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陽⾦公路制⾼點、陽明山小觀音停車場旁,已廢棄20餘年的「小觀音房舍」,近來經過改造後,成為台北設計圈的焦點。格式設計展策團隊主導此改造計畫,於空間導入設計,整合休憩與生態教育,命名為「陽明實驗山屋 YANGMING MOUNTAIN LAB」,對設計、文化發展多所投入的民進黨立委吳思瑤也是幕後的重要人物之一。
吳思瑤在過程中協助團隊召開10多場跨部會討論會,也邀請相關單位實地參訪。她向《NOWnews》記者表示,最終看到這樣的成果,真的很感動,更重要的是,這次的案子啟發更多結合地方創生計畫的可能,「小觀音房舍」只是開始,未來一定還會有「山的博物館2.0」。
此次「陽明實驗山屋」改造,宗旨就是要「在國家公園打造一座微型美術館」,除了是吳思瑤本身最熟悉的議題與人脈外,陽明山也正巧在吳思瑤的立委選區內,「人親土親」讓吳思瑤投入動力更是加倍。
吳思瑤過去催生了設研院,對於用設計導入公共政策 、社會創新,一路以來都參與甚深,也持續助力好的設計力與政府公標案建立合作機會。正巧設研院此次跟文化部發起了「公共服務創新專業服務協力計畫 Open Call」計畫,她也相當關注。
格式設計展策總監王耀邦提出「陽明實驗山屋」參與此計畫的公開徵選。吳思瑤在設計界、建築界都有許多朋友,王耀邦就是其一,在還沒有此專案前,雙方就曾針對「山的博物館」多所交換意見。最終格式獲得評審青睞,吳也相當開心,團隊從成形到後續的溝通協調,吳都一路參與、協助。
據了解,在格式獲得青睞後,吳思瑤今年陸續協助召開多場會議,針對陽明實驗山屋與公部門進行跨部會討論。她說,自己一直想在台灣打造「山的博物館」,日本的高尾山就有這樣的案例,去走了一趟之後相當有收穫,也認為選區內的陽明山國家公園,有豐富的人文資產,還有火山地形這麼珍貴的資源,在這打造「山的博物館」再適合不過,有這樣的案子,自己當然很有興趣。
吳思瑤說,過程中共開了10多次協調會,剛開始甚至讓主管單位營建署以為是詐騙集團。她笑說,因為文化部對此案補助500萬,讓格式團隊找營建署合作,「營建署一聽到還想說,哪有這麼好的事,我找營建署來開會,他們根本不相信」。
她說,這就是「公共創新」。傳統公部門以各自為本位,萬萬沒有想到,會有其他部會願意帶資源來,文化部帶著有形的預算、設研院帶無形的資產,就是專業設計師們,「我一開始的工作,就是說服營建署相信是真的,讓他們知道,可以做一個大型的改變與翻轉」。
吳思瑤滿是投入地表示,這個夢想成真的過程,真的非常感動,對於公部門及參與的所有人來說,有2個很重要的收穫。
第一,是採購程序的鬆綁,讓整個案子更有彈性、更前瞻、更進步;第二,透過設計導入,把空間改造,也改變了對公共治理的思維,更對於策展思維、怎麼去呈現山的體驗,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
吳思瑤向記者介紹山屋的內部空間。她說1樓的「火山咖啡」,以該地火山群的特色為發想,透過想像表現出陽明山風味的咖啡。三款咖啡風味「霧氣」、「熔岩」、「火山礫」靈感取自鄰近的小油坑火山作用的顏色、溫度、聲響、氣味等,再將其轉化為不同口感。
這是透過陽明山的火山地形來做地方創生,把火山變成可以賣的商品。然而她強調,商品化的意義,不是為了真的賺錢,是讓大家在喝咖啡的時候知道,這地方真的是火山,把地方的劣勢轉化成優勢,這是「防災創生」的想法。
另格式團隊找了4位不同領域的專家,設計了「地質的陽明」、「味的陽明」、「夜的陽明」及「冒險的陽明」等4條登山路線,讓訪客重新走讀草山之徑。吳思瑤認為,對於感官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刺激,不再只是單純制式的登高爬山。
吳思瑤說,現在隨著「小觀音房舍」空間改造成功之後,大家都能感受到,原來國家公園管理處的空間,可以從廢棄變成如此有美感、親近人的。她也說,官員最終也受到了很大的改變。從一開始的不相信,到後來簡報的頭頭是道,這對公部門的思維改造來說,也是很大的進展。
吳思瑤認為,這個山屋已經成為典範,她也透露現在持續跟營建署說,未來還要有山屋2.0、3.0。其中,山屋2.0已找科技部,要來改造「大屯火山監測站」,屆時「山的博物館」會變成一個聚落,把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現有的空間都活化,並且導入美感跟設計,還有創新的營運思維。
未來也要把概念推廣到其他的遊客中心,她說,「以前遊客中心都是去上廁所、投販賣機,現在加上教育意義、科普意義,讓人們對於陽明山的地形有更多親近與認識」。
