步行進都看不到,也就是說沒有列隊齊步走好的部隊通過觀禮臺,多半是以軍用卡車載運部隊方式通過觀禮臺。

閱兵這兩字不見後,政府取而代之的是國慶展演這個名詞,期間的變化是許多陸軍輔戰裝備漸漸抬頭,民間社團或是其他團體也加入國慶展演的行列內。以陸軍裝備來說,主戰車與履帶砲車基本上是不會出現,只保留機步單位的雲豹甲車列隊通過,但是工兵、通訊、化學兵的裝備卻越來越多,尤其是工兵狀備因救災因素而躍升比重。

雖然「去兵」的因素佔了近年國慶流程思考的大宗,但為彰顯國防自主與捍衛台灣的決心,大眾也期待於國慶日中看到新武器出現,本次展演也有新式陸射防空飛彈車以及誘標車的出現,這種想看到新武器又想去兵的心態確實很奇特。不過就台灣特殊的鄰近地理位置來說,軍事力量還是維持台灣民主與自由的最後保障,給予軍人與軍隊適度的尊重與重視並不是件壞事,畢竟國防不像民眾買珍奶一樣:去冰、正常,台灣的處境是去兵絕對不會正常,無論是要抗中還是保台。

※多元陳展固然是好事,但太多元會累死公務部門。

三軍裝備於國防展演時以陸軍這軍種較為佔優,畢竟所屬輪車都歸陸軍管轄,空軍則有定翼機與旋翼機編隊飛行,海軍比較麻煩,通常是以陸基飛彈發射車或是指管車當作陳展主角。

改組後的海巡署艦隊分署本次發揮巧思,以「陸上行舟」的方式陳展海巡沱江艦與嘉義艦,以類似花車裝飾的樣態運用車體承載巡防艦外型的方式陳展,主要是彰顯國艦國造與捍衛海疆的決心。不過海巡署還有列管機動雷達車,不妨下次考慮參展。這是因為海軍有部分裝備就是用這種方式陳展,況且這些類似花車之類的裝飾,平常還需要庫存空間存放。

▲本次海巡署發揮巧思,以陸上行舟的概念展示國艦國造的實績。(圖/作者提供)
▲本次海巡署發揮巧思,以陸上行舟的概念展示國艦國造的實績。(圖/作者提供)
非軍事陳展主軸為向奧運英雄致敬。其他公部門單位例如警政、消防、醫療等單位,也有警察維安小組與警車,救護車與各式消防車參展,這主要是彰顯這些單位在民防上的貢獻。今年因新冠肺炎肆虐與防疫作為,在參演車隊內還有「防疫計程車」的車隊,在此我們不是說運輸業朋友不重要,但是這種作法難免會讓外界有著下列思想,這是在演電影「Taxi」嗎?

後續幾個車隊更讓大家摸不著頭緒,例如經濟部、農業局與水利署等單位與車輛通過,其中一列3輛農耕機被外界戲稱這是唯一的履帶單位,其他還有郵務車,垃圾車、農用曳引機的車隊等通過。這裡我們必須再次說明的是,我們都承認政府公部門的各個單位都很盡責,但這種陳展方式實在是太過多元,同時也是超出我們的想像。

最後我們還是要說,在面對中國的強敵環伺下,軍事力量是最後的保障,操作武器的是人,國慶展演除了展現軍力與自製武器的科研能量外,更多的是民心士氣的振奮與全民國防的需求。

半夜的全兵力預演,現場就有許多年輕學子驚嘆,雖然雲豹甲車不怎麼樣,但還是台灣自製武器,通過時還蠻震撼的,至於後面的農用機具等實在是不知道怎麼形容…可見關心國防事務的青年學子還是有的,來年政府不妨多些軍事元素吸引青年學子的關注與興起從軍的意念。


●作者:楊威利/資深軍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