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你是否曾發現自己似乎變得有點易怒?甚至變得容易和親友起衝突?疫情的威脅不只全面影響每個人的生活,也使得人們生活中有著無形的壓力,這種情況未必人人都有自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胸腔內科暨重症醫學黃軒醫師表示,美國的民調機構公布的一項調查數據指出,20%的人就曾因為新冠疫情的話題與親友發生口角,甚至進而造成情誼破裂。這種情況在你我周遭也是如此,例如光是要不要接種疫苗,意見就會分歧到不行了。

疫情期間變得易怒易吵架?醫指4種人易中招

黃軒醫師表示,英國研究發現,研究對象在大流行期間,容易因為疫情發生爭執、意見分歧、甚至不再與朋友或親人交談。也有對認識的人,因為防疫行為表現鬆懈而感到生氣,又或者別人對自己的防疫表現感到不滿而生氣,這樣的情況約佔了53%,超過半數,且有22%曾因防疫規範檢舉他人,也約有14%的人曾被檢舉。

其中也發現,在疫情大流行期間有4種人較容易變得不安、易怒、甚至與人發生衝突。例如經常會上網更新疫情資訊者,這類的族群容易在社群媒體上取得有關疫情的資訊,容易對疫情的看法有所不同,進而引起紛爭,甚至不再交談。而危機意識高的族群,將新冠病毒視為國家的危害、傷害到個人,有60%以上的人會因此動怒。另外,因為疫情關係更加焦慮、憂慮的族群,約有63%的人會在討論疫情時感到生氣,認為疫情就是個活生生的壓力,67%說著說著便會動怒。除此之外,受到疫情影響,約有1/4的人預計會遇到財務問題,而因為疫情影響導致失業或減薪、經濟挫敗者,約有61%的人會在討論疫情而被惹火。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年齡不同易怒的情況也會有所不同,研究指出16~34歲(36%)的族群比35~54歲(24%)的族群,更有可能在網路上和不認識的網友因對疫情的看法不同而翻臉。而約有8%左右的人則因為疫情意見分歧,不再與親友討論新冠病毒相關事情。

討論疫情避免爭執,醫教7招建立友善交流!

面對疫情的威脅及壓力,黃軒醫師提出了7點建議,有助避免溝通交流時產生分歧、減少吵架的可能性。

溝通準備:
好的溝通準備,溝通並不在於試圖改變對方的行為、也不是比較誰說的正確,可先問問自己這次的交流目的為何,是要糾正某人,讓對方知道犯錯,證明自己是多麼的正確嗎?與親友溝通可以試著不去做爭論中的勝利者,避免兩敗俱傷。

觀察警訊:
可觀察自己、了解自己動怒前的早期警告信號,或是觸發因素,甚麼樣的情況下容易起衝突?例如若有嚴重焦慮症、憂鬱症便知道得先治療穩定,又或者在對話時感到沮喪、煩躁、生氣時會感到很熱,這類的情況下表現容易不佳,建議休息為佳。

少說多聽:
溝通不是個人的演講,在溝通的時候必須學會傾聽,主動建立友善的溝通環境,一方面也更能做出最佳的回應方式。傾聽永遠比說話更重要,而不是衝鋒陷陣或打斷別人說話。

良好時機:
交流時選擇好的時機也很重要,例如家人剛下班回到家,已經度過最糟糕的一天,還要繼續討論疫情?這樣一方情緒本就較為煩躁、疲憊的情況下,對話自然也容易起衝突。

按暫停鍵:
在討論疫情相關話題的過程當中,意見不同往往會升級成指責,或者加入情緒進而脫口而出說出無心的話語,要學習適時的按下停止鍵,畢竟這並非本意。

找共通點:
交流的當下若發現有非常兩極化的觀點,可從中尋找共通點做討論,不必硬要爭個輸贏。若在其中找不到,就擇日再聊也無妨。

表達感謝:
疫情之下的爭論有時源於關心,例如疫苗的討論往往與風險、安全等相關,或許就是出自於擔心受到傷害。建議可以大方的接受對方的感受及關心,取代原本正準備的回擊。記得,家人是家人,不是疫情之下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