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疫情在世界各國延燒,再加上我國邊境管制,缺工問題日益嚴重。在所有移工類型中,家事類移工缺工最大,在長照產業跟工廠皆缺工的狀況下,底薪僅1萬7的家事工薪資過低議題逐漸浮上檯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家事移工不受《勞基法》規範,薪水低又要整日待命,勞動部進一步限制移工跨業轉換雇主,形同強迫移工接受惡劣的勞動條件,讓移工與需要照顧資源的家庭弱弱相殘。」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陳秀蓮在年初接受媒體訪問時點出家事工低薪和不得以轉換工作的關鍵。

若比較家事移工與產業移工的勞動條件,產業移工的工資、工時與休假受《勞動基準法》規範,完全比照本國勞工,目前最低薪資為每月2萬4千元;家事移工分類下的家庭看護工,勞動條件則由雙方勞動契約自行訂定,而依照勞動部與東南亞各國的協議,月薪不得低於1萬7千元。台灣目前約有25萬名家事移工,平均工時達10.4小時,其中高達3分之1的移工在3年內完全沒有休假,且因工作場所封閉,容易遭受性騷擾等不當對待。除了低薪、場所封閉和不當對待風險高,在這狀況底下,家事移工當然會心有不甘。

尤其鄰近地區香港境內39萬名家事移工與本地勞工,勞動條件同樣受《僱傭條例》與《僱員補償條例》保障,例如雇主必須支付最低工資、投保工傷補償保險,且每周至少有1天為休息日。一比之下可窺見台灣制度有待改善。

由於條件苛刻,制度僵化,移工不得不申請轉工或是選擇失聯。另一方面,若移工申請轉換雇主,依《就業服務法》規定,雇主必須在3個月後才能新聘移工,這段空窗期經常讓被照顧者的家庭忙得焦頭爛額,對原雇主也無益。

原先在台移工人數約有71萬人,但邊境管制措施影響航班等跨境流動,不僅減少了移工入境的人數,也因為出境人數較入境人數多,在去年8月底,在台移工人數一路跌至僅有69萬915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