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報》報導,亞太地區多個國家疫情延燒,然而,因疫情而陷入險境的不只有人民的性命,還有各國脆弱的民主制度和新聞自由。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er Without Borders)4月發表的「2021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報告就稱,亞太地區正遭受審查制度和假新聞攻擊;而綜觀東南亞諸國排名皆落在100多名以後,相比往年多有退步的趨勢。其中,香港在過去一年多來民主自由遭到步步限縮,而新加坡原本就相當緊縮的新聞自由則更進一步遭到控制。
香港自2019年反送中示威運動以來,民主與新聞自由程度不斷遭到限縮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包括2020年6月香港當局通過的港版《國安法》就大幅限縮言論及媒體自由,其中的「煽動分裂國家」、「宣揚恐怖活動」等罪名讓當局得以針對示威者或異議份子進行起訴。這段期間以來,不斷有學運領袖被逮補起訴,民運組織解散、24歲唐英傑也在近期被判處9年重刑。香港蘋果日報則因民主派的立場遭到當局針對,報社關閉、創辦人黎智英也被拘捕,現正面臨審判。
與許多國家一樣,香港政府也被指控在去年疫情爆發後試圖用疫情管控來限制示威運動,被認為與示威浪潮最終慢慢結束有很大關係。香港泛民主派前議員區諾軒去年6月就曾指控,疫情爆發後香港警方利用罰金來管控示威規模,並故意針對那些支持反送中運動的店家或餐廳進行稽查,數量頻繁到讓他們無法做生意。在2019年曾吸引百萬人上街的反送中運動到2020年後因疫情管制逐漸平息,今年開始隨著多名示威領袖被捕、港版國安法通過、黎智英被捕等一系列事件引發寒蟬效應,街上已經幾乎不見示威者。
在今年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s Without Borders)發布的新聞自由度報告中,香港在180個國家中排名80名,相較於2020年分數下滑但名次不變。報告中提及香港民主派媒體撰稿自由受限、遭到當局恐嚇施壓的情形,但表示香港仍有堅韌的反抗聲音存在,在民眾的捐款與贊助下,多間獨立線上媒體如立場新聞、眾新聞等仍持續運作,也讓香港異議聲音得以不被消音。
新加坡是亞洲金融重鎮,在此次疫情中和台灣一樣在被視為防疫模範生,以高效率的防疫策略壓制疫情,目前逼近8成的疫苗施打率更是領先全亞洲。不過,新加坡在民主和新聞自由度上表現卻與發達國家有段距離,甚至是全球的後段班。在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s Without Borders)2021年發布的新聞自由度報告中,新加坡在180個國家中排名160名,名次大幅落後台灣的43名,在東南亞主要國家中僅贏過越南,甚至比不上今年發生政變的緬甸。
報告中指出,李顯龍政府對於記者的批評總是會很快的提出起訴,並施加各種壓力讓他們失業甚至迫使其離開新加坡。新加坡媒體發展局(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有權審查任何報導內容,反對派記者經常面臨毀謗告訴,嚴重點甚至會被以「煽動罪」起訴,若罪名成立最高可以判處7年有期徒刑。
此外,新加坡媒體圈基本上被兩間企業壟斷,其中一間由政府所有,另一間雖名義上是私人企業但實際上管理人全都是政府指派,因此媒體幾乎都陷入「自我審查」的困境。在2015年後,隨著社交媒體崛起,新加坡當局也開始針對發布批評意見的網紅和部落客等提出威脅。在2019年,新加坡當局更推出「打擊假新聞」法令( Online Falsehoods and Manipulation Act ),授權政府針對任何被其認為「資訊有誤」的報導內容提出修改要求,而被要求的媒體也必須配合,讓政府的手直接伸進新聞報導的每字每句中。
