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疫苗接種率漸漸升高,網路上也有許多民眾討論到底哪種疫苗、間隔多久施打第二劑的中和抗體濃度才較高?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19)日於記者會上報告,在看過很多網路上的討論後,其實有一些盲點要提醒民眾,「檢驗抗體結果可能受到時間點影響,太早去驗數字不好看,晚一點驗自然濃度比較高」,更指出,「這是龜兔賽跑」,許多變因都會影響,不能當作結果定調。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前網路上出現民眾熱烈討論疫苗產生抗體濃度相關問題,有民眾打完首劑疫苗後找民間檢驗機構驗抗體濃度,進行高低比較,網路上當事人也釋出臉書影片,整理出來五種民眾熱議的檢驗結果。

不過羅一鈞強調,抗體產生是動態變化過程,「所以你在哪個時間點去做,再過幾天、幾個禮拜,數字就會完全不一樣,打完兩劑再去驗才會是比較穩定的過程。」如果太早去驗,抗體不夠高,晚一點去驗,抗體濃,數字就會好看。

羅一鈞補充,從國際文獻上看得出來,即使是BNT疫苗,大家知道抗體產生速率很快、濃度很高,但如果你打完第一劑、還沒打第二劑就去驗,數字會有很大的差異,另外有可能體質不同,打完疫苗抗體產生快有得慢,「雖然互相比較是難免,但這是龜兔賽跑,打完第二劑抗體濃度結果,也會因為檢驗時間、體質,產生差異。」

另外,羅一鈞也說明,很多專家強調,這些抗體試劑不是檢驗中和抗體,因此雖有參考價值,但不是等於有或沒有,檢驗抗體只是檢驗的其中一環,接種者能不能透過抗體細胞免疫產生足夠效果,這部分也無法用抗體結果來佐證。為了讓民眾後續拿到報告有一致性標準,下周三會在專家會議做相關討論。


▲9月19日全台本土確診「+1」,新增11例境外移入。(圖/NOWnews製表)
▲9月19日全台本土確診「+1」,新增11例境外移入。(圖/NOWnews製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公布新增1例本土病例,全台本土病例地理分布。(圖/NOWnews製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公布新增1例本土病例,全台本土病例地理分布。(圖/NOWnews製表)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