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巴黎9日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機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今天公布報告,顯示全球氣溫上升速度快過預期,歐洲各國官員紛紛呼籲全球攜手,立刻採取行動,共同對抗氣候變遷。
「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在報告中表示,「巴黎協定」 (Paris Agreement)設定目標,要使全球升溫限制在攝氏1.5度以內,但這項目標大約在2030年左右就會被打破,比「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在3年前推估的要快上10年。
德國環境部長舒爾茲(Svenja Schulze)隨後表示,這份報告顯示,拯救地球的時間正在流逝,呼籲國際社群合力對抗氣候變遷。
他表示:「報告清楚點明,當今的我們無法逃避許多氣候變遷造成的後果,我們只能盡可能準備並適應它們。」意指7月侵襲德國的致命洪水,就是全球暖化導致的結果。
歐盟氣候政策主席提孟思(Frans Timmermans)在推特發文表示,目前仍有時間阻止「失控的氣候變遷」,但全世界必須實施零碳排政策。
他說:「現在阻止浪潮,預防失控的氣候變遷還不晚,但我們現在必須果斷行動,齊心合力。」
他強調歐盟正在推動上月揭曉的氣候計畫,目標是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在2050年前達到淨零碳排目標。
提孟思推文說:「但這是一場全球危機:要守住攝氏1.5度升溫目標,需要全世界淨零碳排,並更快制定相關政策,以達成目標。」
他表示:「全世界必須在COP26(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喊出『夠了!』。」COP26將在今年11月召開。
他表示:「這份氣候報告顯示出必須立刻採取行動,對抗氣候危機的急迫性。」
即將主辦COP26的英國表示,報告稱攝氏1.5度升溫目標將在2030年左右被打破,這是一項「很嚴重的警告…顯示人類活動正在以令人震驚的速度損害這顆星球。」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表示,這份報告「發人深省」,並呼籲全球盡快採取行動,因為「很顯然接下來的10年是拯救地球未來的關鍵時刻」。
他表示:「在11月於格拉斯哥召開關鍵的COP26會議之前,我希望今天的報告會是一記提醒全世界必須立刻採取行動的警鐘。」
他也表示英國正在「領先眾人,過去20年間,英國是20國集團(G20)國家當中減碳速度最快的國家」。
美國總統拜登的氣候變遷特使凱瑞(John Kerry)則表示:「IPCC的報告內容很直白,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從極端高溫、野火、暴雨到洪水,都只會持續強化,除非我們替自己和下一代選擇另一條道路。」
他表示:「全世界現在需要的是實際行動。所有主要經濟體在這關鍵的10年必須承諾採取積極行動,對抗氣候變遷。」(譯者:戴雅真/核稿:楊昭彥)1100809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德國環境部長舒爾茲(Svenja Schulze)隨後表示,這份報告顯示,拯救地球的時間正在流逝,呼籲國際社群合力對抗氣候變遷。
他表示:「報告清楚點明,當今的我們無法逃避許多氣候變遷造成的後果,我們只能盡可能準備並適應它們。」意指7月侵襲德國的致命洪水,就是全球暖化導致的結果。
歐盟氣候政策主席提孟思(Frans Timmermans)在推特發文表示,目前仍有時間阻止「失控的氣候變遷」,但全世界必須實施零碳排政策。
他說:「現在阻止浪潮,預防失控的氣候變遷還不晚,但我們現在必須果斷行動,齊心合力。」
他強調歐盟正在推動上月揭曉的氣候計畫,目標是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在2050年前達到淨零碳排目標。
提孟思推文說:「但這是一場全球危機:要守住攝氏1.5度升溫目標,需要全世界淨零碳排,並更快制定相關政策,以達成目標。」
他表示:「全世界必須在COP26(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喊出『夠了!』。」COP26將在今年11月召開。
他表示:「這份氣候報告顯示出必須立刻採取行動,對抗氣候危機的急迫性。」
即將主辦COP26的英國表示,報告稱攝氏1.5度升溫目標將在2030年左右被打破,這是一項「很嚴重的警告…顯示人類活動正在以令人震驚的速度損害這顆星球。」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表示,這份報告「發人深省」,並呼籲全球盡快採取行動,因為「很顯然接下來的10年是拯救地球未來的關鍵時刻」。
他表示:「在11月於格拉斯哥召開關鍵的COP26會議之前,我希望今天的報告會是一記提醒全世界必須立刻採取行動的警鐘。」
他也表示英國正在「領先眾人,過去20年間,英國是20國集團(G20)國家當中減碳速度最快的國家」。
美國總統拜登的氣候變遷特使凱瑞(John Kerry)則表示:「IPCC的報告內容很直白,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從極端高溫、野火、暴雨到洪水,都只會持續強化,除非我們替自己和下一代選擇另一條道路。」
他表示:「全世界現在需要的是實際行動。所有主要經濟體在這關鍵的10年必須承諾採取積極行動,對抗氣候變遷。」(譯者:戴雅真/核稿:楊昭彥)1100809