吳思瑤也說,「山的博物館」會永續營運下去,但最重要的是,要符合品質導向。政府採購能夠革新,有了彈性打破制式框架,再加上多重的前瞻作法,這樣的公共創新,就是文化部提這個案子的最大意義,未來打算邀請鄰近學校的學童一同體驗,讓活化的思維向下紮根。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次「陽明實驗山屋」改造,宗旨就是要「在國家公園打造一座微型美術館」,除了是吳思瑤本身最熟悉的議題與人脈外,陽明山也正巧在吳思瑤的立委選區內,「人親土親」讓吳思瑤投入動力更是加倍。
吳思瑤過去催生了設研院,對於用設計導入公共政策 、社會創新,一路以來都參與甚深,也持續助力好的設計力與政府公標案建立合作機會。正巧設研院此次跟文化部發起了「公共服務創新專業服務協力計畫 Open Call」計畫,她也相當關注。
格式設計展策總監王耀邦提出「陽明實驗山屋」參與此計畫的公開徵選。吳思瑤在設計界、建築界都有許多朋友,王耀邦就是其一,在還沒有此專案前,雙方就曾針對「山的博物館」多所交換意見。最終格式獲得評審青睞,吳也相當開心,團隊從成形到後續的溝通協調,吳都一路參與、協助。
據了解,在格式獲得青睞後,吳思瑤今年陸續協助召開多場會議,針對陽明實驗山屋與公部門進行跨部會討論。她說,自己一直想在台灣打造「山的博物館」,日本的高尾山就有這樣的案例,去走了一趟之後相當有收穫,也認為選區內的陽明山國家公園,有豐富的人文資產,還有火山地形這麼珍貴的資源,在這打造「山的博物館」再適合不過,有這樣的案子,自己當然很有興趣。
吳思瑤說,過程中共開了10多次協調會,剛開始甚至讓主管單位營建署以為是詐騙集團。她笑說,因為文化部對此案補助500萬,讓格式團隊找營建署合作,「營建署一聽到還想說,哪有這麼好的事,我找營建署來開會,他們根本不相信」。
她說,這就是「公共創新」。傳統公部門以各自為本位,萬萬沒有想到,會有其他部會願意帶資源來,文化部帶著有形的預算、設研院帶無形的資產,就是專業設計師們,「我一開始的工作,就是說服營建署相信是真的,讓他們知道,可以做一個大型的改變與翻轉」。
吳思瑤滿是投入地表示,這個夢想成真的過程,真的非常感動,對於公部門及參與的所有人來說,有2個很重要的收穫。
第一,是採購程序的鬆綁,讓整個案子更有彈性、更前瞻、更進步;第二,透過設計導入,把空間改造,也改變了對公共治理的思維,更對於策展思維、怎麼去呈現山的體驗,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
吳思瑤向記者介紹山屋的內部空間。她說1樓的「火山咖啡」,以該地火山群的特色為發想,透過想像表現出陽明山風味的咖啡。三款咖啡風味「霧氣」、「熔岩」、「火山礫」靈感取自鄰近的小油坑火山作用的顏色、溫度、聲響、氣味等,再將其轉化為不同口感。
這是透過陽明山的火山地形來做地方創生,把火山變成可以賣的商品。然而她強調,商品化的意義,不是為了真的賺錢,是讓大家在喝咖啡的時候知道,這地方真的是火山,把地方的劣勢轉化成優勢,這是「防災創生」的想法。
另格式團隊找了4位不同領域的專家,設計了「地質的陽明」、「味的陽明」、「夜的陽明」及「冒險的陽明」等4條登山路線,讓訪客重新走讀草山之徑。吳思瑤認為,對於感官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刺激,不再只是單純制式的登高爬山。
吳思瑤說,現在隨著「小觀音房舍」空間改造成功之後,大家都能感受到,原來國家公園管理處的空間,可以從廢棄變成如此有美感、親近人的。她也說,官員最終也受到了很大的改變。從一開始的不相信,到後來簡報的頭頭是道,這對公部門的思維改造來說,也是很大的進展。
吳思瑤認為,這個山屋已經成為典範,她也透露現在持續跟營建署說,未來還要有山屋2.0、3.0。其中,山屋2.0已找科技部,要來改造「大屯火山監測站」,屆時「山的博物館」會變成一個聚落,把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現有的空間都活化,並且導入美感跟設計,還有創新的營運思維。
未來也要把概念推廣到其他的遊客中心,她說,「以前遊客中心都是去上廁所、投販賣機,現在加上教育意義、科普意義,讓人們對於陽明山的地形有更多親近與認識」。
吳思瑤也說,「山的博物館」會永續營運下去,但最重要的是,要符合品質導向。政府採購能夠革新,有了彈性打破制式框架,再加上多重的前瞻作法,這樣的公共創新,就是文化部提這個案子的最大意義,未來打算邀請鄰近學校的學童一同體驗,讓活化的思維向下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