在疫情下,這項打擊假新聞的條例順理成章的被用來打壓對於防疫措施提出質疑的意見,包括新加坡衛生部就針對一則質疑政府無法有效落實疫調的臉書評論提出「修改要求」,新加坡《海峽時報》一則社論質疑政府隱藏真實染疫數字也被要求修改。而今年5月,一名印度政府官員發言指出發現一個起源於新加坡的變種病毒後,臉書和推特隨即被新加坡當局要求對這項發言發出警告。截至去年中旬,新加坡已經使用這條法令打擊「假新聞」達50次,外媒紛紛指出這條法令擴大政府掃蕩疫情下反對意見的權力,新加坡當局卻表示疫情下假訊息滿天飛,疫情正好證明這條法令存在的必要性。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與許多國家一樣,香港政府也被指控在去年疫情爆發後試圖用疫情管控來限制示威運動,被認為與示威浪潮最終慢慢結束有很大關係。香港泛民主派前議員區諾軒去年6月就曾指控,疫情爆發後香港警方利用罰金來管控示威規模,並故意針對那些支持反送中運動的店家或餐廳進行稽查,數量頻繁到讓他們無法做生意。在2019年曾吸引百萬人上街的反送中運動到2020年後因疫情管制逐漸平息,今年開始隨著多名示威領袖被捕、港版國安法通過、黎智英被捕等一系列事件引發寒蟬效應,街上已經幾乎不見示威者。
在今年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s Without Borders)發布的新聞自由度報告中,香港在180個國家中排名80名,相較於2020年分數下滑但名次不變。報告中提及香港民主派媒體撰稿自由受限、遭到當局恐嚇施壓的情形,但表示香港仍有堅韌的反抗聲音存在,在民眾的捐款與贊助下,多間獨立線上媒體如立場新聞、眾新聞等仍持續運作,也讓香港異議聲音得以不被消音。
新加坡是亞洲金融重鎮,在此次疫情中和台灣一樣在被視為防疫模範生,以高效率的防疫策略壓制疫情,目前逼近8成的疫苗施打率更是領先全亞洲。不過,新加坡在民主和新聞自由度上表現卻與發達國家有段距離,甚至是全球的後段班。在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s Without Borders)2021年發布的新聞自由度報告中,新加坡在180個國家中排名160名,名次大幅落後台灣的43名,在東南亞主要國家中僅贏過越南,甚至比不上今年發生政變的緬甸。
報告中指出,李顯龍政府對於記者的批評總是會很快的提出起訴,並施加各種壓力讓他們失業甚至迫使其離開新加坡。新加坡媒體發展局(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有權審查任何報導內容,反對派記者經常面臨毀謗告訴,嚴重點甚至會被以「煽動罪」起訴,若罪名成立最高可以判處7年有期徒刑。
此外,新加坡媒體圈基本上被兩間企業壟斷,其中一間由政府所有,另一間雖名義上是私人企業但實際上管理人全都是政府指派,因此媒體幾乎都陷入「自我審查」的困境。在2015年後,隨著社交媒體崛起,新加坡當局也開始針對發布批評意見的網紅和部落客等提出威脅。在2019年,新加坡當局更推出「打擊假新聞」法令( Online Falsehoods and Manipulation Act ),授權政府針對任何被其認為「資訊有誤」的報導內容提出修改要求,而被要求的媒體也必須配合,讓政府的手直接伸進新聞報導的每字每句中。
在疫情下,這項打擊假新聞的條例順理成章的被用來打壓對於防疫措施提出質疑的意見,包括新加坡衛生部就針對一則質疑政府無法有效落實疫調的臉書評論提出「修改要求」,新加坡《海峽時報》一則社論質疑政府隱藏真實染疫數字也被要求修改。而今年5月,一名印度政府官員發言指出發現一個起源於新加坡的變種病毒後,臉書和推特隨即被新加坡當局要求對這項發言發出警告。截至去年中旬,新加坡已經使用這條法令打擊「假新聞」達50次,外媒紛紛指出這條法令擴大政府掃蕩疫情下反對意見的權力,新加坡當局卻表示疫情下假訊息滿天飛,疫情正好證明這條法令存在的必要性。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